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21分)
1、宽容设计理念指的是:驾驶人的错误不应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防止事故发生,即使发生事故,也应使事故的严重程度降到最低。
2、防眩设施设计要素包括:遮光角、防眩高度、防眩板宽度、间距 3、禁令、指示标志套用于指路标志上的意义是:仅表示提供相关禁止、限制和遵行信息,只能作为补充说明或者预告方式,并应在必要位置设置相应的禁令、指令标志。
4、按照构造形式,可以将护栏分为:刚性护栏、半刚性护栏、柔性护栏 5、路侧波形梁护栏的端头处理可以采用:外展地锚式和圆头式两种形式。
6、规范规定,按行车方向,配置白色反射体的轮廓标应安装于公路的右侧,配置黄色题的轮廓标应安装于公路的左侧或者中央分隔带上。
7、路径指引标志包括:交叉路口预告标志、交叉路口告知标志和确认标志 8、我国收费系统收费制式有:均一式、开放式和封闭式。 9、道路路带分为:行道树绿化带、分车绿带和路侧绿带。
10、Gr-Am-4E代号表示:防撞等级为Am,埋设于土中,柱距为4米的公路中央分隔带波形梁护栏。 11、根据功能要求,道路交通服务设施分为:停车区 服务区 公交车停靠站 12、直线路段,遮光角不得低于8度;平曲线形路段8~15度。
二、名词解释
1、路侧安全净区:是车辆可以安全穿越并允许失控车辆驶回车行道或安全地停住的区域.
2、事故严重度:是衡量一定质量的车辆以一定的碰撞条件(碰撞速度和碰撞角度)越出路外和(或)碰撞路侧危险物造成事故的后果或严重程度的指标。它是对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伤亡程度的综合评价值。不受事故发生的概率或频率的影响。
3、防眩遮光角:是指防眩设施遮拦对向车辆前照灯入射光线的角度。
4、道路亮度纵向均匀度:是同一条车道中心线上最小亮度与最大亮度的比值 5、路面亮度总均匀度:是路面上局部最小亮度与平均亮度的比值。
6、道路绿化率:道路绿化率是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三、简答题(7×6分)
1、 桥梁护栏和一般护栏的高度要求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不一致。一般护栏的高度要求: 在失控车辆与护栏发生碰撞时,希望护栏能作用于车辆的有效部位,既不致使车辆越出护栏,也不致使车辆钻入护栏横梁的下面,这就要求很好地研究车辆外型变化趋势和交通组成变化趋势,合理确定护栏安装高度。桥梁护栏的高度要求:桥梁护栏不仅要有足够的高度阻挡车辆越过,而且应阻止车辆向护栏方向倾翻或下穿。桥梁护栏的有效高度定为护栏抗力距桥面的高度,且桥梁护栏除满足车辆碰撞的强度要求外,还应给道路使用者以心理安全感。
2、护栏依据碰撞能量的大小是如何分级的?设计时如何确定护栏的防撞等级?
答:护栏的防撞等级是衡量护栏防撞性能的重要指标,根据护栏所能承受的碰撞能量的大小来划分 。公路路侧护栏:B、A、SB、SA、SS五个级别。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Am、SBm、SAm三个级别。设计时根据公路等级,设计速度以及车辆驶出路外或进入对向车道有可能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级来确定防撞等级。 3、开辟左转专用道的方式有哪几种?左转专用道长度怎么确定?
答:方式有四种:A)减小中央分隔带的宽度、 B)压缩车道宽度、 C)偏离道路中线、D)缩小路肩和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以下三者相加为左转专用道长度,为避免专用道过长,可将渐变段作为减速区间使用(两者取大值):a)将左转弯车辆引导至专用道的渐变区间 b)左转弯车辆减速的必要区间 c)左转弯车辆排队的必要区间。
4、人行横道线设置需注意什么,当人行流量较大时,可采取什么措施?
答:1、一次横穿马路的距离应控制在18m以下,否则在合适位置设置安全岛。2、干线道路交叉口人行横道的最小宽度应为4m。人行横道位于曲线转弯部分的前方或其他视距不良处时,应设置预告标识。3、人行横道预告路面标识设置位置综合考虑车辆的停车视距和夜间行驶的可视性,一般距离人行横道前30~50m
处设置一个,在其前10~20m设置一个。当行人流量大,可以实行分向管理;由于行人法规意识不强,干扰行车秩序,有必要建天桥或地下通道。 5、怎样确定收费车道数?
