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命题:黄华校区初三语文备组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理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埋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5分)
一、(6小题,20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石缝间的浦公英,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的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髙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等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择;只..
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 ..A.jí jīn màn ài B. jǐ jīng màn yì C.jí jīng wàn ài D. jǐ jīn wàn y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眶骗 讹诈 妄加揣测 抑扬顿挫 B.濒临 愧怍 通宵达旦 长途跋涉 C.娇奢 帷幕 引颈受戳 警报迭起 D.笨拙 玷污 怒不可遏 嘎然而止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后,多家媒体强聒不舍地争先报道。 ....B.五月的麓湖湖畔,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跳舞,或垂钓,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C.关于如何备考,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抛砖引玉吧! ....D.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广州花城广场萍水相逢,别提有多高兴了。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用调不当,“增强”换为“增加”。)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面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前后矛盾,去掉“能否”) D.通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修改:删掉“不”) 5.下面的情境中,表述最准确、得体的—项是( )(3分)
夏天某日,初三学生小睿给同班好友小峰打电话,约小峰周一起去江边游玩。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
审题:黄华校区初三语文备组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 1 页
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峰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睿不要去。小峰对小睿说: A.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起去吧。 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5分)
2019年开始,共享单车在几大城市流行。用户不用办卡,在手机上安装APP,扫描车上的二維码就能开锁,此外,在APP上还能找到车。用户可以把单车停放在除小区、楼道、学校等区域外的任意合法非机动车停放点。某共享单车品牌2019年底还有了更人性化的设计:重量接近日常用的自行车,安放了车篮,设计了可升降座掎。在试运营一段时间后,公司对投放的1000辆“共享单车”进行了使用状况的调查,发现还存在不规范停放、私自占有、恶意损坏等现象。
(1)某品牌“共享单车”针对“使用率”,在20-45岁人群中随机抽取300名进行了小型调査:
安装APP,但未曾使用 偶尔使用 23% 31% 经常使用 25% 固定使用 19% 从表格可知,调查结果是: (1分) (2)小陈同学给该共享单车的客服经理王强发了一封邮件,指出了该共享单车自重较重的不足, 同时,
他还认为没有必要收取押金。假设你就是该共享单车的客服经理王强,请你结合上述相关材料,完成以下对小陈的回复。(4分) 小陈同学: 你好!关于你提出的对我公司共享单车自重较重的问题,我们① ; 至于你提出的押金问題,我们则认为② 。感讲您的支持! 客服经理:王强 2019.4.18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D.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E.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两声,日常飞絮轻。
F.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人知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酔翁亭记》) ⑤吊影分为千里雁,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逝东》)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4分)
第 2 页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古代诗人常用“泪”表现真情的流露:《武陵春》中李清照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以泪代语,表现作者因人事变故的而感到的无限悲苦;《无题》中李商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含蓄而又情真意切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别云间》中夏完淳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对祖国和故乡的无限依恋和亡国之悲。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2)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
(5)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5分)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
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青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債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髮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 恶能无纪?己玄之二月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为晴雪所洗若脱笼之鹄髻鬟之始掠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A. B.
麦田浅鬣寸许波色乍明高可二黍许冷光之乍出于匣也C. D.
