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①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②一下子明白过来。 ( ) ③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2.造句。
不仅……还…… 3.你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
4.杜甫是怎样“煮书”的,请用“____”画出相关部分的句子;我们学语文该怎样“煮书”?请用“~~”画出相关部分的句子。
5.“煮书”有什么好处?你今后打算怎样学好语文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