答:收费车道数主要是由四个因素决定的:交通量,平均服务时间,服务水平和出入口布置形式。步骤是:①设计交通量。采用设计小时交通量DHV,按下式计算:DHV=K30·D·AADT ,K30为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AADT之比值。②单收费车道通行能力C,计算公式为 C= 3600 / [W(y)+T] ,W(y)为某收费标准车辆在排队系统中平均逗留时间,T为某收费标准车辆离去时间。③收费车道数K的确定,K= DHV/C 6、试述照明设计的内容。 答:(1)搜集资料,一般包括:道路的几何特征;路面材料及其反光特性;道路周围环境,绿化及环境污染程度等;可供选择的光源、灯具及其附件的型号、规格、光电特性和价格等;可供选择的供电、线路敷设及控制方式等;计划维护方式和周期。(2)确定照明灯具的布置方式。(3)确定灯具的安装高度、间距、悬挑和仰角。(4)确定光源的类别和规格。(5)确定灯具的类型和规格。(6)确定灯杆、灯台及其他照明器材的类型和规格。
7、行进盲道设置在哪些位置,设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行进盲道宜与人行走道一致,布置在人行道上无障碍、无空间伤害、行人较少的地方。其设置应连续,避开井盖铺设,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其宽度宜为0.3~0.6m,可根据人行道宽度选择低限或高限。触感材料规格要符合有关规定。其铺设位置应注意:①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行进盲道应设置在距其0.25~0.5m处。②人行道内侧有树池时,行进盲道可设置在距树池0.25~0.5m处。③人行道无树池时,行进盲道距离立缘石应不少于0.5m。
8、护栏的功能要求是什么?存在什么矛盾?怎样调和? 答:护栏的功能要求
(1)能绊阻车辆,防止车辆越出路外; (2)能使车辆回复到正常行驶方向;
(3)具有良好的吸收碰撞能量的功能,使对驾乘人员伤害最小; (4)能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增加行车安全性,并使道路更加美观; (5)具有制造、安装、维修的经济性。
从对护栏的功能要求可以看出:一个矛盾,即要防止车辆越出路外或闯入对向车道的严重事故发生,必然要求护栏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来阻挡车辆的碰撞——即要求护栏的刚度越大越好; 但从保护驾乘人员免受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考虑,则希望护栏要具有良好的柔性。同时,道路上行驶车辆的种类、质量、碰撞速度与角度变化很大,而护栏只能按一定的规格设计,因此,更加剧了对护栏功能要求的矛盾。护栏设计中的要点——就在于找出这两者间矛盾的调和点,只有进行合理的设计,才有可能实现护栏的功能要求!新型材料的使用有助于缓解上述矛盾!
9、如果弯道上设置的防眩设施经检验影响了视距,试问可以采取哪些办法解决?
答:1)可降低防眩设施高度;2)将防眩设施位置偏向内侧;3)加宽中央分隔带;4)移除防眩设施 10、如何确定标志牌大小? 答案:
11、道路照明设计步骤是怎样的,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有哪些? 答:确定照明水平、照明均匀度、眩光限制、环境比等道路照明标准; 结合当地条件和实践经验选择一种灯具布置方式,并初选光源和灯具; 初定灯具的安装高度、间距、悬挑和仰角;
计算平均亮度、亮度均匀度及眩光限制水平等指标,并将计算结果与应达到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若计算结果未能达到标准要求,则应调整设计方案,变更灯具的类型、布置方式、安装高度、间距之中的一项或几项或变更光源类型,重新进行计算直至符合标准,通常可以作出几种都符合标准要求的设计方案; 对几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和能耗的综合分析,并适当考虑当地的爱好、习惯,最终确定一种设计方案。 城市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标准、城市交会区照明标准、城市人行道照明标准、我国公路照明标准 设计标准:指标是平均亮度、亮度总均匀度、亮度纵向均匀度、眩光限制、环境比限制。 12、服务区的总体规模是如何确定的?
