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游离膀胱粘膜片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应用论文

来源:知库网


游离膀胱粘膜片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的应用

【摘要】目的 对游离膀胱粘膜片在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接收游离膀胱黏膜片代尿道一期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治疗的患者17例,并随访3-5年 结果 随访3-5年,17例患者治疗恢复情况良好,游离膀胱粘膜片的应用使尿道成形术的成功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结论 游离膀胱粘膜成形术是治疗尿道下裂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尿道下裂;膀胱;粘膜

【中图分类号】r69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11-01

自从1972年梅骅引进设计一期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以来 ,此术式在我院已作为治疗尿道下裂的一种基本手术方式[1]。自1983年起我们又开展了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成为我院治疗尿道下裂的另一种基本手术方式[2]。统计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尿道下裂病例,共行游离膀胱粘膜片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17例次,术后3-5年随访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近年其治疗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1年收治的尿道下裂患者中选取17例患者进行分析。17例采用游离膀胱粘膜片代尿道一期成形术的患者中阴茎形13例,阴茎阴囊形4例。其中17例患者最小年龄5周岁,最大年龄21周岁,平均年龄15周岁。

2 方法

(1) 矫正阴茎下曲: 冲洗尿道,若远端的尿道无尿道海绵体应将其劈开达海绵体已发育的部位。在阴茎头缝牵引线,于阴茎头离冠状沟3~5mm环形切开阴茎皮肤直达白膜表面,腹侧保留10~20mm的尿道板作皮桥,以保障其血供。矫正的关键在于手术时应从阴茎腹侧尿道板两旁正常的阴茎体找到疏松、不出血的尿道板与阴茎海绵体白膜之间的正确平面,松解引起下曲的一切解剖因素。沿此平面分离容易,出血很少,切断挛缩的筋膜以伸直阴茎。切除腹侧尿道板的纤维索时应注意保护阴茎海绵体组织,若海绵体损伤后出血多,需要缝合才能止血。游离近端尿道直达有尿道海绵体发育的部位,将两侧的阴茎筋膜及皮下组织充分剪开,使阴茎完全伸直,并在靠近海绵体一侧纵行切开以备斜行吻合。在大多情况下引起阴茎下曲的纤维索包围尿道口周围并延伸一段距离,完全游离这些纤维索常需要游离尿道到阴茎阴囊交界甚至阴囊会阴交界。 下曲矫正的标准是:阴茎能自然平置耻联前方,不再向腹侧反弹。1974年,gittes和mclaughlin采用人工勃起试验使下曲矫正更加准确:于阴茎根部扎橡皮筋,在龟头扎细针注射生理盐水制造勃起,了解下曲矫正程度。假如仍有下曲需进行baskin和ducktt在1994年提出的白膜折叠术(tunica albugenia plication tap)。在中线旁的10和12点处游离buck`s筋膜,保护血管神经束,在侧面切开长8mm、宽5~8mm,用5-0合成线间断缝合折叠矫正下曲。严重的病例需要用睾丸鞘膜补片来纠正。

(2) 尿道外口成形术:用小圆刀和小血管钳于远侧沿尿道板深部与白膜表面分离阴茎头下方的皮桥,远端从阴茎头尿道凹部穿出,向背侧12点和左右3点和9点处切开阴茎头皮肤形成以足够宽敞的隧道,使隧道长约0.6~0.8cm,宽约0.8cm,至少能置入两根6~8f支架管,可防止术后尿道口狭窄。用尺子量取尿道缺损的距离(尿道口到龟头开口),用小纱块包扎阴茎止血。

(3) 取膀胱粘膜:经尿道插入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使膀胱半充盈,作下腹正中或弧形切口,中线切开白线于腹膜外显露膀胱。切开膀胱肌层并用弯钳将其撑开显露膀胱粘膜,用皮钳牵开肌层并用小圆刀在膀胱粘膜与肌层间作钝性及锐性分离,剥离并截取出一块比实际需要稍微宽(约2cm)的膀胱粘膜组织。将粘膜创缘与肌层用肠线缝合固定以缩小或消灭肌肉层创面。膀胱切口缝合同时作膀胱造瘘。

(4) 尿道成形 将游离的膀胱粘膜创面向下平铺于阴茎腹侧创面。按照阴茎大小设计尿道口径。用50~60的合成可吸收缝合线将粘膜和固有尿道远端作斜面吻合,缝合线应置在侧面,同时与白膜固定。插入多孔硅胶管过吻合口作支架和引流。两侧的创缘并拢连续缝合在阴茎的侧面,缝线每个2~3针距离穿过白膜以固定尿道,尿道末端从隧道穿出。

