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前沿案例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20 实验(上机)学时:12 学 分:2 适用对象:法律专业 先修课程:刑法学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要求学生在较好地掌握了刑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后进行选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习的刑法学理论知识,全面深入地分析刑事案件,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学习和研究刑法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期在较高水平上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今后进一步进行法学研究和从事实践工作打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主要就刑法学总论、分论中有争议的问题通过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对实践中新近发生的热点案件、有争议的案件进行深入探讨。采用案例教学
法,通过研究疑难案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使学生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课程既涉及刑法总论中的因果关系问题、罪过问题、期待可能性问题、犯罪停止形态问题、共同犯罪形态问题、正当行为问题、罪数形态问题等,也涉及刑法分论中的具体犯罪的认定问题。课程选择的案例,会随着理论和实践中热点、难点的变化而更换,个别章节内容可根据热点、难点的变化等客观情况取舍。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拟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辩论、案件研讨会、论证会、模拟诉讼等方式展开学习,同时,要求学生课下自学,对案例材料先行进行了解,并阅读有关刑法学前沿理论文章和著作,增强分析案件的能力。本课程能够增强学生运用刑法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学生参加法学学科竞赛,有利于学生胜任未来的法律工作。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合计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犯罪论前沿案例研究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前沿案例研究 第二节 不作为犯罪前沿案例研究 第三节 因果关系前沿案例研究
章节内容 犯罪构成前沿案例研究 犯罪形态前沿案例研究 刑罚前沿案例研究 刑法分论前沿案例研究 讲课 4 4 2 8 30 实验 4 2 6 其他 2 合计 8 6 2 16 32 第四节 罪过问题前沿案例研究 第五节 期待可能性前沿案例研究
教学重点、难点:罪刑法定原则相关前沿案例、因果关系前沿案例、期待可能性前沿案例研究的分析
课程的考核要求:深入了解犯罪构成理论及其争议问题,运用犯罪构成理论就相关案例写出分析意见,就个别案例写出法律文书,以便进行模拟诉讼。
第二章 犯罪形态前沿案例研究 第一节 正当行为前沿案例研究 第二节 停止形态沿案例研究 第三节 共同犯罪前沿案例研究 第四节 罪数形态前沿案例研究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案例对罪刑法定原则进行深入理解;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共同犯罪的认定;共同犯罪人停止形态的认定;牵连犯的认定。
课程的考核要求:深入了解犯罪形态相关理论及其争议问题,就相关案例写出分析意见,就个别案例写出法律文书,以便进行模拟诉讼。
第三章 刑罚前沿案例研究 第一节 刑罚裁量前沿案例研究 第二节 刑罚执行前沿案例研究
教学重点、难点:自首、坦白、立功的认定。
课程的考核要求:运用犯罪形态相关理论就相关案例写出分析意见。 第四章 刑法分论前沿案例
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前沿案例研究
第二节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前沿案例研究 第三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前沿案例研究 第四节 侵犯财产罪前沿案例研究
第五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前沿案例研究
第六节 贪污贿赂罪及渎职罪前沿案例研究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案例深入研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集资诈骗或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认定;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受贿罪的认定;污染环境罪的认定;寻衅滋事罪的认定。
课程的考核要求:深入了解上述犯罪的构成和认定问题,运用犯罪形态相关理论就相关案例写出分析意见,就个别案例写出法律文书,以便进行模拟诉讼。
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开卷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六、主要参考书及其他内容
[1]陈兴良 判例刑法教程(总则篇).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2]陈兴良 判例刑法教程(分则篇).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3]彭新林编著 刑法各论前沿问题探索.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6
执笔人:刘迎泽 教研室主任: 系教学主任审核签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