10.把“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
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用白描手法写出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赏春之人的各种活动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
D.这篇游记,采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
第 3 页
志趣。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诗中的“夕阳迟”、“凭危”是什么意思?(2分)
(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的情景,并写出这联诗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四、(10小题,4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8分)
清新的散文 隽永的苦味
阅读洪素丽的散文《苦瓜》,会是一段美好的旅程。“认识作者” “知识卡片” “相关言论” “作者心语”,可以帮助你深入理解《苦瓜》。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学习之旅。
【认识作者】
洪素丽,女,作家、画家。1947年出生,197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后赴美习画。现定居美国。专事绘画与文学创作。撞长国画、油画、木刻画,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绘画作品被多家美术馆收藏。在文学创作领域,她亦诗亦文,创作頗丰。诗集有《十年诗草》《盛夏的南台湾》《流亡》等,散文集有《十年散记》《守望的鱼》《海岸线》《芳草天涯》《梦与旅行》等。1982年获《中国时报》散文推荐奖,1994年获《联合报》文学奖散文奖。
【知识卡片】
石 涛
石涛,明末清初画家,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杨州.幼年遭变,后出家,半世云游,以卖画为生。号苦瓜和尚、瞎尊者等.他餐餐不离苦瓜,还把苦瓜供奉案头朝拜•
木刻画
木刻画是用刀在木板上刻出图像,再用纸拓印出来的版画,版面凹凸感钱,拓印出来后, 线条、色点、色块都具有鲜明的刻刀雕凿的味道,神韵独具•
【相关言论】
她(洪素丽)以画家对空间、光线、色彩的审美感受来取景状物。
(庄若江杨大中江南大学教授)
对绘画而言,静物写生一般较容易,画动态则较难。文章恰恰相反,写具体的事件通常比较生动,单纯写物而不空洞死板就很难。洪素丽既是作家也是画家.想必深谙此理,却还是选了 “苦瓜”这个题目,把绘画的技巧触入行文中,别具一格。
(丁理 英国剑桥大学硕士)
感觉上,洪素丽总像定时返乡的鲑鱼,每当我不经意地在心里叨念着:“该是回来的时候了吧?”很奇异地,就会适时接到她的信或电话,告诉我,“我就要返乡了!”言辞句中洋溢着兴奋难掩的情绪,信纸上的字写得龙飞风舞,就像在跳舞一般。
(吴锦发 台湾作家)
【作者心语】
♦伟大的作品都是扣紧当时的土地脉搏与时代脉搏。
♦所幸,我还有一个信仰——那就是文学与艺术,多年来,我拿笔来写,拿刀来刻,并且也以此二工
具,试图刻画和我相同血色的岛屿面目。
第 4 页
♦我上了幼稚园,永远穿姊姊们穿小了的衣裳,褪色的印花,给祖母补绽过的;鞋子不是过大,就是
过小 而我们家的饭桌上,老是咸鱼干,与咸鱼干……我们家遇到一桩又一桩的灾难了……一个人长大了,走出童年阴暗局促的角落。
【文章呈现】
苦 瓜 洪素丽
