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电影叙事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我们无法去以一个完整的定义去研讨电影叙事,本文从电影叙事和电影叙事形成原因两方面入手。在电影《战马》叙事的研究中,分为三类,电影叙事主题,电影叙事策略和电影叙事结构。电影叙事主题又细分为战争与和平,人与马的关系,人性的美好。在电影叙事策略上,本文从镜头的合理运用,鲜明的关注人文情怀这两方面入手。在电影叙事结构上,本节从战场外与战场内的故事,从过去到未来,视听手段的合理结合。《战马》是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第一部一战电影,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同时也获得了很多奖项。同样在《电影》战马的叙事形成原因上,我们抓住斯皮尔伯格的生活和《战马》这部电影把镜头对准了一战,不同是背景,相同的是用情感向生命致敬,电影秉持了斯皮尔伯格气势磅礴的大片气质,用一匹马的视觉向世人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控诉战争残酷的反战思想。电影还深度挖掘了战争背后疾苦的一众小人物,并不在枪林弹雨中展现惨烈,而是透过演员的表演将人与马之间的互动填充一丝温情,精准的拿捏住了人性。斯皮尔伯格倾注热情将生命观和价值观摆上台面的《战马》极具美学特性。
第一章 斯皮尔伯格与《战马》
第一节 斯皮尔伯格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出身于1946年12月18日在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犹太人血统,电影导演、编剧和电影制作人。在电影生涯中,斯皮尔伯格曾触及多种主题与类型,有犹太人大屠杀、奴隶制度、战争与恐怖主义等题材。斯皮尔伯格可以将电影的深刻思想性与商业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观众们体验震撼壮美的画面效果同时,感受到其影片
中所传达出的深刻内涵,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这在整个美国电影界乃至全球电影界都是非常稀有的。斯皮尔伯格曾以电影《辛德勒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两度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他的电影中,《大白鲨》、《E.T.外星人》 与《侏罗纪公园》,成为了当时最好坐的电影。至今,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收入在全球已超过85亿美元。《时代》杂志将他列入世纪百大最重要的人物的一员。《生活》杂志将斯皮尔伯格评为他同时代中最有影响力的人。
第二节 小说《战马》与电影《战马》
1、小说《战马》
战马是儿童小说家迈克尔·莫尔普戈。该书于1982在英国 Kaye & Ward出版社首次出版,并获得了惠特布莱德奖亚军,之后多次被改编为舞台剧和广播剧,风靡英国。小说以“一站”为主线,描述了一个人与动物从相识、相知、然后分离到最后再度相聚的故事。小马乔伊额头上有一个白色十字架,原本只是个在地里犁地的马,但命运捉弄,却让他走进了战争,故事通过乔伊来描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美好。
