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科研 新课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之我见 周凤珍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第四小学,河北廊坊065200 摘要:“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多数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无从入手,望题兴 叹。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数学应用十分广泛,它是一门实用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基础学科。 关键词:问题解决:创设情境:多元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鳊号:1671.5780(2015)02—0199.02 1导言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一个显著 特点,淡化了数学问题的内型,强化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 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教学中要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能根据生活中的数学 情景去收集信息,从收集到的信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本人认为在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创 设利于学习的数学情境,把解决问题同数的运算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问题的 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 象能力。让学生在不同的数学情景中去发现问题是数学教学 的核心。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 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 能而己,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 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 步。”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生活情境去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有了问题才可 能去思考,有问题才可能去寻求解决的途径。教师要认真理 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 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问题的解决是 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学生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是有很大益处的。 3探索解决问题的多元性 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 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 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解决问题多数图文并茂,贴近学 生实际,多是学生生活中接触到得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中要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景出发,善于与同学合作,在学习 活动中积极探索和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创设行之有效 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易于接受知识,而且可以使抽 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趣,不断提高课堂学习的效 率。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 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 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设数学教学情 境用不着非常复杂,但一定要有实效,要能让学生感兴趣, 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能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那么,什 么样的情境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呢? 3.1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我们在教学 过程要通过中具体的真实情景的再现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数学问题的活动中。 3.2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 引入有关问题情境中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数学问题学习情境 的资源,他们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要挖掘和利用学生已有 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去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养成具 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途径。 3.3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对学生的思维 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思维,营造和谐、宽松 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数学游戏是 小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方法,通过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 学到知识,巩固知识,而且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的生活情 境,培养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 问题意识。学生只有问题才可能去思考,只有提出问题才有 可能去分析问题,在学习中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 不同的数学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 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在寻求解决问 题策略的过程中去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我在教学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中的“租船方案”,根 据教材中租船的简单数学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解决怎样租船 的问题。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数学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寻求租船方案的不唯一性,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策 略,通过比较不同的租船方法,得出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 又如“小猴摘桃”问题,小猴第一天摘3 0个桃,以后每天 都比第一天多摘l 0个桃。(1)第三天摘了多少个桃?第 五天呢?(2)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第(1)个问题 学生上在掌握所学的知识而应用的,教学时让学生自己 解决。第(2)题是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创新性综合训练, 练习时让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 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再如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练 习六第7题市场营销,“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 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收集题 中的数学信息,理解“买3棵送1棵”的意思后,先自己尝 试解决,(1)16×3÷(3+1)=(12元)、16—12=4(元)(2) (16×4—16×3)÷4=4(元);(3)14÷6=4(元)。在这几 种不同的解答中选出较捷径的方法,使学(下转第201页) 2015年2期199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科研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 可以要求他们记熟单词并会进行替换练习;对于C层学生则 的快乐。 只要求他们适当掌握单词和句型就可以了。教师可以对学生 4.5分层辅导 的学习结果进行检查,对于超额完成任务的学生予以表扬。 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 5结语 B、C层次学生的辅导。对C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 总之,由于学生中存在着个体差异,分层教学符合了学 面的辅导,积极组织B、C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生的学习心理和课堂教学的原则,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 通过开展演唱英语歌曲比赛等,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 参考文献 的课外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A层次 [1]孙海燕.中学英语阅读分层教学模式浅谈[J].语数外学 的学生帮助C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 习:初中版下旬,2014,(6):68-68. 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2]张芳.浅探“分层教学”在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衔接中的 4.6分层次布置作业,切实提高学生成绩 有效运用[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5):52-52. 分层教学对小学英语中的词汇、对话等教学内容,不能 [3]鄢丽云.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之我见[J].福建教育研究:基 采用“齐步走”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于A层学生,可以要 础教育,2014,(4):79—81. 求他们记熟单词和句型,并会做扩展活动;对于B层学生, (上接第199页) 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是积极性,体验 的方法,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问题解决方法的灵活性。 解决问题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学中可借助线 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不同的数学环境中, 段图、分析思路图、比较、转化等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获取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多元性,感受成功 我在教学复合问题时通常是让学生从问题入手,逐步推出已 的快乐。 知条件,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弄清问题的结构类型,通过 4注意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问题的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生活实际, 的效率。 不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收集、整理、获取数学信息的 参考文献 同时,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自主合作与交流,探索解决 [1]杨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转变[J] 问题的方法,突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思维空 未来英才,2015,(1):145—145. 间。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 [2]张金忠.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刊,2015,(1):74-74. 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去观察、思考和解 [3]常改梅.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初探[J].软件:教育现 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 代化。2015,(1):9—9. 2015年2期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