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最新)
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繁星(七一)》中______、______、______,都能表达出浓浓的母爱。
2.《绿》是艾青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运用了___和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自然中的绿,让我们感受到绿会按着节拍飘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诗中描写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天晴了的时候》中诗人运用____的修辞手法,用____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一幅__________的画卷。
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之少女,________________女娃。女娃由于东海,________________,故为精卫,________________,以堙于东海。“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今思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李清照,诗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爬天都峰》一课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
1 / 11
三、 根据提示默写。
1.《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其中“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蕴含的道理是一致的。
2.中秋之夜,望着清冷的月光,我不禁吟诵起“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的诗句。
3.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因为“八月暖,九月温,___________。”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_________________!
4.《尚书》中“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遇事多问的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
四、 知识回顾。
1.写一句关于秋天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
2.小弟弟有问题总是不好意思问人家,怕别人笑话他。我会用韩愈的“________”这句话来劝他。
3.“________三分白,________一段香”,卢鉞的这两句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
4.《观潮》一文赞美了________,抒发了作者________。
2 / 11
5.通过学习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________的精卫。
五、 先补全诗句,再完成练习。
①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出塞》)
②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③生当作人杰,_______。(《夏日绝句》)
④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别董大》)
1.以上诗句中第____句都是边塞诗。第____句都表达了爱国情怀,第____句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填序号)
2.我所知道的爱国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
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____________。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头并进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
3.归巢的鸟儿,尽管是______,还______斜阳回去。
4.我爱月夜,但我也爱______。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______的时候,
3 / 11
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5.是在洱海那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________,月光是那样________。
6.空山不见人,____________,返景入深林,____________。
七、 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暮江吟》中作者通过对秋天的夕阳、_______、_____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______之情。
2.《题西林壁》富有人生哲理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
3.《雪梅》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______和_____争春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爬山虎的脚》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_______和______,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过程,启发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
5.《蟋蟀的住宅》通过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______是怎样建成等方面的知识,赞扬了蟋蟀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八、 先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相关的练习。
1.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11
2.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个句子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第____个句子则表达了诗人的高洁志趣;第3个句子摘自毛泽东的__________,它是一首词,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是词的题目。
九、 默写。
1.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
2.《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孩子调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日长篱落无人过,__________。
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十、 根据课文填空。
1.乡下人家门前的空地上种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鲜花美丽,迷人,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__________。
5 / 11
3.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顺着________,溪流时而_____,时而_____,时而_____,时而_____,溪声也时时变换________。
5.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________,慢慢地在扩大它的_________,加强它的_________。
十一、 按要求完成练习。
1.听到秋雨沙沙,我会提醒身边的人多穿点衣服,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想成为有作为的人,一定要多学多问。
3.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学会取长补短,才能获得成功。
4.好朋友依依要转学了,分别之际,我引用高适的诗句对她说:“‘_______________’,你这么优秀,一定会交到好朋友的。”
5.“机不可失,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
十二、 默写诗句。
1.______________,月似真珠露似弓。
6 / 11
2.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4.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
5.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__?
6.莫愁前路无知已,______________。
十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出塞》我国______朝诗人______ 所作的七言绝句,边塞诗的代表之一。其中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日绝句》是________词人________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凉州词》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高适《别董大》中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故人”意思相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魏校长提出“诸生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有的是为______而读书,有的是为______而读书,有的是为______而读书……周恩来却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7 / 11
“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少年周恩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宿新市徐公店》中作者描写儿童在花丛中捕捉蝴蝶的欢乐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孩子顽皮、淘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课外我还积累一些描写儿童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_______。它在花盆里_______,抱着花枝_______,所到之处,_______。你见了,绝不会_______它,它是那样_______,天真可爱!
(3) _________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高新技术。如果说20世纪是_______的世纪,21世纪必将是 ________的世纪。
十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有疑惑很正常,就像韩愈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出自《尚书》,意思是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而自认什么都懂,学识就会浅薄。
3.有才知的人必须勤学好问,正如王充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礼记》中的治学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11
_________。
5.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答案
一、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拟人 比喻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拟人 动态 雨后放晴的乡村
二、 炎帝 名曰 溺而不返 常衔西山之木石 填塞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爬山前 爬山中
三、 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碧海青天夜夜心 十月还有小阳春 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好问则裕 自用则小
四、 立了秋 把扇丢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梅须逊雪 雪却输梅 万物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要有自知之明 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与壮观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英勇顽强、矢志不渝、锲而不舍
五、 不教胡马度阴山 醉卧沙场君莫笑 死亦为鬼雄 天下谁人不识君 ①② ①②③ ④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六、 钱塘江 天下奇观 千万匹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 倦了 驮着 星天 纳凉 明亮 柔和 但闻人语响 复照青苔上
9 / 11
七、 江水 月亮 热爱与赞美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梅 雪 形状 特点 留心并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住宅 吃苦耐劳 不肯随遇而安
八、 一片冰心在玉壶 只留清气满乾坤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2 1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 咏梅
九、 树头花落未成阴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麦花雪白菜花稀 惟有蜻蜓蛱蝶飞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十、 芍药 凤仙 鸡冠花 大丽菊 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胤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 以夜继读 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 山势 宽 窄 缓 急 调子 红霞 范围 亮光
十一、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时不再来 时机难得,必须抓紧
十二、 可怜九月初三夜 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 碧海青天夜夜心 古来征战几人回 天下谁人不识君
十三、 唐 王昌龄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宋代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唐 王翰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明理 做官 挣钱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0 / 11
有着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
十四、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遭了殃 摔跤 打秋千 枝折花落 责打 生气勃勃 纳米技术 微米 纳米
十五、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博学之 审问之 患无疑 疑则有进
11 / 11
好问则裕 慎思之 自用则小 智能之士 明辨之 笃行之 为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