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脑影像学研究进展

来源:知库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Chinese Joumal ofPain Medicine 2012,18,(5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12.05.015 ・综 述・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脑影像学研究进展 刘军李幼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郑州450052) 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第l0版(Intern— 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l.icati0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 ICD一10)将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 障碍(persist somatofotin pain disorder,PSPD)定义为, 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 持续而严重的疼痛,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直接 导致了疼痛的发生,医学检查不能发现疼痛部位有 相应的器质性变化,病程常迁延并持续6个月以上, 并使社会功能受损。 由于研究方法、研究方案及研究对象的不同,关 于PSPD的流行病学数据一直存在争议 , ,国外报道 普通人群中PSPD的发病率为1.5%~6.8%。崔利军 等I3 在河北省调查结果显示普通人群中PSPD发病 率为3.86%。PSPD患者以持续而严重的疼痛为主要 临床表现,患者反复向医生陈述自己的疼痛症状,不 断要求进行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 Reid等 发现来诊的PSPD患者医学检查及其他资 源的使用和花费多于其他躯体疾病患者,检查频度 及重复频率较高的项目集中于常规检查项目,而在 综合医院该疾病经常出现误诊。一方面,可能为 PSPD没有特异性检查手段;另一方面,可能为治疗 效果不理想,患者多次就诊,造成医疗资源和其他资 源的花费显著提高。 近年来由于各种脑功能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可 直观地显示PSPD患者的脑部结构、局部血流、脑组 织代谢、脑神经递质的改变等,据此可能对PSPD的 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对 脑影像学技术在PSPD诊治中的应用作一简述。 1.经典脑影像学 经典影像学检查包括常规X线、多普勒超声、 CT、MRI等。国际疾病分类正式将PSPD作为精神科 的独立诊断以来,人们一直将经典影像学检查作为 排除器质性疾病的标准,确定其为无明显器质性原 因的疼痛。而Hakala等 通过MRI研究发现,与正 常女性相比,PSPD女性患者的双侧尾状核的体积明 通讯作者qiuliyouhui@1 26.CON 显增大,认为尾状核的体积增大可能PSPD的病理生 理有关。 2.功能性脑影像学 功能影像学在人体器官的解剖形态基础上,更 多地反映相应组织器官的生物学特点,如功能、血 流、代谢等。这种影像学可从整体、器官、组织、细 胞以及分子水平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1)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 nanee imaging,fMRI) 最基本的fMRI技术是血氧水平依赖fMRI(BOL D—fMR ̄),利用人体自身内部血氧浓度变化作为造影 剂,检测脑血流及脑氧代谢的改变。除BOLD—fMRI 外,还有灌注加权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fMRI具有 非侵入性、无放射性,具有很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 力,能将解剖和功能图像融为一体。Wilder等 通过 研究发现PSPD患者大脑额叶及皮层下结构如脑干、 脊髓、下丘脑在心理因素刺激下较正常人血流量变 化大,认为这些结构与疼痛产生有关,并认为其是疼 痛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疼痛发作时,fMRI显示 神经元丧失发生于包括丘脑和额叶侧前皮质在内的 重要痛觉传导通路中,与急性疼痛有所不同 。 f 2)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etro— scopy,MRS) MRS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 测量有关脑区域各种元素和化合物分子的波谱,据 此了解局部脑神经元的活动信息。MRS是研究组织 器官内生化代谢和功能的无创性方法。钟静玫等 】 运用MRS技术6例PSPD患者NAA/Cr值在优势半球 丘脑上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优势半球丘脑的Cho/ cr值明显低于非优势半球丘脑,认为PSPD患者的优 势半球丘脑存在神经元的受损,优势半球丘脑可能 成为PSPD的功能定位区域。 (3)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phy,SPECT) SPECT为利用发射 射线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器官 断层显像设备。脑功能SPECT显像主要包括脑局部 血流( CBF)、脑代谢显像和脑神经受体显像。放射 性核素选择性进入脑内,可以反映脑局部血流灌注 情况。Wu等 对35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进行 c一 双半胱乙脂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发现,不同 临床表现相应呈现额叶、基底节、颞叶、顶叶不同区 域脑血流低灌注,应用文拉法新治疗2周后脑血流低 灌注均明显改善。国外,Karibe等 。。使用 。