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与技术 China Science&Technology Overview 建筑防火设计中人员安全疏散方法研究 董永锋 (佛山市消防支队,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大规模、多功能、综合型建筑体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建筑物内发生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 时有发生。因此,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对于整个建筑物的消防安全设计至关重要,是建筑防火设计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技术。文章介 绍了规格式设计方法和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对于工程实际中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消防安全人员疏散设计 1人员安全疏散设计综述 样的安全水平。我国目前实施的规范为了达到安全疏散的目标,采 安全出口的宽度和数量、确定疏散人数等方 火灾中人员的安全疏散是指在火灾烟气未达到危害人员生命 用控制安全疏散距离、 的状态之前,将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区域的行 面进行。2.1安全疏散宽度的确定 动。人员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就是在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到安全 确定安全疏散宽度的方法是预先按设定的安全疏散时间、人流 区域的所需时间要小于危险到来的时间,这样才能确保人员的生命 通行能力等已知因素,计算出“百人宽度指标”。在设计时,按使用人 安全。 人员所需疏散时间就当建筑发生火灾后,处在危险区域的人员 数乘上“百人宽度指标”即为疏散总宽度。百人宽度指标可按下列公 撤离火灾现场并达到安全区域实际使用的时间。它包括察觉时间、 式计算:百人宽度指标=100b/(A・t) 预动时间、行动时间。但是一些客观因素或主观因素都会对疏散时 式中b一单股人流宽度(m),一般取0.55; 间有所影响,例如:人员分布及其身体状况、人流密度、人员对建筑 A一单股人流通行能力(人/min);对于平坡地面,A=43,对于阶 的熟悉程度及发生火灾的心理反应,还有火灾报警器的性能等各种 梯地面,A=37I 有关因素。 t_安全疏散时间(airn),对于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剧院、电 可用疏散时间是指从火灾发生到火灾发展到致使建筑内某个 t=2 min;体育馆,t=3~4 mint“。 区域达到人的耐受极限的时间。影响可用疏散时间的因素主要有: 影院、礼堂,2.2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 建筑是否发生轰然、烟气层高度、热辐射、热对流、烟气毒性、能见度、 建筑构造的破坏程度和倒塌等。 在我国的规范中对各类建筑、场所的安全疏散距离作出了明确 规定,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安全疏散距离的规定如表1、缡层民 2规格式人员疏散设计方法 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安全疏散距离的规定如表2。 根据规范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方法,称为“规格式”或“处方式” 2.3疏散出口和疏散楼梯 设计方法,就是依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 为了在建筑发生火灾时,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减少人员伤亡, 规范 等相关规范进行安全设计,设计人员只需要按照规范条文的 必须设置足够的疏散出口。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疏散的直通室内外 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设计,不用考虑所设计的建筑物具体达到什么 安全区域的出口。建筑物内安全出口设置的基本原则是,安全出口 表1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f 】 名称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f一 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 位于袋行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 一、二级 25 35 35 40 耐火等级 三级 20 30 30 35 四级 一、二级 20 20 22 22 耐火等级 三级 l5 15 20 20 四级 托儿所、幼儿园 医院、疗养院 学校 其他民用建筑 25 15 表2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3] 高层建筑 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 24 30 30 40 医院 病房部分 其它部分 旅馆、展览楼、教学楼 其它 位于袋行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 12 15 15 20 表3 ASET控制判据指标[4] 项目 热辐射 人体可承受的极限 对使用者是2.5Kw/m',对消防队员是4.5Kw/m 烟层高度 使用者在烟气中疏散的温度 烟气毒性 能见度 当烟气层高度在2m以上时,烟气温度高于180 ̄C 当热烟层高度降到2m以下时,持续30rain,烟气温度低于60"C CO浓度达到O.25%(2500ppm) 当烟层高度低于2m,一般10m 作者简介:董永锋,男,广东省佛山市消防支队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消防设计审核工作。 194 201 4年8月下第16期总第1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