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3(总第60期) 耿志燕 摘 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浓厚的兴趣,可以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要发掘教学各个环节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一、创新新课导人方式,激 衣、食、住、行以及就业、保障等方面鲜活 的实例,通过纵向对比,分析发生的巨大 变化,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经验,激发学 习兴趣。 疑引导的方式进行。例如在教学“人们生 活方式的变化”内容时,教师在引导学生 通过变化表象看发展本质的难点突破 中,可以通过层层设疑、点拨引导的方 发学生学习兴趣 (1)以独特导语激发兴趣。新颖的导 语可以集聚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 (2)讲解插图补充信息。初中历史教 材插图针对性强,紧扣重点,形象生动, 教师要注重发挥插图的作用,激发学习 兴趣。例如在讲解“战国七雄”内容时,教 式,引导学生从人们衣食住行以及就业、 保障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体悟社会的进 步与发展。 维引入教学之中。例如在教学“祖国境内 的远古居民”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 语:“同学们,你们生活在文明社会里,假 如让你们到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中生活 会怎样呢?我们看一看几十万年前的老 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样新奇的导 入方式,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现代媒体激发兴趣。多媒体教 学手段具有音、影方面的演示优势,可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收复台 湾和抗击沙俄”时,有的初中历史教师导 师可以紧紧抓住《商鞅舌战图》开展教 学,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感悟商鞅激 辩反对变法大臣的氛围,了解商鞅的改 革气魄,增强对改革难度的认识。 (3)播放影音补充信息。初中历史教 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 关的影音资料,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 教学趣味性。 四、身临其境创设氛围,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 (1)激发情感共鸣。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讲解,使学 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教学“难忘 九一八”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缓慢、低 沉的讲解,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滔天罪行, 使学生的情感随着教师语气的变化而跌 宕起伏,内心产生强烈的对侵略者的愤 人新课时播放《郑成功》精彩片段,通过 影片介绍,既增加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 了解,又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3)以浓郁氛围激发兴趣。历史教学 可以通过营造恰当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 三、紧扣内容巧设疑问,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 (1)新课导人设置疑问。历史教学活 动就是围绕着“疑”而开展的,许多教师 在导入新课时就提出了一些疑难问题。 慨以及油然而生的民族责任感,以达到 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标。 (2)再现教学情境。在历史教学中, 适当穿插一些情境表演,也可以激发学 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红军不怕远征 《飞越大渡河》,营造了浓郁的氛围,有助 于学生深刻领悟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 神,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感情, 珍惜幸福生活。 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例如在教 学“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内容时,教师 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排练一些小节目, 重点围绕颂扬生活幸福美满的主题,在 教学活动中穿插开展表演活动,例如快 难”时,有教师在教学之前播放长征组歌 例如在教学“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 术”时,教师可以提出:“纸张发明之前的 书写材料是什么?这些材料的缺陷是什 么?西汉已经发明了纸,东汉蔡伦为何还 要改进造纸术?”将学生引向环环紧扣的 思维境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巩固掌握知 识点。 板、诗朗诵等,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状态 I{ 得到放松,活化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3)开展主题活动。历史教学主题活 二、完善补充教学信息,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 (1)搜集资料补充信息。初中历史教 (2)重点讲解设置疑问。教师要结合 教学重点设置疑问,帮助学生有效掌握 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学中需要补充丰富的教学信息,教师可 以发挥学生的参与主动性,鼓励学生通 过查阅资料、上网下载等方式自主准备 重点。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内容时,教 师可以针对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以及局 限性开展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难点突破设置疑问。在教学中, 对于一些难点的突破,教师可以采取设 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采取 组织征文竞赛、开展演讲比赛、进行手抄 小报评比等形式,营造历史学习的浓厚 氛围。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 学习资料。例如在教学“社会生活的变 化”之前,教师可以事先布置学生搜集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