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903939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7.03
(21)申请号 201921199079.X(22)申请日 2019.07.29
(73)专利权人 如东县人民医院
地址 226400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
江海西路2号(72)发明人 桑合珍 刘红梅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386
代理人 刘纪红(51)Int.Cl.
A61H 1/02(2006.01)A61H 15/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块、通过滑动杆组件设置在支撑块两侧的放指板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撑块一端的滚筒。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动腔、滑动杆组件以及压力弹簧,便于对用于放置使用者的手部的放指板组件进行导向,既当使用者按压放指板组件时,使得压力弹簧收缩,进而使得滑动杆组件在滑动腔内产生位移的变化,从而便于通过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锻炼,从而便于促进使用者血液循环系统的流畅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使用者康复的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CN 210903939 UCN 21090393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块(1)、通过滑动杆组件设置在支撑块(1)两侧的放指板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撑块(1)一端的滚筒(4);
所述放指板组件由第一放指板(2)和第二放指板(3)构成,所述第二放指板(3)用于对使用者的大拇指进行按摩,所述第一放指板(2)用于对使用者的其余四指进行按摩;
所述滑动杆组件与放指板组件固定连接,且滑动杆组件远离于放指板组件相连接的一端贯穿于支撑块(1)与连接杆组件相连接,所述支撑块(1)内设置有与连接杆组件相适配的滑动腔(8);
所述滑动杆组件由与第一放指板(2)相连接的第一滑动杆(61)和与第二放指板(3)相连接的第二滑动杆(62)构成,所述连接杆组件由与第一滑动杆(61)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杆(71)和与第二滑动杆(62)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杆(72)构成,所述第一连接杆(71)和第二连接杆(72)的外周均与滑动腔(8)的内壁相切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动杆(61)外周的弹簧a和设置在第二滑动杆(62)外周的弹簧b构成,所述弹簧a的一端与第一放指板(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a远离于第一放指板(2)相连接的一端与相对设置在支撑块(1)上的与第一滑动杆(61)相适配的通孔固定连接,所述弹簧b一端与第二放指板(3)固定连接,所述弹簧b远离于第二放指板(3)相连接的一端与相对设置在支撑块(1)上的与第二滑动杆(62)相适配的通孔固定连接,所述弹簧a和弹簧b构成了压力弹簧(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外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块(1)上与滚筒(4)相适配的凹槽以及设置在滚筒(4)两侧连接销轴(5),所述连接销轴(5)与滚筒(4)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连接销轴(5)相适配的销轴孔(51),所述销轴孔(51)设置为盲孔,且销轴孔(51)的内径大于连接销轴(5)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指板(2)和第二放指板(3)的横截面均设置为楔形,且第一放指板(2)设置为四个等体积的微型放指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杆(61)均设置在四个所述微型放指板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二滑动杆(62)与第一滑动杆(61)相互交错设置。
2
CN 210903939 U
说 明 书
一种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
1/5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背景技术
[0002]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比如痔疮其实就是一种静脉曲张,临床可见的还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及腹壁静脉曲张等等。静脉曲张最常发生的部位在下肢。值得强调的是,静脉曲张本身可能是其他病变的继发表现,如腔静脉闭塞等,应积极处理原发病,而双手是人们血液循环系统的末梢神经,因此静脉曲张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既需要保证对患处的按摩且需加强对手部肌肉的训练,从而促进血液循环系统的流畅性。[0003]本发明的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进而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0004]为此,提出一种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进而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块、通过滑动杆组件设置在支撑块两侧的放指板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撑块一端的滚筒,进而便于通过滚筒对使用者的患处进行按摩,便于使用者通过按压放指板组件对手部肌肉进行训练,从而有效的促进了使用者的血液循环系统的流畅性,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0007]放指板组件由第一放指板和第二放指板构成,第二放指板用于对使用者的大拇指进行放置,第一放指板用于对使用者的其余四指进行放置;[0008]滑动杆组件与放指板组件固定连接,且滑动杆组件远离于放指板组件相连接的一端贯穿于支撑块与连接杆组件相连接,支撑块内设置有与连接杆组件相适配的滑动腔;[0009]滑动杆组件由与第一放指板相连接的第一滑动杆和与第二放指板相连接的第二滑动杆构成,且第一滑动杆均设置在构成第一放指板的微型放指板的中部位置,第二滑动杆与第一滑动杆相互交错设置。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动杆外周的弹簧a和设置在第二滑动杆外周的弹簧b构成,弹簧a的一端与第一放指板固定连接,弹簧a远离于第一放指板相连接的一端与相对设置在支撑块上的与第一滑动杆相适配的通孔固定连接,弹簧b一端与第二放指板固定连接,弹簧b远离于第二放指板相连接的一端与相对设置在支撑块上的与第二滑动杆相适配的通孔固定连接,弹簧a和弹簧b构成了压力弹簧;便于对用于放置使用者的手部的放指板组件进行导向,既当使用者按压放指板组件时,使得压力弹簧收
