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糖原累积病Ⅱ型1例病因分析

来源:知库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年8月第22卷第8期(总第272期) 镇痛作用 颈椎病多伴有颈肌痉挛,颈肌痉挛不仅可引起疼 痛.而且还是造成颈椎列线不正的原因之一,配合TDP照 射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 促进水肿和炎症的吸收.改变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但照射时 要避免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否则可引起周围血管过度扩 张.反而加重症状。(3)牵引后的按摩推拿既可松解关节囊的 挛缩及神经根的粘连,又能调整椎间孔与周围神经血管的关 系.减轻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水肿消退。 椎动脉型以风池穴按揉推拿为主.能增加对椎基底动脉系统 刺激.改善脑供血.从而使症状消失。颈部体操加强了颈背 肌肉的收缩锻炼.可增强颈项肌的力量:上肢伸展扩胸等活 动可改善颈肩肌群疲劳 颈部体操可巩固疗效,大大降低复 发率 (4)运动疗法可使无力的颈肌得以强壮,僵硬的关节恢 复灵活,已有明显退变者,不宜头颈部体操运动。椎动脉型 颈椎病患者进行侧转和旋转运动时,易压迫椎动脉而加重原 有的眩晕症状.因此.少做此动作。正确的康复指导措施, 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有助于康复治疗的全面落实 单纯牵引忽略颈椎旁软组织的治疗.TDP和中频电疗正好 弥补单纯牵引的不足.三者同步治疗.恰好发挥各种疗法间的 优势互补作用,颈椎内源性、外源性的动力平衡得到恢复,治 疗作用得到加强.产生协同效应,可达整体与局部兼顾的治疗 目的.缩短了治疗时间,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南登昆,郭正成.康复医学临床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2孙 宁,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 志,1993,1(8):472. 3赵定磷.现代颈椎病学『M1.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4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77. 5王军华.李海峰。冯金彩,等.整体康复治疗对颈椎病患者远期 疗效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6):410— 412. 6邹振华.物理医学与康复『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 f收稿日期2008—06—25](编辑:赵振军) 糖原累积病Ⅱ型1例病因分析 乌仁托雅① 张丽荣① 刘 薇① 关键词 糖原累积病Ⅱ型 病因 分型 [中图分类号]R5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68X{2008)08—0099—01 1病例回顾 患儿女.8个月.因间断咳嗽3个月加重,伴发心脏增 Ⅸ型以肝脏病变为主,尤以I、Ⅲ、Ⅳ型的肝脏损害最为严 重;Ⅱ、V、Ⅶ型则以肌肉组织受损为主 此类疾病中,除 部分肝磷酸化酶激酶缺陷为X连锁隐性遗传外.其余部分都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糖原累积病Ⅱ型是糖原累积病中 最少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 一1、4一葡萄糖苷酶(酸性麦芽 糖酶)缺陷所致糖代谢异常,该酶属溶酶体酶,其作用是使 低聚糖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一1、4一葡萄糖苷酶缺少时, 导致大量糖原累积在溶酶体中,溶酶体膨胀而造成细胞损 伤,发病率为1/5万 病理检查可见体内各种组织均可被累 及,肝脏、肌肉、心脏、脑干运动核及脊髓前角细胞中都有 大量糖原累积。按其发病年龄、病变累及的主要器官和病情 轻重,分为3型:(1)婴儿型:患儿娩出时正常,常在生后6 个月以内发病,以全身性肌力、肌张力减低为特征.呈软婴 大入院。病程中伴发热、喘息、气促,体温最高达39℃,自 带外院胸片显示支气管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彩超提示 左心室增大.右心室受压变小.双房内径正常,室壁厚度正 常,搏动幅度减弱,左室心内膜明显增厚、后壁约2 cm,房 室间隔连续性完整,各瓣膜形态、回声正常,房室水平未见 分流,各瓣膜未见异常血流.考虑左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入院后查心电图:RV +SV >6.0 mv,窦性心动过速,左 室肥厚、右室肥厚、ST—T改变;心脏彩超:左室内径轻度 增大,室间隔及左室壁明显增厚,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少量 心包积液;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依据患儿舌体大.四肢 肌力、肌张力减低,心脏大、肝大,生化提示肌酸激酶、天 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增高.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 害,诊断为糖原累积病Ⅱ型。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平 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咳嗽、气喘及发热等症状缓解,肌 无力也略有改善:复查血生化谷丙转氨酶174 IU/L,肌酸 激酶336 IU/L,乳酸脱氢酶1001 IU/L;凝血功能正常;取 状,常伴有喂养困难,临床体征常可见舌大、肝大、心脏极 度增大,并可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电图显示高大QRS 波及P—R间期缩短,患儿常在2岁以内死于心力衰竭或吸 人性肺炎。(2)幼儿型:起病稍晚,常以动作发育迟滞或行走 不稳为初始症状,继而出现肌力减退、吞咽困难,呼吸肌亦 被侵及,心脏可增大,但稍有心衰发生.患者常在20岁之 前死于呼吸衰竭。(3)成人型:多在20~70岁之间发病.表 现为进展缓慢的全身性疾病.以下肢为最重.无其它器官病 变。血清学检查可见肌酸激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乳酸 脱氢酶活力增高;肌电图显示肌病特征:肌肉活检可见糖原 肌肉活检送外院行病理检查,结果未回报.家长放弃继续治 疗)患儿出院。出院后随访,肌活检病理结果提示:肌肉组 织中可见大量糖原累积、酸性磷酸酶增高 2病因分型 糖原累积病(GSDs)是一组由于先天性酶缺陷所导致的 糖代谢障碍 目前已证实糖原合成及分解代谢中.所必需的 酶至少有8种,任何一种酶都可能出现先天性遗传缺陷.由 于这些酶缺陷所造成的疾病有12种,其中I、Ⅲ、Ⅳ、Ⅵ、 —— 累积和酸性磷酸酶增高(表明溶酶体酶代偿加强) 确诊需 依据肌活检组织或成纤维细胞的酶学检测:羊水细胞或绒毛 膜的酶学检测可提供婴儿型的产前诊断。迄今为止,尚无满 意治疗。 ①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收稿日期:2008—06—3o J (编辑:赵振军) CHINESE PRlMARY HEALTH CARE Vo1.22,No.8 Aug。2008 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