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 100804;2.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 100031
3.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5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目前,中国正在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作为一个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清洁生产是将污染整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全过程,通过不断改善管理和技术进步,从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消耗,而且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清洁生产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上工业增加值超过10万亿元,占国民经济的40%以上。工业的清洁生产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节能与环保13JIE NENG YU HUAN BAO 1. 清洁生产推进初见成效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以下简称《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实施后,我国尤其是工业领域推行清洁生产的力度和广度明显增大。 一是制定了包括《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16号令)、《中央补助地方清洁生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配套的清洁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为各地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是加强清洁生产资金引导,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可用于并优先用于清洁生产项目,使排污费用于清洁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的额度逐年增加。三是组织开展了近9000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通过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获得经济效益120多亿元,主要污染物削减10%以上,企业取得巨大经济和环境效益。四是加强标准制定,推动清洁生产技术进 一、工业清洁生产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2007年我国规模以步,200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三批涉及10个行业、144项技术的《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颁布了钢铁等24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39项行2009.No.3·月刊
研究探讨业清洁生产标准;近几年,清洁生产科研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开发了冶金行业干熄焦、焦炉煤气脱硫脱氮工艺技术、建材行业节能型隧道窑焙烧技术、煤炭行业矿井水净化回用技术及电力行业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五年多来,国家和地方研究制定配套法规和政策,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在节能减排,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已初见成效。2007年我国铜、铅冶炼先进熔炼工艺产能占总产能的70%,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高到53%,500千伏直流输电设备实现组织设计、自主成套,国产化率达到70%。性的条款较少,激励性的条款较多,而激励性条款在法律中又是原则性的,需要具体的、可操作的配套政策。由于配套的激励政策没有出台,如财政支持政策、减排激励政策等支持力度不够,使清洁生产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2)对清洁生产概念、技术及相关法规认识不足
目前某些地方一些企业还存在“清洁生产等同于清洁工厂、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会增加企业负担”等错误观念,这说明清洁生产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企业还没真正认识到推行清洁生产是实现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力度不够。 2. 清洁生产整体水平不高
尽管近年来我国工业清洁生产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必须充分认识到:长期以来,我国工业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 (3)清洁生产投入不足,尚未形成稳定的投资机制
《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建立清洁生产专项资金,财政部虽设立了专项资金,但由于种种问题,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引导效果,2008年已被取消。各省(区、市)只有少数几个省建立了专项资金,而且规模有限。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投入有限,金融机构对清洁生产项目的融资渠道也没有建立。节能与环保的,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征。当前,全国能耗70%在工业,两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分别占全国的37%和87%左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不论是从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还是从企业管理角度,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工业整体清洁生产水平不高。例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吨钢可比能耗高15%,火电供电能耗高20%,水泥综合能耗高23.6%,废钢利用量不到粗钢总产量的20%,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煤炭回采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分别约为30%、30%和60%,分别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10和20个百分点;同时,我国多数企业装备缺乏完整的效率数据采集系统,对工况监测数据准确性低、可靠性差;在冶金、炼化、电力、煤炭、石油石化等高能耗行业中某些企业装置设备本身技术落后,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迫切需要加强管理、提升系统效率尤其是设备的实际运行效率。14JIE NENG YU HUAN BAO (4)清洁生产技术开发、推广力度不够
清洁生产的持续发展,必须依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升。尽管加大了清洁生产的科技投入,但一些关键的、共性的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不够,特别是适应各行业特点的技术研发、创新不足。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也有待加强,一些先进、成熟的清洁生产技术由于缺乏机制和资金,难以全面推广应用。 (5)清洁生产审核推行力度不够
清洁生产审核作为促进清洁生产工作的主要抓手,工作进展十分缓慢。一是全国仅9000余家企业开展审核,按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计算,仅占工业企业总数的0.62%。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江苏省有2 %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浙江省为0.75%,上海市仅0.25%,部 二、存在问题 我国工业清洁生产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分省市清洁生产工作尚未开展。二是强制性审核没有按计划推进,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如在某经济发达城市,属于强审范围的450家电镀企业中,4年仅30家开展审核,且未按要求向社会公布名单和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远远不能达到《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中关于“强制性审核企业两次审核的间隔 (1)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尽管《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颁布对推动清洁生产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是促进法,强制2009.No.3·月刊时间不得超过五年”的要求。先进适用的技术在行业内快速实施。 (6)企业缺乏清洁生产专项制度和专业人才,难以持续开展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范围广、专业知识强,是一项跨学科、综合性、可持续的工作,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反应缺乏明确制度和专业人员,工作不知从何下手,造成某些企业清洁生产流于形式,没有扎实推进下去。 (5)加大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力度
一是总结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经验,研究制定有利于推动清洁生产审核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力度。出台《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编制通则》,指导行业和企业科学合理地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审核评估工作,要加强审核评估工作的管理和领导,不断完善评估方法,简化评估程序,切实提高清洁生产审核质量。研究探讨 三、对策研究
推行清洁生产,落实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引导,企业自觉执行,在当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我国工业清洁生产工作: 二是加大清洁生产审核监督管理。工业清洁生产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全过程的监管,严把审核质量关:对于强制审核的企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公布强制性审核企业的名单,采取有效手段推进技改项目的实施;对于自愿审核和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成效显著的企业,要对其表彰,并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布;加大对咨询服务机构的指导和规范管理,定期公布咨询机构清洁生产审核的业绩,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三是重点推进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造纸、染整、酒精、味精等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工作。在工作中要以清洁生产审核为重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带动全面工作。 (1)建立配套政策进一步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
各级工业清洁生产主管部门应协调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建立有利于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的市场价格机制。探索建立污染物减排激励机制;对于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企业,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与企业签订进一步节能减排的协议,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引导企业落实协议中的技术改造项目;鼓励地方探索污染防治市场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专业化公司,鼓励独立第三方对污染防治项目进行建设和运营。节能与环保15JIE NENG YU HUAN BAO (6)鼓励企业建立持续清洁生产机制
各级工业清洁生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清洁生产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清洁生产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企业建立清洁生产组织机构,配备相关专职人员,系统制定公司清洁生产长远规划、短期计划、年度项目和目标等,建立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办法,设立内部表彰奖励机制,使企业持续高效地开展清洁生产。 (2)加强清洁生产宣传培训
将清洁生产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抓手,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加大对工业企业培训和指导力度,引导行业协会、咨询机构开展清洁生产服务,支持行业协会和清洁生产审核机构开展清洁生产经验交流或技术研讨等活动。 (3)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清洁生产
一是恢复财政部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奖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对清洁生产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二是各省市从排污费中提取一定的资金用于推行企业清洁生产;三是利用有关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引导清洁生产项目的实施。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不断推进,人民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日益提高,工业领域能耗高,污染重,新形势下推行清洁生产,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指导与推动,强化政策引导和激励,逐步形成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机制,为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
编制化工、冶金、造纸、电镀、印染等重点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项目改造专项规划,筛选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设备和技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引导2009.No.3·月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