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牦牛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措施

来源:知库网
饲养管理

2019年9月·下

S牦牛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措施

廖 阳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26800)

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促使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牦牛养殖是高原地区重要的畜禽养殖动物,具有丰富的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养殖经验,但是传统养殖方式在现代养殖中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下降,牦牛产品品质不高,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努力推动畜禽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生态养殖理念,提高牦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绿色化、生态化畜禽养殖,实现增产增收,满足市场对牦牛产品的需求。文章主要针对牦牛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相关措施展开探讨。关键词  牦牛养殖;生态养殖;产业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餐桌上的食品也越来越丰富。牦牛肉具有多种蛋白质和氨基酸,对人体健康有益,食用牦牛肉能够为人体提供更多的营养元素,从而提高人们的体质,因此牦牛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1]

。牦牛是一种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动

物,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因此在西藏、青海等地区都有大规模养殖,能够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随着近些年生态养殖理念的推广,养殖户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推动牦牛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1 牦牛生态养殖概述

传统牦牛养殖主要是采取放养的方式,但是由于高原地区极端天气较多、食物短期等因素,导致牦牛养殖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2]

。若牦牛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容易出现

健康问题,影响其肉质和奶质。生态养殖是现代社会新出现的一种养殖理念,主要是通过在圈舍、饲料、养殖管理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实施无害化、生态化的养殖技术,能够确保牦牛肉质好、营养丰富,无药物残留,且畜禽粪便能够作为肥料使用,还可以利用生态技术生产沼气,达到生态养殖的目的。

2 牦牛生态养殖方法2.1 推动生态养殖模式

要想实现生态养殖,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饲料紧张的问题。由于牧场生长规律会导致部分时节出现牧草数量不足的问题,对牦牛养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为了有效解决

这一问题,当地农业部门需要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坚持散养联合饲养的方式,补充足够的牧草,从而确保牦牛生长所需营养,减少由于营养不足而影响肉质,同时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提高牦牛产品质量。

2.2 培育良种牦牛

于此同时需要重视养殖技术的创新,很多牧场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数量过多出现超载的情况,加上养殖场的养殖光年降为落后,没有做好疾病防治措施,导致牦牛产品质量较低,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养殖技术推广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牦牛的生长情况以及遗传特性,寻找良品牦牛,然后与其他优质品

种进行配种,从而提高畜种质量,确保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同时还需要重视饲料与养殖密度。牦牛饲养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牧草,为了进一步提高牧草产量,可以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提高牧草产量,确保牦牛生长所需营养,同时可以添加一定的营养素,避免由于营养不足引起的疾病发生。为了避免过量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因此养殖场一定要重视养殖密度的控制,避免无草可食的现象发生。根据草原的生态状况,全面落实补播施肥、灭毒杂草、灭鼠虫害等管理措施,提高草原的生产力。同时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在生态养殖区域内设置饮水设备,确保在春冬季节饮用足够水,避免缺水引起的疾病。重视高产优质牦牛培育,采用先进的生物学技术,对牦牛的肉质、奶质以及皮质等遗传特点进行分析,培育出优质的品种。此外,还可积极引入国外先进品种,扩大优质品种所占比重,提高牦牛品种改良效果。

2.3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最后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各个地区牦牛养殖、销售、疾病防控等方面信息的交流,加强各地区的联系,能够有效避免疫情蔓延、销售困难等情况的发生。

3 推动牦牛养殖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3.1 改革现有牦牛养殖技术

科技作为生产推动力,要想实现牦牛养殖产业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改进现有牦牛养殖技术。科研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完善牦牛养殖技术,要想实现牦牛养殖的稳定发展,需要重视疫情防控,还要不断提高饲料配比。牦牛养殖管理工作对于各种病害发生具有直接影响。疾病防控需要养殖人员的重视,很多养殖人员由于该病不会引起牦牛死亡而不太关注,因此需要加强疾病防治宣传工作,提高养殖人员的防控意识。在宣传工作中,可以利用海报、宣传栏以及短信等方式进行宣传。同时,可以组织当地养殖场进行集中学习,从而提高其养殖能力。通过学习的方式提高其防控意识。政府需要加强养殖人员行为的规范与指导,确

保牦牛养殖的健康发展。要想推动青海省牦牛养殖的规模化发展,需要整合该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优势区域,并在牦牛繁殖、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加工工艺等方面加大投入,不断创新技术并推广使用,从而提高牦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为牦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3.2 完善饲养管理

要想提高牦牛的肉质、奶质与皮质,需要从加强饲养管理,改进饲料配方,粗饲精饲要合理搭配,日粮要富含营养,添加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与蛋白质,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以牧草为主,同时搭配其他饲料。冬春两季缺乏饲料,可以将青草和秸杆碾碎制成饲料,确保春冬季节饲料。同时要推广配方饲养技术,能够确保牦牛所需营养。饲养过程中,需要确保饲料精良且满足牦牛的需求,同时对于未食用完毕的饲料需要及时的清理。对于集约化饲养的牦牛,需要对每个阶段的饲料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每次投喂的饲料都能够喂完,从而减少饲料清理的工作,也避免饲料浪费的现象发生,否则可能出现饲料堆积腐烂而滋生细菌的情况,增加了疾病的发生风险。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牦牛养殖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通过生态养殖理念推动牦牛养殖的现代化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的养殖技术,不断完善养殖管理,从而推动牦牛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慧丽,郝力壮,刘书杰等.舍饲生长期牦牛NH3排放及其对CH4与CO2[J].贵州农业科学,2017,45(9):69-71.

[2]杜子银,蔡延江,王小丹等.放牧牦牛行为及其对高寒草地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19,28(7):186-197.

[3]邹淑昆.牦牛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18,12(8):24-25.

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