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检查工技术比武理论考试模拟试题C卷
号考 场考 种工 名姓生考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矿井瓦斯事故是煤矿井下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矿井瓦斯的主要成分是 ,
它是 色 味 燃烧或爆炸的气体,其较空气密度 , 溶于水。其化学性质 稳定。但遇火与氧气能发生燃烧或爆炸,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从理论上讲,爆炸最猛烈的甲烷浓度是 ,在常温常压下,其爆炸浓度范围为 。
2.矿井瓦斯抽放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 、 ,二是 、 。
4.“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主要包括 、 、 和 等四项内容。
5.国家提出的瓦斯综合治理的“十二字”方针是指 、 、 。
6.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 前、其他巷道在相距 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 7.我们通常以矿井 瓦斯涌山量和涌出形式,将矿井瓦斯等级分 为 、 和 。
8.发动典型突出的主要作用力是 和 的联合作用,通常以 为主, 为辅,实现突出的基本能源是煤(岩)体内积蓄的 ; 发动与实现压出的主要作用力是 ,而 和 是次要因素,压出的基本能源是煤岩体内积蓄的 。矿井中,最容易产生突出的工作面是 。
9.瓦斯在煤层中主要以两种状态存在,在渗透空间内的瓦斯主要呈 状态,称为 瓦斯或 瓦斯;另一种瓦斯存在于微孔内或在微孔表面上及在煤粒子内部占据着煤分子结构的空穴,这种瓦斯习惯称为 瓦斯。煤层中瓦斯由前一种状态转化为后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 ,由后一种状态转化为前一
1
种状态的过程称为 ,通常以“△P”来作为衡量这一过程的指标,习称 指标,它是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10.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检查次数如下:低瓦斯矿井中每班至少 次;高瓦斯矿井中每班至少 次;有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有瓦
斯喷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和瓦斯涌出较大、变化异常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有专人
经常检查,并安设甲烷断电仪。 11.煤的自燃倾向性分为 、 、 三类。 12.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证实火已熄灭后,方可启封或注销。 火区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已熄灭:
(1)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 ℃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
(2)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 %以下。
(3)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浓度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 %以下。
(4)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 ℃,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5)上述4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 个月以上。
13.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标准
粉尘中游离SiO2含最高允许浓度/(mg/m3) 量 (%) 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10 10~<50 50~<80 ≥80
14.矿山救护队值班员必须 h值班。听到警报后,矿山救护队必须在 min内出动;待机小队立即转入值班。发生的事故为火灾、瓦斯或煤尘爆炸及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待机小队应与值班小队一起出发。
进入灾区的救护小队队员不得少于 人,进入前必须检查氧气呼吸器,氧气压力不得低于 MPa,并按规定佩戴和使用。救护小队必须携带1台全面罩氧气呼吸器和不低于 MPa压力的2个备用氧气瓶,以及氧气呼吸器工具和备件袋。进入灾区从事救护工作时,任何情况下氧气呼吸器都必须保留不低于 MPa的压力;发现有队员身体不适或氧气呼吸器发生故障难以排除时,全小队必须立即撤出。
15.《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各处瓦斯浓度作了较严格的规定,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 ;采用符合《规程》要求的串联通风时,进入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 。个别井下机电硐室,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可设在回风流中,但在此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 ,并安设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 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瓦斯浓度达到 时,严禁爆破。