3
CN 210903939 U
说 明 书
2/5页
缩,进而使得滑动杆组件在滑动腔内产生位移的变化,从而便于通过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锻炼,从而便于促进使用者血液循环系统的流畅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使用者康复的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另外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块上与滚筒相适配的凹槽以及设置在滚筒两侧连接销轴,连接销轴与滚筒固定连接,凹槽内设置有与连接销轴相适配的销轴孔,销轴孔设置为盲孔,且销轴孔的内径大于连接销轴的外径,进而便于连接销轴在销轴孔内转动,从而使得连接销轴带动滚筒在凹槽内转动,从而便于通过滚筒对使用者的患处进行按摩;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一放指板和第二放指板的横截面均设置为楔形,且第一放指板设置为四个等体积的微型放指板;进而便于通过第一放指板对使用者的四指进行充分的按摩,从而便于锻炼使用者的四指的肌肉,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一滑动杆均设置在四个的微型放指板的中部位置,第二滑动杆与第一滑动杆相互交错设置,有效的保证了滑动杆组件对放指板组件的支撑作用,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放指板组件对使用者手部肌肉的锻炼,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一种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既便于使用者对患处进行按摩且有效的促进对使用者手部血液的循环,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性;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动腔、滑动杆组件以及压力弹簧,便于对用于放置使用者的手部的放指板组件进行导向,既当使用者按压放指板组件时,使得压力弹簧收缩,进而使得滑动杆组件在滑动腔内产生位移的变化,从而便于通过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锻炼,从而便于促进使用者血液循环系统的流畅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使用者康复的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0015](1)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块、通过滑动杆组件设置在支撑块两侧的放指板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撑块一端的滚筒,进而便于通过滚筒对使用者的患处进行按摩,便于使用者通过按压放指板组件对手部肌肉进行训练,从而有效的促进了使用者的血液循环系统的流畅性,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放指板组件由第一放指板和第二放指板构成,第二放指板用于对使用者的大拇指进行放置,第一放指板用于对使用者的其余四指进行放置,进而便于通过第一放指板对使用者的四指进行充分的按摩,从而便于锻炼使用者的四指的肌肉,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0016](2)本实用新型滑动杆组件与放指板组件固定连接,且滑动杆组件远离于放指板组件相连接的一端贯穿于支撑块与连接杆组件相连接,支撑块内设置有与连接杆组件相适配的滑动腔,滑动杆组件由与第一放指板相连接的第一滑动杆和与第二放指板相连接的第二滑动杆构成,有效的保证了滑动杆组件对放指板组件的支撑作用,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放指板组件对使用者手部肌肉的锻炼,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连接杆组件由与第一滑动杆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与第二滑动杆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构成,进而便于连接杆组件对滑动杆组件的位移进行导向,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使用者在使用时使用者的手部与放指板组件之间产生打滑的现象,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4
CN 210903939 U[0017]
说 明 书
3/5页
(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动杆外周的弹簧a和设置在第二滑动杆外周
的弹簧b构成,弹簧a和弹簧b构成了压力弹簧,便于对用于放置使用者的手部的放指板组件进行导向,既当使用者按压放指板组件时,使得压力弹簧收缩,进而使得滑动杆组件在滑动腔内产生位移的变化,从而便于通过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锻炼,从而便于促进使用者血液循环系统的流畅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使用者康复的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0018](4)本实用新型另外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块上与滚筒相适配的凹槽(图中未标出)以及设置在滚筒两侧连接销轴,连接销轴与滚筒固定连接,凹槽内设置有与连接销轴相适配的销轴孔,进而便于连接销轴在销轴孔内转动,从而使得连接销轴带动滚筒在凹槽内转动,从而便于通过滚筒对使用者的患处进行按摩。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图4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图4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图7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中:1-支撑块、2-第一放指板、3-第二放指板、4-滚筒、5-连接销轴、51-销轴孔、61-第一滑动杆、62-第二滑动杆、71-第一连接杆、72-第二连接杆、8-滑动腔、9-压力弹簧。