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式自
主学习
一、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家庭,他们普遍存在性差、依赖性强的问题,团结协作无从谈起。但从古往今来国内国外,许多现实的事例证明,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团体,没有一种团结协作的作风,这个团队注定是失败的。很多企事业已经认识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他们在招聘引进人才时,把团结协作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我们作为教育者,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只有我们国民团结协作,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永立世界强国。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根据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的特点,在此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重要。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未来是以创新为动力的社会,我国创新式人才短缺,自主学习是实现创新精神的前提。现代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根底学科,他
将跟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可为他们终身可持续式开展打下良好的根底。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每一节课都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地学习。学生学习主动了,加上教师的及时引导和表扬鼓励,他们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学得也越来越有成就感。比方,在教学Flash模块时,我在上第一课时时,精选了一些优秀的Flash动画和我的作品播放给学生欣赏,学生看得啧啧称奇,我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这个软件,他们听课时就会听得很投入,学得很专心。后来我每节课都把他们的完成作品进行展播评分,收集起来并放在学校网站上,他们学习这个软件时自始至终都保持浓厚的兴趣。
四、精组小组,健全制度
小组建设是合作探究的根底,在组建小组时要注意把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比方,我在组建小组时,首先调查哪些学生家里有电脑,家里有电脑的学生一般电脑操作根底较好,可以在小组内起到“小老师〞的作用。然后考虑学生个
体性格,男生女生也要搭配。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小组实行动态管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开展的需要对小组内成员进行调整,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在小组占有主导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附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开展的时机。
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还要明确职责。小组设小组长、纪律员、汇报员等。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加强小组的培养,我们要教给组长讲题的方法与技巧及在交流过程中的灵活协调。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还要教给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道题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组长要归纳组员的学习成果,并且负责把本组学习的成果去粗取精。
纪律员负责学习自学的纪律管理,汇报员要负责作品展示时的汇报。小组成员的分工可由小组内民主推荐产生。教师可以不过多干预。但要注意定时轮换,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五、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法措施
根据信息技术课书中有明确的操作步骤的这一特点,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能静下心来看书,这一点其实是难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他们喜欢操作而不喜欢看书,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和学生一起浏览一遍操作步骤,教师强调一些容易犯错的步骤和重难点,然后让学生看一步做一步,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让学生合作讨论或去请教别人,教师强调的是学生根据书中的步骤反复尝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耐心,实在解决不了的等待组内合作解决问题。
待学生初步自学后,进行组内交流解决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要强调:每个成员的作品得分影响到小组总分,每个学生首先得思考,尽量自己解决所有问题,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标记下来,提供应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真倾听,并且按照分工完成自己的职责;小组汇报时,除了汇报通过小组交流解决的问题,还要把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供应教师;最后由其他组答复或由教师解决。
六、公正及时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性
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及时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鼓励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还能建立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以下原那么:
1.公平原那么。可由学生推选几名评委,由教师首先公布一些评价标准,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评价,并公布在网页上。
2.评价落实到位,防止走过场。做到公平公正评价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从时间安排上我们要保证时间,如教学内容多,时间紧,我们可以考虑把课时分解,尽量把评价的时间留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