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6445085 U(45)授权公告日 2017.08.29
(21)申请号 201720108338.8(22)申请日 2017.02.05
(73)专利权人 山东金马工业集团机械锻造厂
地址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上海路399号金
马工业园(72)发明人 李京安 张树清 (51)Int.Cl.
B21D 28/34(2006.01)B21D 28/28(2006.01)B21D 37/01(2006.01)B21D 45/0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铁管半自动化快速双侧冲孔模具(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管半自动化快速双侧冲孔模具,包括对称分布于铁管两边的冲头,置于铁管内中的冲模芯,冲模芯设有对称的两孔,用于固定住冲模芯的冲模芯子链接管,所述的冲模芯子链接管内设有顶料杆,顶料杆的前端穿过冲模芯置于待冲孔位置的后侧,所述的冲模芯子链接管和顶料杆均由分别的步进电机带动前进和后退,采用对称设计双侧冲头,步进电机带动两液压缸至所需工位,两液压缸驱动冲头相向在铁管两边快速冲出圆孔,冲头退出孔瞬间,铁管内的顶料杆迅速顶出冲落的两片废料。
CN 206445085 UCN 20644508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铁管半自动化快速双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分布于铁管两边的冲头,置于铁管内中的冲模芯,冲模芯设有对称的两孔,用于固定住冲模芯的冲模芯子链接管,所述的冲模芯子链接管内设有顶料杆,顶料杆的前端穿过冲模芯置于待冲孔位置的后侧,所述的冲模芯子链接管和顶料杆均由分别的步进电机带动前进和后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管半自动化快速双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头采用T10A材料制成,经过热处理,硬度为55-60HRC,刃口形状与铁管相吻合,冲头固定在液压缸上,液压压力1.2~1.5M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管半自动化快速双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模芯由H13模具钢制作,外径比铁管内径小0.3~0.5mm,尾端设有固定住模芯子链接管的螺柱杆,经过热处理,硬度为52-54HRC,冲模芯在铁管冲孔位置设置对称的两孔,尺寸比冲头单边大0.5~0.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管半自动化快速双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料杆由一段长50~80mm、直径 Ø16mm的42CrMo钢线材与Ø16的钢管焊接制作,42CrMo钢材用于前端顶出废料,热处理硬度HRC48-55。
2
CN 206445085 U
说 明 书
一种铁管半自动化快速双侧冲孔模具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孔用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管半自动化快速双侧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因开发生产一种脚手架钢支撑产品,该产品由1根长1650mm的铁管和1片带有4只孔的方盘焊接件。两零件在焊接前均需分别冲孔。其中,铁管需冲出12对直径16间距50水平对称分布的孔和1对直径9.5的孔。
[0003]圆管冲孔之前是用钻床钻孔,钻孔毛刺大、速度慢、制造成本高;后来改单冲,单冲排料容易,但生产效率也低;若双冲孔,废料在管子里面排料困难;本模具解决了双冲孔废料排除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管半自动化快速双侧冲孔模具,采用对称设计双侧冲头,步进电机带动两液压缸至所需工位,两液压缸驱动冲头相向在铁管两边快速冲出圆孔,冲头退出孔瞬间,铁管内的顶料杆迅速顶出冲落的两片废料。[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管半自动化快速双侧冲孔模具,包括对称分布于铁管两边的冲头,置于铁管内中的冲模芯,冲模芯设有对称的两孔,用于固定住冲模芯的冲模芯子链接管,所述的冲模芯子链接管内设有顶料杆,顶料杆的前端穿过冲模芯置于待冲孔位置的后侧,所述的冲模芯子链接管和顶料杆均由分别的步进电机带动前进和后退。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冲头采用T10A材料制成,经过热处理,硬度为55-60HRC,刃口形状与铁管相吻合,冲头固定在液压缸上,液压压力1.2~1.5MP。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冲模芯由H13模具钢制作,外径比铁管内径小0.3~0.5mm,尾端设有固定住模芯子链接管的螺柱杆,经过热处理,硬度为52-54HRC,冲模芯在铁管冲孔位置设置对称的两孔,尺寸比冲头单边大0.5~0.7mm。[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顶料杆由一段长50~80mm、直径 Ø16mm的42CrMo钢线材与Ø16的钢管焊接制作,42CrMo钢材用于前端顶出废料,热处理硬度HRC48-55。
[0009]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0010]1、实现了两侧对称的双孔同步冲出,冲切力相对平衡,切口较平整;[0011]2、冲模芯子套在管子内壁上,减少了冲切面的变形,毛刺少或无;冲头磨损量较小;
[0012]3、相对单冲,生产效率提高75%以上,生产成本较低。[0013]4、内顶杆随冲孔结束,冲头退出孔内,顶杆顺势顶出废料,并回到下一个冲切口之
3
CN 206445085 U
说 明 书
2/3页
后,排料快,排料干净;[0014]5、每3万件交货周期缩短3~5个工作日,利于迅速开拓市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00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铁管半自动化快速双侧冲孔模具,包括对称分布的冲头1对称分布于铁管两边;铁管内装置冲模芯3,冲模芯3设有对称的两孔,用于防护冲孔位置的铁管内壁,在冲头冲孔进入管内时防止铁管孔周围形状畸变,减少冲孔毛刺;冲模芯子链接管4固定住模芯3,在步进电机带动下冲模芯子链接管4与冲头在水平方向同时移动到下一冲孔工位;顶料杆2预先在冲孔工位后侧,在冲头1冲落废料且退出铁管后的瞬间,快速从工位后将废料从铁管中顶出,再在步进电机带动下回退至下一冲孔工位后侧。[0019]其中,冲头1采用T10A材料,经过热处理,硬度控制在55-60HRC,刃口形状与铁管相吻合,冲裁力分布平稳,在双侧对称冲裁设计,能够相互抵消冲裁时的侧向力,因而,冲头寿命更长,平均每只冲头能够冲出3.5-3.7万只孔;冲头1固定在液压缸上,液压压力1.2~1.5MP,由程序控制液压开关,液压缸控制冲头1的工作行程,保证了冲孔时的切入深度,保证安全生产;每对孔冲裁周期0.75~1s,生产效率高;液压缸由步进电机带动至每一个冲孔工位,移动速度0.5~0.8m/s定位准确。[0020]其中,冲模芯3,由H13模具钢制作,外径比铁管内径减小0.3~0.5mm,个别有对称的两只Ø17的孔,轴向钻Ø18的通孔,尾端车螺柱杆以固定住模芯子链接管4,经过热处理,硬度控制在52-54HRC,具有高耐磨性,单只冲模芯3可滑动配合冲头1冲出20~25万对孔;冲模芯3紧帖着铁管内壁作水平方向与冲头1同步滑动,用于保护铁管冲孔区的内壁,防止冲孔畸变,减少冲孔毛刺;冲模芯3在铁管冲孔位置设置对称的两孔,尺寸比冲头单边大0.5~0.7mm,防止与冲头1相干涉。[0021]其中,模芯子链接管4内径Ø18,放置直径为Ø17的顶料杆2。[0022]其中,顶料杆2由一段长50~80mm、直径 Ø16mm的42CrMo钢线材与Ø16的钢管焊接制作,42CrMo钢材用于前端顶出废料,热处理硬度HRC48-55,内有高耐磨性。[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4
CN 206445085 U
说 明 书
3/3页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5
CN 20644508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 1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