①齐白石在一幅白菜画上题字,言白菜是蔬菜之王,可见齐老是偏爱白菜了。我呢?我偏爱苦瓜。 ②《本草纲目》上记栽:“苦瓜花为末,霉疮,胃气痛,滚汤下;目痛,灯草汤下;瓜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叶晒干为末,治一切丹火毒气,金疮结毒,脂麻疔,大疔疼不可忍,酒下三钱;子苦甘无毒,益气,壮阳。”苦瓜的特性,是苦和寒,生冷之物,火气大的人吃了特别受用,可以“清心明目”;夏天喝了苦瓜汤,可以消热恼,解劳乏。苦瓜鲜叶捣烂了,可敷肿伤。鲜苦瓜破开,去种子及瓤,纳入茶叶,用线绑扎固定后,挂于通风处,阴干,每次用茶叶六至九克,水煎或开水泡服,可以治中暑。倘若去了种子与瓤的鲜苦瓜,均匀涂上芒硝,挂于阴凉处,待苦瓜干后,表层有结晶的白色霜状物,叫苦瓜霜,加冰片少许,研匀,吹喉,可治咽喉炎。这都是书上记的土法妙方。我一样也没试过,但,想来一定是有效的。
③小时候,夏天时,家里饭桌上常见一道苦瓜妙品:把苦瓜切成一截一截圆筒状,去子挖瓤;塞进肉末拌芡粉,加上盐、香料,塞实了,炖成汤,十分入味。几年前,我替一个在联合国做事的日本朋友恶补中文(他同时亦在联合国办的中文班上课),有一回,他的中文老师出一道题给他作文:“我最吃苦的一天”。他拿回来,我作他的枪手,大笔一挥,文曰:“我最吃苦的一天,是我吃苦瓜最多的一天,满满一桌上,有清炖苦瓜,苦瓜炒蛋,苦瓜炒肉丝,肉丝炒苦瓜,苦瓜红烧肉,红烧肉苦瓜……我从早吃到晚,非常吃苦……”他照抄一遍,拿去给先生看,先生看了皱皱眉,又哈哈大笑,夸奖了他一顿,说:“有进步,你的中文有进步!”他十分得意,要请客,于是我们师徒俩绕遍了华埠(唐人街)餐馆,问不到一家有苦瓜这一道菜,失望至极,只好随便进了一个广东倌子。大概在异地里,苦味既不是味,苦瓜这道菜是不能上台盘的。
【注】
④苦瓜的苦是令人清心寡欲的苦,不是“哑子吃黄连”的苦。“苦亦可以是美味,可见人生的矛盾,不可理喻。从苦中品出乐,品出美来,是至乐,与至美。而这苦是自找的,不是胁迫,或外加的。因此,可以细细品味,慢慢浸淫,其美无涯,其乐无边;喜欢研究人生真谛的人,可以在苦瓜里吃出道理来,“佛法无边”之类的顿悟,可以在箪食瓢饮、苦瓜酱菜中摸到。道在高山、道在流水、道在瓦罐、道在尿溺、道在苦瓜,此所以石涛自称为“苦瓜和尚”也。
⑤大学时,曾和友人去狮头山的庙里小住,美其名曰“闭门深造” 。某日逛到尼姑庵后面山坡上,看到一排围筑起来低低的苦瓜藤架,两人躺进纠缠的架下,密深深的叶子像五爪龙掌,叶心透明的绿,叶脉一丝丝,一条条地浮起。苦瓜一个个挂下来,直抵额头、眼皮,饱满滚圆的瓜身,是碧青加乳白色,发出瓷器的光泽,表皮上一个个圆珠般的疙瘩,正如凝结的烛泪,造型多美呀,有哪一种瓜菜比得上呢?然而里面滋滋流着苦液……
⑥去年初夏,在山村田垄间漫步,尺来宽的灌溉渠道上,架了一个越空的苦瓜棚,苦瓜就由田垄边,水田侧,一段狭小的泥洼地里种出来,瓜藤对爬在架上,苦瓜一个个垂挂在山溪引下来的奔流不息的渠沟水上。深黑的水,因为流速大,偶尔翻出一点浪花,水是冰凉洁净的,苦瓜的影子和筛在叶间的阳光,一动一颤;抬头一看,是一梯一级上去的漠漠水田,苍绿的纱帽山,小瓦屋,以及悠悠之云彩。一切的争夺苦战,暂时地脱略而遥远,只有眼前之一景,是那么平和,峥嵘,可感谢。
⑦此间的公寓,我在窗台上种了一盆小小的苦瓜藤,不指望它开花结果,但见五爪叶子日日吃力地攀在窗外围起的铁栏杆上,小小的绿叶十分争气,又把触须无孔不入地伸延。于是烟尘万丈的都市里的一扇窗子,为我编织了故乡夏日里一席苦瓜凉梦来。
【注】我后来才知道,华埠的饭店菜单上,苦瓜叫“凉瓜”,不叫“苦瓜”。
(选自《芳草天涯》,有删改)
第 5 页
13.洪素丽擅长木刻画,下列语句最有木刻画味道的一项是( ) (3分) A.苦瓜的苦是令人清心寡欲的苦,不是“哑子吃黄连”的苦。
B.密深深的叶子像五爪龙掌,叶心透明的绿,叶脉一丝丝,一条条地浮起。 C.满满一桌上,有清烛苦瓜,苦瓜炒蛋,苦瓜炒肉丝,肉丝炒苦瓜…… D.此间的公寓,我在窗台上种了一盆小小的苦瓜藤,不指望它开花结果。
3
14. 以下推测最不可能的一项是( )(分) ....
