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业主方项目管理_OPM_体系的研究

来源:知库网
2006年第4期 建 筑 管 理 现 代 化

总第89期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23·

业主方项目管理(OPM)体系的研究

李旭辉

(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上海 200433)

摘 要:在探讨业主方项目管理的概念后对现存的几类业主方项目管理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借鉴企业管理中相关理论提出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的概念并对其成功建立及运转的要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项目管理;业主方项目管理;管理层次;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19X(2006)04-0023-04

Study on Owner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LI Xu-hui

( Research Institute of Project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200433, 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oncept of Owner Project Management (OPM), gave an analysis on several current forms of OPM. Consulting relative theory of business management gave the concept of OPM System then discussed its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factors, provided the resolution.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OPM; management level; management system

0 前言

在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会有参与者进入或退出,而业主的参与却贯穿项目的始终,从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准备、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试车一直到项目后期的运营维护。同时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发起者和最终建成的工程实体的接收者、使用者业主必然担任项目总集成者的角色,因此业主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是项目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而工程项目的业主又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知识和经验,因此大多数业主将项目管理工作委托给各类咨询公司。目前随着业主方需求的提高,建筑业内存在着多种针对业主的项目管理服务方式。本文借助企业管理中的相关理论,对各类业主方项目管理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整合的可能,以求对日后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有所帮助。

1 业主方项目管理(OPM)的内涵

1.1 对业主方项目管理的理解

工程项目参与方众多,各参与方都有各自的项目管理,如业主方项目管理(OPM)、施工方项目管理(CPM)、设计方项目管理(DPM)、供货方项目管理(SPM)等。通常所说的工程项目管理,有些概念的混淆其中主要是指施工方的项目管理(CPM)还包括部分业主方的项目管理(OPM)。

对于业主方项目管理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可以这样对其进行界定:业主或受业主委托代表业主利益,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或项目生命周期某阶段所进行的策划、组织、计划、控制、协调工作都可称为业主方项目管理。

1.2 业主方项目管理的研究

项目管理学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由于其强大的实践性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业主在项目管理中特殊地位使得学者们更为重视业主方项目管理的创新。对于业主方项目管理可以从纵横 2 个维度进行研究,即从横向上研究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业主方项目管理,以及从纵向上研究整个业主方管理体系。从横向看,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业主方项目管理包括项目前期策划阶段的开发管理DM,实施期项目管理PM,运营期的设备管理或称为物业管理FM。目前学术界对横向上业主方项目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最初对项目实施期PM的单一研究,到随后项目前期策划及后期运营的DM、FM的研究,直至近

收稿日期:2006-04-06

作者简介:李旭辉 (1982-),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研究。

·24· 建 筑 管 理 现 代 化 2006年第4期

年来对整个项目全寿命周期内DM、PM、FM的集成研究,完成了从点到线的跨越,实现了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管理集成。

企业管理是传统管理学研究的领域,其理论成果常常作为项目管理这门新兴学科研究的借鉴对象,近来建筑业研究热点建设工程生命周期管理BLM(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就是以企业管理中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的研究为借鉴的。因此,借鉴企业管理中管理层次理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可对当前出现的几种形式业主方项目管理进行纵向上划分,提出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的概念与完成不同层次业主方项目管理的整合。

2 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

2.1 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主要形式

业主方项目管理有多种形式,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中由于受投资体制的制约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以业主方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的直接管理为主,如某工程建设指挥部,某项目公司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非专业化的、以行政命令代替科学决策式的项目管理形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因此业主方非专业人员对工程项目直接管理的形式逐步被建筑业内分工出来的专业化项目管理所代替,即专业咨询公司接受业主委托对其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目前工程项目建设中业主方项目管理有工程监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项目总控等形式。

工程监理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改变工程建设中管理不力的状况而引进的一种业主方项目管理方式,是指具备相应资质,接受建设单位委托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建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监控的专业化服务活动。我国工程监理理论上是“三控制、两管理和一协调”,但由于种种原因工程监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把工作的重心偏向现场的质量监督方面,其直接面对工程建设的操作层,以旁站和记录多种等方式对承建单位的建设活动进行监控。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业主委托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或分阶段进行专业化管理和服务的活动。相比较工程监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所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项目的策划、实施和运营,是一种全项目生命周期的服务。服务范围涉及质量、进度、投资控制信息、合同管理及组织协调,其面对的业主方的管理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可以认为是施工阶段监理业务向前、向后的发展和延伸[1]。

