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来源:知库网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中的运用策略

摘要:体验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出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认识到事物的真善美。新时期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因材施教,通过课堂上一些简单的互动体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对知识的畅想和感悟,根据道德与法治的问题提出自己体验后的看法,让学生通过这种虚拟化的体验可以成功避开生活中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与思考,能够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实现真正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生;道德与法治;

初中是学生的心理活动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非常强,他们想要冲破生活中的层层面纱,希望能看到更加透彻的人生真谛,但是往往又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容易误入到错误的认知思维空间之中,从而引发青春期的叛逆情绪。因此,道德和法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正是引导学生对正确价值观念的塑造,可是单靠教师的口头讲述或者让学生通过想象展开互动的形式,只能够达到最为基础的教学要求,对于学生的体验效果并不理想。

一、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原因 (一)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教师应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不单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独立发言这么简单,对于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教师在体验中要以学生的自身情况为基础,进而达到有效教学。

例如,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场景、这个年纪的学生会接触到的一些问题、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遇到问题会去怎样思考等,这些问题都是在体验中紧紧围绕着学生自身开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而进行延展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一种自然的熟悉感,从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互动中。

(二)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求,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十分有限,分数则成为衡量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忽视了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许多初中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可是却无法真正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致使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出现脱节的现象。体验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为以后的生活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真实生活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通过实践得知,学生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环节,利用新闻素材或者课外小知识等内容来进行辅助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增强知识的趣味性,而且能够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一方面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效结合在一起,避免出现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对知识结构的实践拓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针对亲情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请一些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例子作为教学素材。如有的学生说自己的爸妈是如何孝顺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有的学生讲自己和父母相处的方式;有的学生则说出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由于这些都是学生自己身

边的真实事例,所以他们就会相当认真地听课,教师就可以趁此机会进一步总结亲情在每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初中阶段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其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与法制观念,让学生具有充分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之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公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责任与角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扮演来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让学生分别扮演工人、消防员、扮演警察以及教师,让学生提前准备道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以此来增加学生角色扮演的趣味性。然后,再组织学生到讲台就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讲述,讲述自己的角色在社会中分工是什么以及应承担哪些责任。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责任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感恩与付出,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三)通过学生的情感延伸,进行自我矫正学习

将体验式教学运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从中受到启发,引导学生将现在的思想与之前自己的思想做对比,并能够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自觉接受健康的思想教育,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人的认知基本上分为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因此,对于一种事物要想有更为深刻的认知,除了理性认知,同时还要有感性认知,只有让两种认知共同参与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在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共同协助下,学生才能够顺利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进行“学习、休息与娱乐”相关内容时,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日常的实际情况制订每天时间安排表,其中包括休息、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将时间具体到每个小时,用来提醒自己良好的作息生活习惯给身体带来的好处。通过对时间明确安排的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学生不好的

学习习惯及目的也起到很好的纠正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继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更应该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通过生活来进行知识的体验,让知识在学生的生活中得到不断深化,并能够通过反思不断进行沉淀,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够得到不断地提高。在进行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生活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一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通过辩论教学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因此,通过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学生能够把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孙振顺.情感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9(14):52.

[2]张晓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民族大学,20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