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9]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防静脉血栓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块1、通过滑动杆组件设置在支撑块1两侧的放指板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撑块1一端的滚筒4,进而便于通过滚筒4对使用者的患处进行按摩,便于使用者通过按压放指板组件对手部肌肉进行训练,从而有效的促进了使用者的血液循环系统的流畅性,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放指板组件由第一放指板2和第二放指板3构成,第二放指板3用于对使用者的大拇指进行放置,第一放指板2用于对使用者的其余四指进行放置,第一放指板2和第二放指板3的横截面均设置为楔形,且第一放指板2设置为四个等体积的微型放指板,进而便于通过第一放指板2对使用者的四指进行充分的按摩,从而便于锻炼使用者的四指的肌肉,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0030]具体请参阅图5、图6、图7和图8,滑动杆组件与放指板组件固定连接,且滑动杆组件远离于放指板组件相连接的一端贯穿于支撑块1与连接杆组件相连接,支撑块1内设置有
5
CN 210903939 U
说 明 书
4/5页
与连接杆组件相适配的滑动腔8,滑动杆组件与连接杆组件固定连接、螺接或者卡接,便于拆卸检修,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性;支撑块1上设置有滑动杆组件相适配的通孔(图中未标出),且通孔的内径大于连接杆组件的外径,滑动杆组件由与第一放指板2相连接的第一滑动杆61和与第二放指板3相连接的第二滑动杆62构成,且第一滑动杆61均设置在四个的微型放指板的中部位置,第二滑动杆62与第一滑动杆61相互交错设置,有效的保证了滑动杆组件对放指板组件的支撑作用,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放指板组件对使用者手部肌肉的锻炼,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连接杆组件由与第一滑动杆61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杆71和与第二滑动杆62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杆72构成,第一连接杆71和第二连接杆72的外周均与滑动腔8的内壁相切设置,进而便于连接杆组件对滑动杆组件的位移进行导向,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使用者在使用时使用者的手部与放指板组件之间产生打滑的现象,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0031]具体请参阅图5和图7,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动杆61外周的弹簧a和设置在第二滑动杆62外周的弹簧b构成,弹簧a的一端与第一放指板2固定连接,弹簧a远离于第一放指板2相连接的一端与相对设置在支撑块1上的与第一滑动杆61相适配的通孔固定连接,弹簧b一端与第二放指板3固定连接,弹簧b远离于第二放指板3相连接的一端与相对设置在支撑块1上的与第二滑动杆62相适配的通孔固定连接,弹簧a和弹簧b构成了压力弹簧9,便于对用于放置使用者的手部的放指板组件进行导向,既当使用者按压放指板组件时,使得压力弹簧9收缩,进而使得滑动杆组件在滑动腔8内产生位移的变化,从而便于通过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锻炼,从而便于促进使用者血液循环系统的流畅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使用者康复的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0032]具体请参阅图1,另外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块1上与滚筒4相适配的凹槽(图中未标出)以及设置在滚筒4两侧连接销轴5,连接销轴5与滚筒4固定连接,凹槽内设置有与连接销轴5相适配的销轴孔51,销轴孔51设置为盲孔,且销轴孔51的内径大于连接销轴5的外径,进而便于连接销轴5在销轴孔51内转动,从而使得连接销轴5带动滚筒4在凹槽内转动,从而便于通过滚筒4对使用者的患处进行按摩。[0033]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既便于使用者对患处进行按摩且有效的促进对使用者手部血液的循环,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性;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动腔8、滑动杆组件以及压力弹簧9,便于对用于放置使用者的手部的放指板组件进行导向,既当使用者按压放指板组件时,使得压力弹簧9收缩,进而使得滑动杆组件在滑动腔8内产生位移的变化,从而便于通过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锻炼,从而便于促进使用者血液循环系统的流畅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使用者康复的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0034]使用方法:使用者的手部的大拇指放置在第二放指板3上,将其余四指分别放置在微型放指板上,使用者通过按压第一放指板2和第二放指板3,使得压力弹簧9收缩,进而使得滑动杆组件在滑动腔8内产生位移的变化,从而便于通过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锻炼,从而便于促进使用者血液循环系统的流畅性,当需要对患处进行按摩时,将滚筒4置于患处,滚动滚筒4,使得连接销轴5在销轴孔51内转动,从而使得连接销轴5带动滚筒4在凹槽内转动,进而便于通过滚筒4对使用者的患处进行按摩。
[00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6
CN 210903939 U
说 明 书
5/5页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7
CN 21090393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4页
图1
图2
8
CN 210903939 U
说 明 书 附 图
2/4页
图3
图4
9
CN 210903939 U
说 明 书 附 图
3/4页
图5
图6
10
CN 210903939 U
说 明 书 附 图
4/4页
图7
图8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