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2. 3. 4. 5.
了解蚕的基本生命过程,理解蚕丝的来源; 观察和记录蚕的变化过程,提高观察能力; 知道制作蚕茧的手工方法,提高手工技能;
培养幼儿动手实验、观察、交流并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知道爱护生命,珍惜自然资源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2. 3.
生命教育的渗透;
蚕的关爱和蚕丝的相关知识;
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能体验生命变化。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1. 认识蚕
教学目标:了解蚕的外形特征; 教学步骤: 1. 讲述蚕的来源和基本生命过程; 2. 展示蚕的常见品种,提醒幼儿饲养蚕的注意事项; 3. 让幼儿操作,观察蚕的行动和特征; 4. 让幼儿自由发挥,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或创造蚕的形象。
2. 养蚕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养蚕的兴趣和正确的养蚕方法; 教学步骤: 1. 展示蚕的生命过程,介绍蚕茧和蚕丝的作用; 2. 督促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筛选好的桑叶; 3. 通过教师示范和引导,组织幼儿饲养蚕,指导幼儿观察蚕的变幻状况。
3. 制作蚕茧
教学目标:提高幼儿手工技能; 教学步骤: 1. 由教师介绍蚕茧和蚕丝的作用,再次向幼儿普及蚕丝的相关知识; 2. 通过教师示范和引导,组织幼儿制作蚕茧,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卫生等问题; 3. 鼓励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多种多样地使用不同材料制作蚕茧。
四、教学方法
1. 2. 3. 4. 5.
游戏教学法; 操作指导法; 示范引导法; 互助学习法; 创造发散法。
五、教学评估
1.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现场操作时的精神面貌和实际操作的水平;
2. 根据幼儿班级中所制作的蚕茧的数量和质量来评估和总结幼儿的学习成果;
3. 通过幼儿运用饲养蚕的相关知识和蚕茧制作方法所创作的绘画、手工等作品来评估幼儿的表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