(5) 转移并缝合阴茎皮瓣;沿冠状沟切开背侧包皮,勿损伤背侧静脉。于阴茎背侧将包皮从中线重新切开,将两侧的包皮瓣转移到腹侧。将皮瓣作一个或两个侧切口,近侧的切口应位于阴茎基部,

使缝合后形成明显的阴茎阴囊交界。剪裁多余的皮肤后分两层包裹尿道。

用弹性尼龙纱轻轻包裹阴茎以防术后水肿,包扎范围应从阴茎基部至冠状沟缝合处的远侧,以免外露的部分发生水肿。阴茎或会阴形尿道下裂术后为消灭阴囊皮下死腔,可将一卷纱布块置于两侧阴囊之间,用丝线将两侧阴囊于中线缝合压迫手术部位,术后2~3天才拆除。

2.2 术后处理(1) 会阴部尿道下裂患者术后进流质饮食3天,经静脉补充营养。然后改为半流质饮食4天。短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过早排大便易污染伤口。 (2)术后2~3天拆除压迫的纱布。并用抗菌药水冲洗尿道支架管。一般术后3周左右可拔出尿道多孔支架管,夹住膀胱造瘘管让患者排尿,若排尿不畅,阴茎皮下水肿,应暂停排尿,持续开放膀胱造瘘管。若排尿正常,阴茎无水肿可拔除造瘘管。 (3) 保持膀胱造瘘管通畅:膀胱痉挛常因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尿道支架管或尿管刺激三角区所致,不仅使患者十分痛苦,还会增加局部感染及尿瘘机会。让造瘘管的膨大部分应靠近膀胱前壁;术终应反复注入生理盐水,让其自然流出,确定引流通畅才结束手术。可避免会阴部或经尿道尿管引流引起的膀胱痉挛。尿道多孔支架不应放置太深。术后出现膀胱痉挛,应再次测试引流的通畅程度、并调整造瘘管插入深度。从造瘘管注入粘膜麻醉剂,内服或注射解痉、镇静剂,可能减轻痉挛症状。症状严重而持久者,可作骶髓麻醉。

3 结果

17例接受离膀胱粘膜片在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经3-5年术后随访,尿道口外观与常人无异,排尿通畅。患者对治疗满意。 患者类形表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4 讨论

尿道下裂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尿道畸形,其发生率为1‰~3.3‰。根据尿道口的位置,一般可以分为四形:1、阴茎头形:最常见,占50%,龟头远端尿道由于激素和局部因素作用,隧道化出现障碍所致[3]。2、阴茎形:占30%,是由于两侧尿生殖褶愈合缺损所致,尿道口位于阴茎阴囊交界处至冠状沟之间的阴茎腹侧之中线上。3、阴茎阴囊形4、阴囊形及会阴形:占20%,都是由于左右两侧尿生殖褶及阴唇阴囊隆起相接处愈合缺损所致,常伴有隐睾、外观类似女性外阴。

尿道下裂常伴有阴茎下曲, kaplan 和lamm1975年提出阴茎下曲存在于正常胚胎发育的一个期,下曲是由于在阴茎发育中,阴茎背侧组织正常发育和腹侧组织的发育不完全或缺乏所形成的,远端尿道呈索状纤维牵拉阴茎发生弯曲,切除这些纤维索就可以伸直阴茎[4]。

利用膀胱粘膜做尿道成形最早由memmelaar在1947年应用。随后在1955年marshall在分期尿道下裂整形术中应用膀胱粘膜尿道

成形术,将游离膀胱粘膜片包裹导尿管埋藏于阴茎腹侧皮下,远端于阴茎头下造口,但手术疗效不满意,失败率高,手术方法未能得到推广[5]。1975及1980年梅骅对术式进行了改良,使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达95%。而且此术式适用于各种类形的尿道下裂, 使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逐步在国内外得到推广[6]。

此手术具有阴茎下曲矫正同时不缩短阴茎长度,术后恢复快,尿道不易狭窄等优点。 参考文献

[1]何恢绪,姚华强;尿道下裂的手术治疗进展及经验[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2]姚华强;修复重建男性尿道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3]黄进;尿道下裂术后成年患者性功能、社会心理和性心理远期随访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王武;酮康唑与己烯雌酚抑制尿道下裂术后阴茎勃起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昌大学;2007年

[5]付成;计胜水;;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j];江西医药;2011年05期

[6]季迎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手术配合[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8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