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无锡会展中心一期高大柱模板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大柱 覆膜模板 预拼 统一规格 海绵胶条 柱箍 成品保护
一、工程概况
无锡会展中心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91610m2,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屋面为鱼腹式钢桁架梁、压型钢板屋面,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二层,一层展厅
长308m、宽105m、高29.05m,其中一层层高12m、面积近30000㎡,一层柱子以700*700、700*1300为主,另有部分钢管砼柱和型钢柱,为保证高支模系统的整体稳定,采取柱子砼先浇、拆模后将高支模系统的水平杆与柱刚性拉结的办法;工程创优目标为江苏省“扬子杯”,为确保高大柱模施工成为主体创优的一大特色亮点,项目部认真组织攻关,从以下方面加大投入,优化方案,加强过程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 择优选材 配模专人加工
本工程柱模施工采用九夹板+松木方+双钢管柱箍及M14对拉螺栓;模板材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支模的垂直、平整度控制,模板优选1.8cm厚优质覆膜模板;同时为确保柱模尺寸统一准确,提高支模精度,柱模板由专人加工配模,根据配模尺寸加工成各种规格,模板锯缝经过细刨预拼合格;木工进场后只需按弹好的轴线直接拼装,确保了柱截面尺寸,减少了现场制作随意性大,误差大的弊端。
1
进场木方统一规格,采购木质较硬的松木方专门用于高大柱模板的加固背楞,所有新、老木方经过机械压刨,达到标准后方能使用,解决了由于木方弯曲不直、规格不一、受力后变形凹陷过大造成的平整度偏差。
三、加强细部管理和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为确保工程高大柱模施工一次成优,创成亮点项目,施工前项目部组织了多次攻关会议,集思广益,结合质量通病防治要求。对易发性通病逐一排查,制定解决方案:
3.1高大柱模垂直度控制:近11米高的柱模,按传统吊线锤的验收方法,误差较大,不能适用。因此我们在施工中采用激光经纬仪双向控制法;每个高大柱模外侧均弹好中线,安装时以和地面墨斗控制线重合为准;然后用激光经纬仪照准中线进行垂直校正,同时方尺复测柱截面的方正,每个高大柱逐一校正后固定。
2
校正完后考虑柱高度较高,为减少在砼浇筑过程中因长细比过大引起的侧向位移,柱子加固与排架连接拉通,同时在柱四周加设三道斜撑杆,另配合Φ10钢丝绳拉接,卡具处配以M14花蓝螺栓调节松紧,保证柱子稳定性,从而避免了砼浇筑过程中独立柱挠曲、失稳。 3.2高大柱平整度控制:由于高大柱模板受侧压力较大,加固背楞木方的间距采取加密处理,同时保证间距基本一致,木楞中心间距控制在下半部不大于150㎜,上半部不大于200㎜,底部第一道加固螺栓距地距离不大于150㎜,柱箍采用双钢管,M14对拉螺栓间距控制在@350~450mm。
3.3高大柱角漏浆控制:高大柱模板要求四角密实方正,设计时利用模板和背楞木方的反复包边贴缝,形成重合企口,并在接缝间预夹1mm厚双面海绵胶条。高大柱模板柱箍,采用双钢管十M14对拉螺栓形式,改变以往采用扣件加固的形式,避免了扣件加固抗滑能力小、易滑动、加固不牢的毛病,柱箍利用螺栓拧固,确保了缝隙的严密,并可随时作微小调整,较之钢管扣件柱箍,钢管加对拉螺栓柱箍效果较佳。在柱模拼缝处采用缝内贴双面海绵胶条、外盖木背楞盖缝,多重设防,杜绝漏浆现象的产生。拆模后柱角效果较佳,目测顺直、挺刮。
3
3.4 高大柱砼浇筑时侧压力控制:由于高大柱高近11m,又采用泵送商品砼,其塌落度大、浇筑速度很快,一次性浇筑到顶其柱模侧压力太大,极易造成柱模板涨模、爆模,影响柱砼质量且浪费砼,因此高大柱采取一次支模,两次浇筑砼;砼塌落度控制在16㎝以内,浇筑速度控制在5m/h以内;第一次浇至柱中部,间隙2小时左右,砼终凝前,回头再进行上部砼浇筑;浇筑前先对下部砼进行二次振捣,接着浇筑上部砼,从而使接缝处不出现接头错位和接缝现象,保证柱面光滑平整,外观密实。
四、落实成品保护 确保良好的观感效果
为确保高大柱成品完成后的效果,在拆模前即着手落实相应的控制措施,在模板安装时即使是新的模板均必须刷隔离剂,浇筑完成后对拆模的时间稍作延长,因此确保了拆模不破坏砼表面、柱角,避免脱皮,掉角的发生;在拆好模后还对2m高内的柱
表面浇水后采用薄膜包裹并将柱阳角用多层板条护角;因此直到主体验收时高大柱角还保持着方正、挺拔之气,实测达标、观感极佳的效果。 五、结束语
无锡会展中心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成,展厅高大柱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整体观感质量良好,为工程主体优质结构的验收和质量创优迈好了第一步。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