项目总控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大型建设工程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输,用经过处理的信息流指导和控制项目建设的物质流,支持项目最高决策者进行策划、协调和控制的管理组织模式[2]。

项目总控相对于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具有如下特点:

(1)以业主方最高决策者为服务对象。直接服务于业主方的最高决策层通过定期的信息汇报为业主最高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2)以对项目的宏观、综合控制为目的。不同于一般的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它不参与项目的具体实施从而具有宏观性、综合性和指导性。

(3)以对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和编制各种控制报告为主要工作内容。可以说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偏重于负责组织物质流的活动,项目总控偏重于负责组织信息流的活动。

(4)以现代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手段。高效的信息处理和及时的信息传输必须以先进的通讯技术为依托,面向决策层友好的界面及决策支持功能也必定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

项目总控、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三者的对比如图 1 所示。 2.2 业主方项目管理的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理论中依据管理工作性质和管理分工的不同可将企业管理细分为高层管理(决策层管理)、中层管理(管理层的管理)和基层管理(执行层管理)3 个层次,共同组成企业中的管理体系。企业中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各管理层次以企业的目标为共同努力的方向。二是各管理层次之间有着明确的管理分工。三是管理层次之间存在有效的约束机制。四是管理层次之间能够实现畅通的信息沟通。

项目管理中同样存在着管理工作性质和分工的不同,因此从管理层次理论出发项目管理可分为项目决策层的管理、项目管理层的管理和项目执行层的管理。结合上述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及项目总控的特点及对三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到服务于项目管理各管理层次的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模型,如图 2 所示。

总第89期 李旭辉:业主方项目管理(OPM)体系的研究 ·25·

以工程监理、项目管

决策支持 面向业主方的决策层,主要

理、项目总控构建业主方(宏观策划与控制) 工作方式是信息处理和分析项目 项目

项目管理体系具有以下总控 总控 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面向业主方的管理层,在

可行性:一是服务的性质目标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 有指令权的项目管理情况下(实务策划与控制) 相同。3 类业主虽然面向

直接面向设计、施工和供货单在目前主要是施工质量工程监理 工程监理 的对象不同但都是受业

目标的管理 位

主的委托代表业主利益,

(b)面向对象比较 为业主方提供专业的咨(a) 工作内容比较

询服务。二是努力方向一致。虽然 3 类业主在工作信息处理和分析 项目 项目 概念技能 总控 总控 内容、工作方式、面向的

对象及人员知识结构有技术技能 着重内业工作的项目组知识结构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 织与管理的实施,具体操作所区别,但其最终努力方

人际关系技能 施工现场值班型管理 工程监理 工程监理 向都是使项目的完成预

定的投资、进度和质量目

(c) 主要工作方式比较(d)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

标。三是工作内容和知识

图1 项目总控、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3方项目管理方式的比较 结构互补。3 类业主在工

作内容和知识结构方面具有互补性,能够更好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质量。

3 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成功运行的保证

3.1 以明确的界面管理为组织保证

组织问题是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成功运行的关键,实践证明许多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根源于其组织问题。基于此,应在项目策划阶段入手对整个业主方管理体系进行组织上的优化,使其组织模式合理,组织分工明确,工作流程优化。其中尤其要注意管理层次之间及各管理层次内部工作界面的划分,应明确定义各管理层次的工作性质、内容和范围,在同一管理层次内部通过借助部门和岗位说明书等工具清晰界定各部门及管理者的职责和权利,尽量避免多头领导、交叉管理等现象。项目 项目总控的决策支持企业 决策层通过明确的界面管理减少管理资源的决策层 项目管理的目标控制浪费和管理冲突的产生从而提高整个项目管理层 企业管理层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的管理效率。