A.洪素丽可能非常崇拜“苦瓜和尚”。 B.洪素丽可能会回台湾定居。 C.洪素丽可能不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D.洪素丽写《苦瓜》可能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15.下列对《苦瓜》一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作者写苦瓜从齐白石的题字写起,因为齐白石偏爱白菜,从而引出我偏爱苦瓜。 B.作者见到苦瓜藤竟然进架欣赏,还自己种苦瓜藤,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C.文章中包含着人生的真谛:苦既然是人生无法回避之味,我们就要学会从苦中品出乐,品出美。 D.文章既有对苦瓜的说明,又有对相关事件的叙述,如第③段就写到了我替日本朋友恶补中文这件事。 16.根据【相关言论】中江南大学教授的观点,赏析【文章呈现】中第⑥段的画线句子。(5分) 17.有人认为第②段中“我一样也没试过, 但,想来一定是有效的”这句话可以删去,你认同吗? 请说明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2题。(22分)
大马和草原狼
姜戎
①两年前陈阵从北京到达这个边境牧场插队的时候,正是十一月下旬,额仑草原早已是一片白雪皑皑,知青的蒙古包还未发下来,陈阵被安排住在毕利格老人家里,分配当了羊馆。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他随老人去80多里外的场部领取学习文件,临回家时,老人作为牧场革委会委员,突然被留下开会。陈阵只好一人骑马回队。临走时,老人将自己那匹又快又认家的大青马,换给了陈阵,并再三叮嘱他,千万别抄近道,一定要顺大车道走,一路上隔上二三十里就有蒙古包,不会有事的。
②陈阵一骑上大青马,他的胯下立即感到了上等蒙古马强劲马力,就有了快马急行的冲动。刚登上一道山梁,遥望大队驻地的查干窝拉山头,他一下子就把老人的叮嘱扔在脑后,率性地放弃了绕行二十多里地走大车道的那条路线,改而径直抄近路插向大队。
③天越来越冷,大约走了一半路程,太阳被冻得瑟瑟频抖,缩到地平线下面去了。雪面的寒气升上半空,皮袍的皮板也已冻硬。陈阵晃动胳膊、皮袍肘部和腰部,就会发出嚓嚓的磨擦声。大青马全身已彼上了一层白白的汗霖,马踏厚厚积雪,马步渐渐迟缓。丘棱起伏,一个接着一个,四周是望不到一缕炊烟的蛮荒之地。大青马仍在小跑着,并不显出疲态。它跑起来不颠不晃,尽量让人骑着妤服。陈阵也就松开马嚼子,让它自己掌握体力、速度和方向。陈阵忽然一阵颤栗, 心里有些莫名的紧张——他怕大青马迷路,怕变天,怕暴风雪,怕冻死在冰雪荒原上,但就是忘记了害怕狼。
④快到一个山谷口,一路上大青马活跃乱动、四处侦听的耳朵突然停住了,并且直直地朝向谷口的后方,开始抬头喷气,步伐锵乱。陈阵这还是第一次在雪原上单骑走远道,根本没意识到前面的危险。大青马急急地张大鼻孔,瞪大眼晴,自作主张地改变方向,想绕道而走。但陈阵还是不解马意,他收紧嚼口,拨正马头继续朝前小跑。马步越来越乱,变成了半走半跑半颠,而蹄下却蹬踏有力,随时就可狂奔。陈阵知道在冬季必须爱惜马力,死死地勒住嚼子,不让马奔起来。
⑤大青马见一连串的提醒警告不起作用,便回头猛咬陈阵的毡靴。陈阵突然从大青马恐怖的眼球里看
第 6 页
到了隐约的危险。但为时已晚,大青马哆嗦着走进了阴森山谷喇叭形的开口处。
⑥当陈阵猛地转头向山谷望去时,他几乎吓得栽下马背。距他不到40米的雪坡上,在晚霞的天光下,竟然出现了一大群金毛灿灿、杀气腾腾的蒙古狼。全部正面或侧头瞪着他,一片锥子般的目光飕飕飞来.几乎把他射成了刺馆,离他最近的正好是几头巨狼,大如花豹,足足比他在北京动物园里见的狼粗一倍、高半倍、长半个身子。此时,十几条蹲坐在雪地上的大狼呼地一下全部站立起来,长尾统统平翘,像一把把即将出鞘的军刀,一副弓在弦上、居高临下、准备扑杀的架势。狼群中一头被大狼们簇拥着的白狼王,它的脖子、前胸和腹部大片的灰白毛,发出白金般的光亮,耀眼夺目,射散出一股凶傲的虎狼之威。整个狼群不下三四十头。后来,陈阵跟毕利格详细讲起狼群当时的阵势,老人用食指刮了一下额上的冷汗说,狼群八成正在开会,山那边正好有一群马,狼王正给手下布里袭击马群的计划呢。幸亏这不是群饥狼,毛色发亮的狼就不是饿狼。
