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电视节目的健康娱乐

来源:知库网
浅谈电视节目的健康娱乐

对于电视娱乐节目的社会影响的性质我们不能简单地下结论,既不能片面 地认为它必然是低俗的,会导致人性的堕落和退化;也不能断言它应该是高雅 的,会给人类带来科学和进步。电视娱乐节目的社会文化功能的实现与否,关 键在于使用和管理它的人以及它所处的社会制度及这些制度赋予它的使命。因 此,脱离开具体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单纯地讨论电视娱乐节目的“善”与“恶” 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并不否认和抵制电视娱乐节目通俗化、娱乐化,现代 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需要它来抚慰和娱乐当代人紧张、焦虑的心灵。但通俗不 等于低俗、媚俗,智者的娱乐应当是充满灵性的。虽然,无论是从电视娱乐节目的运作机制还是从受众的价值取向来看,电视娱乐节目的“低俗化”现象都 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电视娱乐节目的整体发展前景来看,这种“低俗化”趋 势是可以加以控制的——我们可以通过提升社会大众和电视娱乐节目制作者的 素质,健全电视娱乐节目的监管机制,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尽可能地控 制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的程度。 1、 健康的娱乐首先必须是有底线的娱乐

何谓“健康的娱乐”呢?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在接受新浪网专访时表示:“我 们的文化产品是多样性的,而不是单一的。同时文化也是分多个层面的。作为 电视来讲,供公众进行宣泄的娱乐性是它的主要功能。在西方,电视媒体的多 样性和多层次性是分得很清楚的。但国与国之间的国情不一样,社会公众的道 德规范也不一样。所以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并没有太清楚的层次划分,不 太适合的或者说还不到时机在许多方面承担公众宣泄的载体。如果在这种情况 下电视没有很好地把握这个度,做得过了,一些东西超越了公共的道德水准, 我们就会认为这样的电视是庸俗的,如果反之,我们就说这样的电视是健康的、有益的。”可见,健康的娱乐首先必须是有底线的娱乐。电视娱乐节目在传播 娱乐内容的时候,必须摒弃那些低俗的、空洞的、无聊的内容。世界著名的媒 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我们的问题 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 表现出来,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如果借娱乐之名,不顾大众媒介的社会 责任,传播内容无底线、无尺度,那么“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2、健康的娱乐在满足受众的同时也要提升受众

健康的娱乐意味着电视娱乐节目在满足受众的同时也要提升受众。马克思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过这样的论述:“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 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马克思的这段话非常辨证地告 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即生产对消费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如果低俗化的电视 娱乐节目“产品”批量生产,那么受众便只能以此类节目作为主要的娱乐休闲 时的观看对象。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生产为消费创造的不只是对象,它也 给于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消费的性质,使消费得以完成,正如消费使产品得 以完成其为产品一样,生产使消费得以完成。„„是必须用一定的而又是由生

产本身所媒介的方式来消费的”。也就是说,如果电视娱乐节目一味满足迎合 受众的需求,那么节目和受众的文化趣味都只会向越来越低俗的层面发展,陷 入如前所述的“低俗互动循环”的怪圈当中。感官刺激是低级的,真正健康的 娱乐是能给人的灵魂带来愉悦的娱乐。健康的电视娱乐节目需要制作者打开思 路发挥智慧,以健康的、积极的、阳光的节目内容和形式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 的同时提升受众的文化趣味,受众文化趣味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电

视娱乐节 目品味的提高,从而形成健康的良性循环。

3、 健康的电视娱乐节目对受众文化品味的提升需要一个“浸润”的过程

健康的电视娱乐节目对受众文化品味的提高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 一个长期的“浸润”的过程。梁启超曾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从传播 媒介的角度,提出并论证了“浸润”这一宣传方式。所谓“浸润”,梁启超是这 样解释的:报刊为了引导民众进步,必须渐渐地、慢慢地,如“孝子之事两亲”, 吃点亏受点委屈,也不要在意,要逐渐地引导中国民众向进步的方向前进,“为吾国前途起见,一以国民公利公益为目的,持论务极公平,不偏于一党派。不 为灌夫骂座之语,不为危险激烈之言,以导中国进步当一渐也。”对本报所要宣 传的思想,又必须时时刻刻、反反复复地宣讲,“如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 旦旦而聒之,月月而浸润之”。这样便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读者。虽然,梁启 超的这一“浸润”理论是针对当时的报刊宣传方式而提出的,但笔者认为,这 一理论同样适用于电视娱乐节目如何提升受众的问题。 首先,“浸润”就时间长度而言,它表达了电视娱乐节目对受众品味的提升 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电视娱乐节目制作者从电视娱乐节目发 展的高度着眼,长期不懈地坚持与努力制作出充满智慧、灵性的节目,如梁启 超所言“吃点亏受点委屈,也不要在意”,不要受一时收视率高低的诱惑和影响。 当受众在这种提升了的电视娱乐节目氛围中“浸润”一段时间以后,受众的品 味也会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此时,再反观之前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他们 会认为那些内容是低俗的,不健康的。这样电视娱乐节目就形成了与受众的良性互动。 其次,“浸润”还表达了这种提升是渐进的、潜移默化的、不易被受众察觉 的意思。如果我们把受众群体的平均品味看作一条中线的话,那么满足这条中 线以下的受众兴趣我们就称之为迎合,而体现这条中线以上水平的文化品味我 们则称之为引导和提升。这不是要让电视娱乐节目回到严肃的、承担政治宣传 功能的老路上,而是提倡电视娱乐节目娱乐功能的发挥要有灵性,要走向健康 的正向循环。也就是说,娱乐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低级的感官刺激和空洞的搞笑 等内容。电视娱乐节目带给人们快乐的内容和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它同样 可以通过娱乐的精神、幽默的形式、反讽的手法反映生活、体现艺术,让人们 在快乐放松之余有所回味、感悟和提升,而不是陷入狂欢之后更加空虚的境地。 这种提升是以不减弱电视娱乐节目的娱乐性为前提的,而是以更加健康的内容 和方式来提供娱乐,让受众同样喜爱收看,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