工程监理的现场管理项目执行层 企业执行层3.2 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机制

管理体系的成功运行同样离不开

图2 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模型

各管理层次之间的有效协同与配合,在

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当中各管理层次之间存在着管理内容的不同及管理任务的分工,为使得整个体系朝着共同的项目目标努力这就需要在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内部高效的配合机制。这包括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沟通机制、配合机制的建设,体系内部各项制度的完善及项目文化和团队精神的培养等。 3.3 管理手段的变革

将业主方项目管理进行纵向集成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保持对项目的全面把握和控制就必须进行管理手段的变革,没有先进的管理手段,纵向的集成就无法实现。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最紧迫的需求就是建立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

4 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主要面临的挑战

(1)如何解决管理的空间跨度问题。由于项目的复杂性,不仅各项目参与方之间具有空间分布性,在业主项目管理方内部,也存在着地理上的分布。如对于项目决策层其工作性质主要是对工程项目进行宏观控制并进行决策,因而其工作地点通常在业主总部,而对于项目执行层管理来说其工作地点往往都

·26· 建 筑 管 理 现 代 化 2006年第4期

在工程项目所在地。因此如何解决管理空间跨度问题是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顺利运转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2)何解决好有效的沟通问题。由管理空间跨度问题所产生的直接不利因素便是业主方各管理层次之间的有效沟通问题,各管理层之间的集成必须克服信息沟通过程中的信息扭曲、信息过载、信息延误等问题。

(3)何解决信息的存储、加工和共享问题。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参与方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同时业主方各管理层次之间也会产生各自不同性质的信息,传统的分布式的信息存储方式常常使得各参与方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而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集成各参与方之间又会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若要实现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的有效集成必须解决信息的集中存储、加工和共享问题。

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成功运转必须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手段来迎接这些挑战,从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来看,基于网络的信息平台可以克服以上难题。项目信息门户(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简称PIP)是在对项目全寿命过程中项目参与各方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管理的基础上,为项目参与各方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一个获取个性化项目信息的单一入口,从而为项目参与各方提供一个高效率信息交流和共同工作的环境[3]。其核心功能包括文档管理、项目沟通和协同工作,其集中式的信息管理、基于网络的系统接入和项目沟通,全天候、地理跨越式工作协同是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 结束语

借鉴企业管理中相关理论对业主方项目管理进行纵向上研究还没有展开,对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的研究也有待完善,对现存的各类业主方项目管理方式进行纵向上的集成研究,对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望本文所提出的一些拙见,能为以后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的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参考文献:

[1] 余中华.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企业转变的思考[J].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5(4): 66-68. [2] 贾广舍.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总控模式的研究[D].博士论文, 2000.

[3] 丁士昭.项目信息门户(PIP)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探讨[C].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分会, 2004年年会文集.

※※※※※※※※※※※※※※※※※※※※※※※※※※※※※※※※※※※※※※※※※※※※※※※※※※※※※※※※※※※※※※※※※※※

中国建筑业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副部长黄卫出席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常务理事会

本刊讯:2006-7-9中国建筑业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副部长黄卫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郑一军、廉仲、齐骥、王铁红等出席。建设部、民政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等部门和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人、相关协会负责人、中央各大建筑企业领导,各地建筑业协会负责人以及大会理士、常务理事和会议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汪光焘代表建设部党组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充分肯定了中国建筑业协会成立20年以来,在历届理事会的组织领导下所取得的明显成效。汪光焘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筑业协会如何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作用,发表了重要讲话。新当选的中国建筑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郑一军做了题目为《探索协会工作规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讲话(本刊另行全文发表)。

大会聘请韩光为第四届理事会名誉会长,聘请黄卫、张百发、谭庆琏、廉仲、谭克文为顾问。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他们是:会长:郑一军。副会长:(以姓氏笔画为序)孙文杰、邱久才、何华武、李纯刚、张克华、陈国平、张鲁风、周纪昌、范魁元、徐义屏、高峰、蒋志权、韩家祥、赖振元。秘书长:张鲁风(兼);副秘书长:陈立飞、吴涛。大会还选举产生了中国建筑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共102人。(耿静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