⑦陈阵在那一瞬其实已经失去任何知觉。他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灵魂出窍的躯壳,一具虚空的肉身遣体。很久以后陈阵回想那次与狼群的遭遇,内心万分感激毕利格阿爸和他的大青马。陈阵没有栽下马,是因为他骑的不是一般的马,那是一匹在狼阵中长大、身经百战的著名猎马。
⑧事到临头,千钧一发之际,大青马突然异常镇静。它装着没有看见狼群,或是一副无意搅扰狼们聚会的样子,仍然踏着赶路过客的步伐缓缓前行,它挺着胆子,控着蹄子,既不挣扎摆动,走不夺路狂奔,而是极力稳稳地驮正鞍子上的临时主人,像一个头上顶着高耸的破璃杯叠架盘的杂技高手,在陈阵身下灵敏地调整马步,小心翼翼地控制着陈阵脊椎中轴的垂直,不让他重心倾斜失去乎衡,一头栽进狼阵。
⑨正是大青马巨大的勇气和智慧,将陈阵出窍的灵魂追了回来。也可能是陈阵忽然领受到了腾袼里(天)的精神抚爱,为他过早走失上天的灵魂,揉进了信心与定力t当陈阵在寒空中游飞了几十秒的灵魂,再次收进他的躯壳时,他觉得自己已经侥幸复活,并且冷静得出奇。
⑩陈阵强撑着身架,端坐马鞍,不由自主地学着大青马,调动并柒中剩余的胆气,也装着没有看见儿狼群,只用眼角的余光紧张地感觉着近在侧旁的狼群。他知道蒙古草原狼的速度,这几十米距离的目标,对蒙古狼来说只消几秒钟便可一蹴而就。人马与侧面的狼群越来越近,陈阵深知自己绝对不能露出丝毫的怯儒,必须像唱空城计的请葛孔明那样,摆出一副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身后跟随铁骑万千的架势。只有这样才能镇住凶残多疑的草原杀手——蒙古草原狼。
(节选自《狼图騰》,有刪改)
18.陈阵在遭遇蒙古草原狼的前后,心里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请据此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4分)
情节 离开场部,纵马急行 (2) 走进山谷,望见狼群 学习大青马,靠近狼群 陈阵的心理变化 (1) 莫名紧张 (3) (4) 19.文中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大青马是一匹身经百战的著名猎马?请分点概括。(4分) 20.遇到狼群之前陈阵处在怎样的环境中?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1.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全部正面或侧头瞪着他,一片锥子般的目光飕飕飞来,几乎把他射成了刺猬。
22.像陈阵和大青马途遇恶狼一样,我们在生活中都可能会有面临危险的时候,如何做才能让自己脱离险境呢?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60分)
五、(1小题,60分)
第 7 页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在姜戎《狼图腾》的选文中,我们看见面对恶狼的瞬间,大青马和陈阵之所以能挺着胆子,镇定自若,是因为他们各自心中都拿出了一份宝贵的勇气。这勇气无论是对人或对动物而言,都可能是一笔财富,它能帮助勇者在逆境中绽放出光芒,让生命平添一抹鲜艳的亮色。相信你对“勇气”也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请以“勇气”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④不得抄袭《大青马和草原狼》一文的内容。
第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