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C3与C4的区别

来源:知库网
C3植物和C4植物的几个区别

1.形态结构的区别

两类植物在叶绿体的结构及分布上不同(见表1),因C3植物的维管束不含叶绿体,叶脉颜色较浅;C4植物的维管束含叶绿体,叶脉绿色较深有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表1 C3和C4植物的叶绿体分布、结构与功能比较

植物 分 布 C3 C4 叶肉细胞 叶肉细胞 维管束鞘细胞 结 构 为典型叶绿体 为典型叶绿体 较多、较大,叶绿体不含类囊体 功 能 既可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能进行光反应,通过C4途径固定CO2 不进行光反应,能够进行暗反应 2.光合作用途径的区别

C3植物与C4植物在光反应阶段完全相同,都通过光反应产生O2、[H](实质是NADPH)和ATP,为暗反应阶段提供同化力[H]和ATP。但其暗反应途径不一样,见表2。

表2 C3植物与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场所与过程比较

植物 分类 C3 C4 场 所 叶肉细胞叶绿体 叶肉细胞叶绿体 暗 反 应 途径 C3 C4 反 应 过 程 C5+CO2→2C3+ATP+[H]→C5+(CH2O)+H2O C3(PEP)+CO2→C4 C4→ CO2(脱羧) C5+CO2→2C3+ATP+[H]→C5+(CH2O)+H2O 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 C3 3.光合作用产物积累部位的区别

C3植物整个光合作用过程都是在叶肉细胞里进行的,光合作用的产物只积累在叶肉细胞中。C4植物中C4途径固定的CO2转移到C3途径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也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产物也主要积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

4.适应能力的区别

一是因C4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固定CO2的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简称PEP羧化酶)与CO2的亲和力强于C3植物叶绿体内固定CO2的酶。

二是C4植物与C3植物相比,光照较强时,其光呼吸明显弱于C3植物,因而在光照较强的环境中,前者的产量较高。

基于以上原因,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条件下,绿色植物的气孔关闭。此时,C4植物能够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光呼吸较弱,而C3植物不仅不能利用细胞间隙中的CO2进行光合作用、光呼吸也较强,因而,C4植物比C3植物更能适应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

C3植物与C4植物的鉴别

(1)用同位素标记的CO2转移途径来鉴别 C3植物:14CO2→14C3→(14CH2O)

C4植物:14CO2→14C4→14C3→(14CH2O)

(2)从植物形态方面鉴别

制作植物叶片横切面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否是呈“花环型”的几圈细胞,据此可以判断该种绿色植物是C3植物还是C4植物。 (3)从生理学方面利用碳同化能力差异鉴别

饥饿处理生长健壮的C3植物、C4植物→分别置于相同的低CO2浓度环境中(如玻璃罩下)培养→观察植株生长状况或鉴定淀粉的生成量(生长好、淀粉合成量大的即为C4植物,反之则为C3植物)。

从进行光合作用途径的不同,植物分为C4(碳4)、C3(碳3)等类型。水稻是C3植物,在高温、强光下容易产生光抑制,光合作用减弱。与C3植物相比,玉米等C4植物具有更高的光合效率,而且在强光、高温、低温等逆境条件下有较好的防御反应,能保持较高的光合作用。

一般来说,光补偿点高的植物其光饱和点也高:草本>木本植物;C3>C4植物;阳生>阴生植物。但是C3和C4光合速率大小的比较视情况而定:阳生C3的光合速率比C4强,阴生C3的光合速率比C4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