I作为放 射性核素研究发现,10名PSPD患者与l2名健康志愿 者相比,患者下丘脑、扣带回 CBF显著升高,而双 侧额叶、枕叶及左颞叶^y CBF显著降低,认为边缘纹 状体系统在PSP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助于 该疾病发病机制的阐明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4)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 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 PET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衰变产生的正 电子而形成体层图像的方法,能从分子水平反映人 体组织的生理、病理、生化和代谢改变,不仅可以进 行血流灌注、氧耗量及各种代谢显像,还能进行神经 受体显像。PET灵敏度高,能用于精确定量分析。 Hakala等『5 用脑氟脱氧葡萄糖一PET研究躯体化障碍 患者大脑代谢,结果显示双侧尾状核、右侧中央前回 葡萄糖代谢率低,推断脑的代谢降低可能与躯体化 障碍的发生机理有关。Derbyshire等… 在一项PET 研究中发现,非典型面神经痛患者前扣带回血流量 增加,额叶皮质血流量降低。 (5)其他功能影像学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 aphy,TCD1是一项全面检测颅底动脉血流多普勒信 号的检测方法,能够连续、动态地检测大脑血流变 化。磁源成像(magnetic source imaging,MSI)测量由 脑部神经元的电活动产生的磁场强度,用于定位脑 中的重要活动源。医学光成像(medical optical imagi— ng)根据不同波段的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不同, 产生不同对比机制的图像,从而揭示组织结构、生 理、生化和分子功能的信息。已有研究将上述技术 应用于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的诊断,国内外尚未发现 应用于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研究 】。依据这些影 像学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以及PSPD疾病的发生 发展机制,有望将这些技术用于此疾病的研究领域。 3.分子脑影像学 分子影像学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 的,主要利用核分子探针在体外直接探测体内物质 水平的变化,与功能影像学的分界并不十分明确。 其基本原理是将用正电子或单光子核素标记的特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2012,18.f 5 配体引人体内,鉴于受体一配体特异性结合性能,标 记脑神经递质或脑受体,在体外用PET或SPECT显 示其在人脑特定部位的受体结合位点,获取脑功能 代谢图像。既往研究 发现PSPD的生理病理机 制可能与DA、NA、NE、5-HT、SP、Glu、阿片肽等物 质有关。目前已研制出的核分子探针包括DA受体 和转运蛋白显像剂、乙酰胆碱受体显像剂、5-HT受 体显像剂以及阿片受体显像剂。采用分子影像学技 术来诊断PSPD已经成为可能。已有学者 剐将分子 影像技术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精 神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Tune等用“C—NMSP PET 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纹状体 D,受体密度增加。Pirker等观察了抗抑郁药物5一HT 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的脑内结合:给予西酞普兰 的病人内侧丘脑、下丘脑、和中脑等脑区 I—B—CIT 摄取明显下降,有助于评估临床疗效和药物量效关 系。 4.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PSPD作为神经症的一种,存在明显 的心理社会因素,其疼痛与外、内侧痛觉系统有关, 其中内侧痛觉系统起主要作用。内侧痛觉系统主要 负责传递疼痛的情绪问题,内侧痛觉系统包括:丘 脑内侧核群和前扣带回等。脑影像学研究亦证实, PSPD患者存在额叶、扣带回、丘脑、边缘系统等区域 的功能和生化代谢异常,这些脑区的功能定位有助 于阐述PSPD的发生发展机制。脑影像技术在PSPD 中的应用范围有:(1)评价/诊断疼痛状态;(2)判断 各种诱因作用机制;(3)评价药物疗效;(4)观察药 代动力学。目前的绝大多数研究资料为国外的临 床研究,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影像学检查 在临床检查中费用较高,限制了影像技术在临床的 应用。上述影像学研究结果显示,特异性不高,但不 能否认影像学对PSPD研究的推动作用。 随着一些关键问题如核探针设计、成像技术、 治疗技术、分子药物等的不断深入研究,能够实现 非创伤条件检测到大脑活动区域的精确定位及活动 状态的准确定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特异性。分子 影像学的发展能够增进人们对PSPD患者内部结构 和功能认识,使得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思维、意识、心 理和情绪等高级神经活动,研究脑化学与人的认知 和行为的关系成为可能。目前国内学者已开始关注 PSPD的脑影像学的探索,多种手段联合应用的大样 本量、横向及纵向研究有助于明确新技术的应用前 景,为研究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 进一步的线索。 Chinese Joumal of Pain Medicine 2012,18,(5 参考文献 Cronje RJ,Williamson OD.Is pain ever‘normal’? Clin J Pain,2006,22:692~699. 2 Luo Zhang M,Wu et a1.A randomized doub— le..blind clinical trail on analgesic efifcacy of lfuox. etine for persistent somatoform pain disorder ̄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2009,33: 1522~1525. 崔利军,栗克清,江琴普,等.河北省躯体形式 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6:121~123. 