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犯罪的时空规律
盗窃犯罪作为日常社会中案发数量最多的犯罪具有非常典型的时间以及空间的犯罪规律。而研究盗窃案件的案发时间以及空间对预防或者抓捕盗窃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仅仅举我在家乡的派出所所了解到的情况,我家乡的盗窃案件具有非常典型的时间、空间特征。首先是在每天的早晨,家庭主妇们去菜场买菜的时间,就是手机以及钱包失窃的高峰期。这些相似的案件都具有相同的时间、空间规律。时间,早上7:00-8:00左右,空间,菜市场,在数据统计上可以明显的发现这段时间里报警的数量会有一个集聚的增长、出现峰值。同时我尝试分析产生这种时间规律的原因。首先,这段时间的菜市场人流量巨大,客观上为嫌疑人物色侵害对象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同时,早晨出门买菜的人,因为赶着去上班,内心会比较急切,警惕性不够。而,早晨刚从睡眠中醒来正是人,精神最不集中的时候极易被嫌疑人实施犯罪。而且由于,罪犯作案手段较为隐蔽并且犯罪现场环境较为繁杂,受害人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报案。因此也会有明显的时间上的滞后性。而且在讯问已经被抓到的犯罪嫌疑人的时候,会发现他们是有着统一的目的性,一同在该时段进行作案。
而入室盗窃则具有完全不同的时间、空间特性。在我家乡,二层楼的旧式民居是此类案件发生的最大部分的发案地点。而案发时间普遍是集中在后半夜3:00—4:00.但此类案件的报案时间通常也是集中在早晨。因为受害人在案发时往往正在熟睡不能觉察到自己家中已经被盗贼光顾。只有到早晨醒来之后才能发现并报案。因此报警时间会明显迟滞于案发时间。而对于此类案件的区域空间规律,依旧会有一个大体上的趋势。即老城区明显多于新城区。因为此类老式民房多集中于老城区,因此老城区两个派出所的案发件数明显多于新城区。而新城区的高楼、统一的安保制度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入室盗窃的发案可能。
而对于损失较小,保持息事宁人态度而没有选择报案的人因该对此类数据适当修正,可能真实的案件的时空规律会得到进一步的凸显。研究盗窃犯罪的时空规律对于指导我们的治安预防应该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