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范围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 时,必须停工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局部积聚瓦斯浓度达到 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中瓦斯浓度超过 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时,都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 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因为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而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都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 以下时,方可复电开动机器。因临时停电或其它原因,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首先必须检查瓦斯,证实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 和二氧化碳不超过 时,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瓦斯浓度不超过 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 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
2
化碳浓度不超过 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时,必须制订安全排放瓦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 ,且采区回风系统内必须停电撤人,其他地点的停电撤人范围应在措施中明确规定。只有恢复通风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 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内电气设备的供电和采区回风系统内的供电。
16.“三不伤害”是指: 、 、 。 17.国家提出的瓦斯综合治理的“十二字”方针是指 、 、 。 18. 事故调查处理“四不放过”是指: 、 、 、 。
19.根据“三同时”原则,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 、同时 、同时 。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二、判断题
1.排放瓦斯时,应估算独头巷道中积聚的瓦斯浓度、排放瓦斯量、供风量和排放时间,制定控制排放瓦斯方法,严禁“一风吹”,确保排出的风流在同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CH4浓度不超过%,严禁局部通风机发生循环风。 ( )
2.合理的、稳定的矿井通风系统,不但有利于防止瓦斯积聚,而且一在发生事故时,也有利于控制事故范围,也有利于救灾。 ( )
3.为快速掘进,无论煤层突出危险性大小,各矿都应大力推广震动放炮,然后采取其它任意的防突措施。( )
4.瓦斯爆炸只能在高瓦斯矿井中发生,不会在低瓦斯矿井中发生。某处发生一次爆炸后,瓦斯和氧气都会耗净,不会发生连续爆炸。 ( )
5.为严防重大瓦斯事故,局、矿长要对“一通三防”全面负责,是第一责任者。总工程师在局、矿长领导下,对“一通三防”的技术业务管理工作直接负责。( )
6.瓦斯突出只会埋没人员或使其窒息,因此,如果人员不在现场,绝对不会出现任何事情。( )
7.凡是有利于降低地应力及其梯度、瓦斯压力及其梯度和改善煤体结构性能的所有措施,均有利于防止突出的发生。( )
8.为真正做好煤矿安全工作,各矿要大力推广党、政、工、团齐抓安全,采、掘、机、运、通等各部门齐抓“一通三防”的群监群管的安全管理模式。( )
9.瓦斯煤尘事故只可能发生在安全状况一直不好的矿井,已获得“质量标准化矿井”称号的矿井绝不会发生事故。( )
10.矿井瓦斯爆炸有时会导致煤尘爆炸。( )
11.同一采区内,同一煤层上下相连的2个同一风路中的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与其相连接的掘进工作面、相邻的2个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3次。( )
12.开采有瓦斯喷出或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煤层时,绝对不允许任何2个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 )
13.在排放瓦斯时,凡是受排放瓦斯风流可能影响的硐室、巷道和被排放瓦斯风流切断安全出口的采掘工作面,都必须撤人、停止作业,设警戒。 ( )
14.井下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范围内,CH4浓度不超过%,巷道中风量又小于局部通风机吸风量时,在安装“三专两闭锁”装置的前提下,可让其正常运转。( )
15.利用矿山统计法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时,预测精度取决于原始统计资料的精度和预测区域同已采区与的采矿、地质条件的相似程度。 ( )
16.在保证封孔质量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扩大钻孔直径、提高抽放负压,均有利于提高抽放效果。 ( )
18.一般来说,在煤层群开采时,首采层或首采分层的瓦斯涌出量较大,故工作面的配风量也应相应地增加。 ( )
19.《防治煤和瓦斯突出细则》中所列的各种防突措施,是经长期的实践证明有效的,各矿可不分条件,任意采用。 ( )
20.开采保护层时,采空区内尽量不要留煤柱,非留煤柱不可时,在影响范围内,应加强防突措施的实施与管理。 ( )
3
21.煤和瓦斯突出危险性是由煤层原始赋存条件所决定的,井下采掘作业,只可能使突出危险性减少或丧失,不会使突出危险性增大,更不可能使非突出煤层变为突出煤层。 ( )
22.在突出危险煤层中作业,只要实施了防突措施,就不会产生突出。 ( )
23.一台局部通风机不允许同时向两个掘进工作面供风。掘进巷道相互贯通时,必须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停止一端的掘进,但不得停风。 ( )
24.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不得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2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 )