4 Reid S,Wesseley S,Crayford T,et a1.Frequent attenders with medically unexplained symptoms: service use and costs in secondary care.Br J Psyc— hiatry,2002,180:248~253. Hakala M,Karlsson H,Kurki L et a1.Volumes of the caudate nuclei in women with somatization pain disorder and healthy women.Psychiatry Res, 2004.131:71~73. 6 Wilder—Smith CJ,Schindler D,Lovblad K,et a1. Brain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rectal pain and activation of endogenous inhibitory mechanism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atient sugroups and healthy contro1.Gut,2004,53:1 595 ~1601. 7 Akraian AV,Bushnell MC,Treede RD,et a1.Hum— an brain mechanism of pain perception and regula・ 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Eur J Pain,2005,9:463 ~484. 钟静玫,武绍远,许秀峰,等.磁共振波谱分析 对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功能定位.中国疼痛医 学杂志,2004,3:142~146 9 Wu H,Lou C,Huang Z,et a1.Single photon em一 (上援310贞) formalin injection into the rat hind paw.Neurosc— ience,2008,153:501~506. 13 Berrocal YA,Pearse DD,Andrade CM,et a1. Increased spinal c-Fos expression with noxious and non・-noxious peripheral stimulation after sev-- ere spinal contusion.Neurosci Lett,2007,4 1 3: 58~62. 14 Zhang GH,Min SS,Lee KS,et a1.Intraarticular pretreatment with ketamine andmemantine could prevent arthritic pain:relevance to the decrease ・313・ 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n somatoform disor- des.Shanghai Arch of Psychiatry,2004,1 6:324~ 326. 1 0 Karibe H,Arakawa R,Tateno A,et a1.Regional cerebral blood lfow in patients with orally localiz— ed somatofom pain disorder:a single pheton em- ission computed tomogrphy study.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10,64:476~482. 1 1 Derbyshire SW,Jones AK,Devani P,et a1.Cereb- ral responses to pain in patients with atypical faci- al pain measured by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 hy.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 994,57:1 1 66 ~1172. 12 Neu Heuser I,Bajbouj M.Cerebral blood lfow during vagus nerve stimulation--a transcranial Do-- ppler study.Neuropsychobiology,2005,5 1:265 ~268. 13 胡德文,雷震.脑功能光学成像研究进展.国 防科技大学报,2001,4:78~82. 14 程光,章翔.脑磁图的发展及应用研究.中华 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2,1:277~279. 15 张朝辉,张亚林.躯体形式障碍发病机制研究 进展.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311~314. 1 6 Victor TW,Alvarez NA,Gould E.Opioid prescri— bing practices in chronic pain management:gui- delines do not sufifciently influence clinical pract— ice.Pain,2009,10:1051~1057. 1 7 Bingel U.Mechanisms of endogenous pain mod- ulation illustrated by placebo analgesia:funcatio— nal imaging findings.Schmerz,20 1 0,24:1 22~ 129. 18 唐孝威,陈宜张,孙达,等.分子影像学导论. 第一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39~ 247. of spinal c—Fos expression in rats.Anesth Analg, 2004,99:152~158. Fukuda L Watanabe K,Hisano S,et a1.Licking and c-Fos expression in the dorsal horn of the sp- inal cord after the formalin test.Anesth Analg, 2006,102:811~814. 16 Buritova J,Besson JM.Effects of nefopam on the spinal nociceptive processes:a c-Fos protein study in the rat.Eur J Pharmacol,2002,44 1:67 ~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