小说从一匹名叫乔伊的农场马展开视角,讲述了一个英国农场少年艾伯特在一战中的寻马之旅。一战爆发后,艾伯特的父亲为了维持农场经营,无奈之下将乔伊卖做军马。战火纷飞,乔伊被用来向前线运输军火物资,虽然躲过了重重危险,最终还是不幸落入德军之手。幸好得到一个法国小女孩艾米莉与祖父的悉心照顾才幸免于难。冥冥之中,乔伊回到了英军战壕,与小主人艾伯特短暂相聚,可惜好景不长,伙伴再次分离。而另一边,小艾米莉将不久于人世,临死前祖父答应她一定会为她找到心爱的战马乔伊,不过最终艾米莉的祖父了解到艾伯特对乔伊付之生命的爱时,愿意以区区一便士把乔伊卖给艾伯特。小说格调温馨感人,充满青春励志的元素,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从我读这本小说的那一
刻开始,我就知道这是梦工厂想要制作的电影。”斯皮尔伯格表示,小说的主旨和所传达的讯息提供了一个人人都会为之感动的故事。
2、电影《战马》
电影的开头,是英国乡下的宁静的田园风光,在没有被开垦的绿色土地上,两匹马纵情玩耍着,这是没有人类打扰的自然和谐。
在拍卖会上,退役的老战士泰德冒着被财主收回土地的风险,买下一匹好马,儿子阿尔伯特负责驯马,并给它取名乔伊。阿尔伯特当乔伊当朋友,他们达成了一种暗号,只要阿尔伯特吹出一种特别的声音,乔伊听到了都去跑过去。在财主逼租的最后一天。乔伊必须配合阿尔伯特犁完一块需要20多天犁完的土地,在所有邻居的注视下,在财主的逼迫下,在生存的压力下,乔伊和abbert终于一天犁完了地。最艰难的一天,大导演适合时让老天下起了雨,变成了最骄傲的一天。阿尔伯特不断鼓励乔伊:“从我第一眼看到你,我就知道你是我的救星”“walk on joey .good boy joey”.,在犁好地后,温暖的阳光出来了。一切那么自然而然。
迫于生计,乔伊还是被卖作战马。幸运的是,乔伊遇到一个爱惜它的伯乐。他为它画了许多素描,并在战争中把画有素描的记事本和信件寄给了阿尔伯特。在战争中,乔伊认识了另一黑色的骏马,并且惺惺相惜。
在战争中,有许多有良知的人,不愿意乔伊命运被残酷的战争所害,他们采取了各种手段保全乔伊的生命,其中包括两个年轻的男孩子,一个做果酱的德国老先生和她天真善良的孙女。可是,乔伊的命运注定与战争有关,他和黑骏马最终还是没逃过德军的搜捕。乔伊被德军征用,作为战俘用作打大炮的马。在许多的战马不堪负重,累得死去后,在看
着受伤的黑骏马要被栓上去拉大炮时,乔伊象个英雄一样,冲上前去,替黑马揽下有可能让它死去的活儿。幸运的是,乔伊活下来了,因为它不是一匹寻常的马。
阿尔伯特在接到信后,得知乔伊服役的英国军队的主人牺牲后,担心乔伊的命运参了军。在英军和德军的又一次交锋中,在残酷的战斗中,阿尔伯特和乔伊的命运都都经受了严厉的考验。阿尔伯特冒死救了曾经给改变了他家命运的地主家的儿子,眼睛差点毒气毒瞎;乔伊的伙伴黑骏马因为伤势太重不幸死去,乔伊忍住悲伤,逃过德军的坦克的追杀,在枪林弹雨的无人区中,最终被层层的铁丝网困住,倒下。在战斗的间息中,英军士兵看到了被困的乔伊,他们轮流吹出口哨呼唤着命悬一线的乔伊,最后一名英国士兵冒死举着白旗准备前去解救乔伊。或许是在无人区能幸存下来的顽强生命力打动了所有人,为了解救乔伊,本来互为敌人的英德两名士兵友好地站到一起,有商有量地剪除掉所有的铁丝网,救下了乔伊。在决定乔伊归谁时,战争的双方采用非常绅士的方法,并在告别时像朋友和兄弟一样惜别。因为一匹马,本来是敌人变成了朋友,我想这一段是整个电演的高潮和精髓所在。斯皮尔伯格真是伟大的导演,他用这样温馨的场面,简单的对话,友好的告别来表达战争、和平、人性这样深刻的主题。
在后方,在全是伤员的救护场所,受伤的阿尔伯特和受伤的乔伊重逢了,是那熟悉的口哨声让他们重逢,那一刻,所有人被感动了。
战争结束了。按规定,乔伊要被拍卖,战友们凑钱希望阿尔伯特能将乔伊买回来。在竟拍时刻,那个做果酱的德国老先生为了她的孙女花了100英镑的高价买下了乔伊,但是在看到了乔伊和阿尔伯特的深刻感情后,爷爷将乔伊还给阿尔伯特。影片至此划上完美句号。斯皮尔伯格一向善于用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去反思这个世界,反思人类的存在,反思文明的悲哀。而战马乔伊,本身就是这部电影中最大的象征之一。在本片中,斯皮尔伯格更是大量的使用着象征主义的画面及台词,不断的促使着观众去思考,去回味,去觉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