答:服务区的总体规模应由各组成设施的规模合在一起求得。显然,在服务区规模计算中,关键是确定一侧停车车位数。停车车位数根据主线交通量与设施的利用率按下式求算,即: 停车车位数(一侧)=一侧设计交通量*停留率*高峰率/周转率
一侧设计交通量=通车第10年的一年中第35顺位前后的日交通量=假日服务系数*通车10年后的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2
假日服务系数:一年中第35顺位前后日交通量与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系数 停留率:停留车辆数/主线交通量
高峰率:高峰时停留车辆数/停放车辆数 周转率:1(h)/平均停车时间(h)
13、道路交通标志的设置方式有哪几种,如何进行选择? 答:路侧式:中小型尺寸的“警告”、“禁令”、“指令”等标志牌,采用单柱式;长方形的指令标志或内容单一、信息量少的指路标志采用双柱式。悬臂式:道路较宽、交通量较大、外侧车道大型车辆阻挡内侧小型车视线、视距受到限制及景观上有要求的地方,及信息量多、导向沿线重要地点的指路标志采用悬臂式;门架式:景观上要求;受空间限制,柱式悬臂式安装有困难;交通量大,外侧大型车辆阻挡内侧小型车辆视线;出口匝道在行车方向的左侧
14、道路交通标志设置的横向位置和纵向位置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纵向:应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对标志感知、识别理解、行动的特性,根据速度和反应时间确定合适的设置地点。横向:对路侧安装的标志,在人行道、分隔带、安全岛设置标志时,应遵守不得侵入建筑净空的规定,路侧安装的标志一般均设在道路的土路肩以外,标志板内缘距路肩边缘不得小于0.25.一般情况下,标志牌下缘距路面的高度为1.5~2.5m,在特殊情况下,可大于2.5m.悬臂式安装标志下缘到路面的净空高度必须确保在4.5m以上,高速公路的净空高度必须确保在5.0m以上。
15、考虑标志的认读过程,分析交叉口指路(指令)标志纵向位置需满足的条件?
答:道路标志的位置应根据标志的类别分别计算确定,应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对标志感知、识别理解、行动的特性,根据速度和反应时间确定合适的设置地点。
16、按照构造形式护栏可以分为哪几类,每一类的代表形式是什么?其作用机理是怎样的?
答:半刚性护栏:是一种连续的梁柱结构,波形梁护栏是其代表形式。是通过车辆与护栏间的摩擦、车辆与地面间的摩擦及车辆、土基和护栏本身产生一定量的弹、塑性变形(以护栏系统的变形为主)来吸收碰撞能量,延长碰撞过程的作用时间来降低车辆速度,并迫使失控车辆改变行驶方向,回复到正常的行驶方向,从而确保乘员安全和减少车辆损坏。刚性护栏:是一种基本不变形的护栏结构,用以防止二次事故,混凝土护栏是其代表形式。 是通过车轮转动角的改变、车体变位、变形和车辆与护栏、车辆与地面的摩擦来吸收碰撞能量。柔性护栏:是一种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韧性护栏结构,缆索护栏是其代表形式。它是一种以数根施加初张力的缆索固定于立柱上面组成的结构,完全依靠缆索的拉应力来抵抗车辆的碰撞,吸收能量。
17、车道宽度的计算 答:《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指南》规定车道宽度的计算界限为行车道中心双实线以一侧单实线线宽
的中心计,中心单实线、车行道分界线和车行道边缘线均以线宽的中心计。城市快速干道的路段:3.75m~4m;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支路的路段上机动车道宽度一般为3.25m~3.5m;平面交叉路口进口道受现有道路宽度限制时,2.75m~3.5m,当大型车辆混入率小于15%时可取下限;特殊情况其宽度不应小于2.5m。 平面交叉路口出口道每条机动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m,但出口道只有一条车道时不应小于3.25m。 标划的非机动车车道最小宽度不低于2.5m。
四、作图题:
1、
2、
3、作图示意可变导向车道线,分析其适用情况,设置时需注意什么?(7分)
出入口导向车道线及导向箭头: 导向车道线长度根据路口的几何线形确定,最短长度为30M。除可变导向车道外,应有导向箭头表明各车道的行驶方向。
能随时根据交通流量更改指示方向的车道。这个主要是针对部分高峰时段车流集中,但车道偏少;或者早晚高峰时段来回车流量有明显差异的路段。
五、论述题(11分)
试通过你所熟悉的《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新旧内容的对比分析,阐述规范修订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