三、多重选择题(每小题中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面是对通风、瓦斯管理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有[ ]
a.对于长期停风区必须在24小时内封闭完毕,密闭离全风压通风巷道口不许超过6m,并应保证密闭前无瓦斯积聚;
b.排放瓦斯时,凡是受排放瓦斯风流可能影响的硐室、巷道和被排放瓦斯风流切断安全出口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撤人停止作业,指定警戒人员的位置,禁止其他人员进入;
c.高突矿井以及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的煤和半煤岩掘进工作面,必须安放并正常常使用“三专两闭锁”装置,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供电要实现采掘分开,并使用风电闭锁装置;
d.每一矿井都必须实行分区通风,尽量避免串联通风;
e.局部通风机所处的巷道中瓦斯应低于%,风量恰好等于风机的吸风量。 2.下面各处中,最可能引起煤层瓦斯含量增大的区域有[ ] a.闭合而完整的背斜或穹隆; b.地下水特别活跃区
c.规模不大,断距较小的封闭性断层附近; d.煤层露头附近; e.煤层倾角大幅度降低区。
3.下面是对矿井瓦斯涌出的一些观点,正确的有[ ]
a.在甲烷带内,某矿采深为H(m)时,相对瓦斯涌出量为q(m3/t),生产期间统计得出本矿的相对瓦斯涌出量梯度为a(m3/t)/m,则下部某采区,采深为H2(m)时,其相对瓦斯涌出量肯定恰好等于q+a(H一H2) (m3/t)/m;
b.一般说来,在煤层群开采时,首先开采的煤层(或分层)的瓦斯涌出量会较大,而以后开采的煤层或分层,在同一采深处,瓦斯涌出量会减少。
c.同一矿井,工作面位置不同,瓦斯涌出量也不一定一样,同一个采面,一天中瓦斯浓度也是随时变化的。
d.有两个矿井,一矿煤层本身原始瓦斯含量为q m3/t,二矿煤层本身原始瓦斯为q2 m3/t,设两矿的相对瓦斯涌出量分别为q1,、q2,则q2肯定人于q1;
e.井巷瓦斯涌出主要来自煤层,故岩巷掘进时,工作面不会有瓦斯涌出,故有关机电设备可不作防爆要求,炸药也无须用煤矿许用炸药。
4.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瓦斯爆炸界限为5%~15%,故只要井下作业地点瓦斯浓度低于5%或高于15%,即使有引爆火源存在,也不会发生瓦斯爆炸。
b.在甲烷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氧气浓度越高,爆炸威力就越大。 c.飞扬在甲烷~空气体中的煤尘,会降低瓦斯爆炸下限,所以在井下,有可能出现瓦斯煤尘一起爆炸,导致事故扩大;
d.在烷一空气体中,加入惰性气体(如N2、C02),有利于防止爆炸的产生;
e.瓦斯较空气轻,故井下所有巷道中,瓦斯都是集中在上部,下部浓度很低。
四、简答题
1.煤矿“一通三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各因素之间关系如何?
4
2.通常煤矿掘进工作面“三专两闭锁”的具体内容、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3.通常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的具体内容、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4.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试写出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并简述防止瓦斯爆炸的主要技术与管理措施。
5.试简述开采保护层作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的基本原理。
6.最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煤矿瓦斯治理的“十二字工作方针”和“十六字工作体系”是什么?
7.煤矿常用的开区均压防灭火措施有哪几种?
8..简述煤尘爆炸机理及隔爆措施。
10.矿井内因火灾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开采技术防灭火、灌浆防灭火、阻化剂防灭火、均压防灭火、惰气防灭火和堵漏风防灭火等。
12.某矿一综采工作面最高日产量为4000 吨,配风量为1000m3
/min,回风平巷的瓦斯浓度一般都为1%,最高达1.8%。请问:
(1)该回采面有无瓦斯超限现象。 (2)该回采面瓦斯涌山不均匀系数为多少? (3)为防止瓦斯超限,工作面风量至少应为多少?
(4)若因为某些原因,工作面风量无法增加,你觉得应采取什么措施?
五、案例分析题
请根据案例1回答第1题~第3题。
案例1 某矿井一翼的通风系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本矿井准备建立瓦斯抽放系统,但系统尚未完善。该生产区域共有5个可采煤层,上、下山采区均采用联合布置,其上下山均布置在最下部的5号煤层的底板岩层中,利用轨道上下山进风,胶带运输上下山回风。
上山采区同时开采3号和5号煤层,5号煤层自然发火期为6个月,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2m3/min,由运输平巷进风、轨道平巷回风。专用排瓦斯
5
尾巷作为辅助回风,其风量为250 m3/min,断面积为10m2,采用工字钢支护。另外在3号煤层中有一个掘进工作面,在其回风绕道设置1道调节风门以保证采煤工作面的风量,3号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下山中的两个掘进工作面为岩巷掘进,有少量瓦斯涌出,用1台2×30kw的对旋式局部通风机同时供风,由于资金问题,局部通风暂时未实现“三专两闭锁”。在运输下山设置1道调节风门。在该下山采区的第一区段选择突出危险性较小的1号煤层作为保护层,已布置1个采煤工作面生产,由于工作面温度较高,采用下行通风。
总回风大巷运专用排瓦斯尾巷轨输道上号煤层采煤工作面上山山运输大巷号煤层采煤工作面轨运道输下下山山 第1题 该矿井在贯彻执行国家规定的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第2题 下山准备采区的通风系统存在什么问题?
第3题 上山采区5号和3号煤层的采掘工作面的工作面通风系统存在什么问题?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