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必修第一章第四节。本节课分五个部分内容,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本节课贯穿了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知道它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 (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之间的关系:v=rω; (3)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极限法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掌握运用圆周运动的特点如何去分析有关问题;
(2)体会有了线速度后.为什么还要引入角速度.运用数学知识推导角速度的单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极限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2)体会应用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观看两个物体所做的曲线运动,并请注意观察它们的运动特点: 第一个:老师用事先准备好的用细线拴住的小球,演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第二个:课件展示同学们熟悉的手表指针的走动.(它们的轨迹是一个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周运动。 (二)新课教学
行驶中的汽车轮子,公园里的“大转轮”,自行车上的各个转动部分。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同学们所列举的这些做圆周运动物体上的质点,哪些运动得较慢?哪些运动得更快?我们应该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对自行车上的各个转动部分,前后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 交流与讨论
开始讨论时,学生之间有激烈的争论,各人考虑的出发点不一样,思考的角度不同。有人认为小齿轮、后轮上各点运动的快慢一样,因为它们是一起转动的;有人认为大齿轮、小齿轮各点运动的快慢一样,因为它们是用链条连在一起转动的,等等。这时需要老师的引导,你衡量快慢的标准是什么?你从哪个角度去进行比较的?
引导学生过渡到对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线速度的学习上来。 2、线速度
我们曾经用速度这个概念来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快慢,那么我们能否继续用这个概念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呢?如果能,该怎样定义? 总结:
(1)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
(2)定义:质点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s和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线速度。(比值定义法,这里是弧长,而直线运动中是位移) (3)大小:v=△l/△t单位:m/s(s是弧长.非位移)。
(4)当选取的时间△t很小很小时(趋近零).弧长△s就等于物体在t时刻的位移,定义式中的v,就是直线运动中学过的瞬时速度了。 (5)方向;在圆周各点的切线上。
(6)“匀逮圆周运动”中的“匀速”指的是速度的大小不变,即速率不变:而
“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指的速度不变.是大小方向都不变,二者并不相同。 结论: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3、角速度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手表指针的转动,提出问题:
根据线速度的定义,请你比较手表指针中点和端点线速度的大小?
同一根指针上不同的点,其线速度大小却不一样,而它们是应该有共同点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除了用线速度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引导学生过渡到对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角速度的学习上来。 总结:
(1)物理意义:描述质点转过的圆心角的快慢.
(2)定义: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连接运动质点和圆心的半径转过△θ的角度跟所用时间△t的比值,就是质点运动的角速度. (3)定义式:ω=△θ/△t (4)单位:rad/s(弧度每秒) 4、角速度的单位
每接触一个新的物理量,我们都要关心它的物理单位是什么,那么线速度的单位是米/秒,
角速度的单位又是什么呢? 怎样度量圆心角的大小?
弧度这个单位是如何得到的? 在计算时要注童什么?
国际单位制中,角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有人说,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不变的运动,也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这两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这一句话是错误的,因为线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在不断变化,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后一句话是正确的,因为角速度是不变的(如果有学生提出角速度是矢量吗?教师可明确说是矢量,但高中阶段不研究其方向,而不能违背科学说角速度是标量)。 总结:
(1)圆心角θ的大小可以用弧长和半径的比值来描述,这个比值是没有单位的,为了描述问题的方便,我们“给”这个比值一个单位,这就是弧度。弧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单位。计算时,不能将弧度带进算式中。
(2)国际单位制中,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秒(rad/s)。 5、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线速度和角速度都能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呢?
请同学们依据刚学过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概念和定义,推导出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v=rω
通过推导,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到此,教师还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线速度、角速度都能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除了有以上的联系外,还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如果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周期这一概念更能突显出圆周运动的周期性和重复性,将使学生对圆周运动有进一步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1、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物理量 (1)线速度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公式:v=△l/△t
3.单位:m/s(m是弧长.非位移) (2)角速度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半径扫过的角度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公式:ω=△θ/△t. 3.单位:rad/s
2、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
v=rω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