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企业财务造假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来源:知库网
第34卷第24期 企业技术开发 2015年8月 Vo1.34 No.24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Aug.2015 浅析企业财务造假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肖小华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近些年,企业财务造假案在市场上已经屡见不鲜,这类案件的出现严重挑战了财务人员和企业管理层的职业道德底线,会 计信息失真往往会给利益相关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不利于经济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因此,文章旨在分析驱使上市公 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 关键词:财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经济市场;策略 oollt分类号:F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4—0119一O1 1财务造假 可实践性差也是目前财务人员造假所依托的漏洞。 2-3审计监督存在问题 “全美反财务舞弊委员会”(Treadway委员会)对财务造假 我国目前的审计监督体系包括国家审计监督、企业内部审 的定义是——公司在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中,由于故意的或轻 计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三个方面。其中,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 率的行为,无论是虚假或漏列,结果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 性最差,因为内审人员终究还是受限于企业管理层,若管理层 告,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轰动华尔街的“安 想操纵财务信息,内部审计人员即使发现了也很难改变结果, 然事件”使财务假造内幕清晰地曝光在大众面前,万福生科造 因此民间常有传言说企业的内审只是为政府而设的摆设。国家 假案更是对财务人员的道德准绳和审计现状提出了更大的挑 审计监督的职能落实在审计、工商、税务等部门,由于各监督 战,财务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干扰经济市场的正常运 部门之间监督标准各不相同,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审计 行,因此针对财务造假的分析变得非常重要。 作用。而社会审计监督更通俗地说是受来自于审计机构的监 2驱使财务造假的原因 督,这种监督是独立于企业和政府的第三方监督,力度最强,然 而当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时,即使独立也难被利益所束缚,尤 2.1相关者的利益因素 其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非常低时,他们发现 在上市公司中,本质上企业的管理者和企业的股东的利益 审计单位会计造假不仅不予以披露,反而为其出谋划策,使会 并不完全重合。企业的经理人往往追求的是将企业某一时期的 计信息失真更严重。 业绩做大做强,使自己所能获得的奖金回报更多,而股东更关 注的是企业的长期发展,使自己手中所持有的股票价值最大化 3解决对策 以获得最大的资本增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股东更希望企业出 3.1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 具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然而,一旦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企业 会计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必须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 面临的危机很可能是股票停牌甚至企业破产,对于股东而言手 齐行,太快或太慢都将形成真空区域为相关人员实行不轨行为 里的股票非但不能抛出反而面临更大的损失,出于这样的考 提供机会。同时相关立法人员在设立条款时应大大加强惩罚力 虑,股东反而更愿意和经理人一起努力掩盖真实的财务信息。 度,法律颁布前应先有一段时期的试行期以保证规定的可操作 在国有企业中,尤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企中,企业的 性,减少模棱两可的条款。此外,执法机构平常应利用各种途径 绩效往往成为政府对企业员工,领导的考核,升职加薪等各方 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财会人员此类法律的宣传,让他们从思 面的考核标准。企业业绩好,自然各种奖励少不了,然而企业业 想上意识到法律的严肃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让侥幸和铤而走 绩一旦下滑,一年的辛苦都泡汤。因此,为了获得奖励和晋升, 险从他们的脑中根除。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应将法律的威严 常常诱使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一起合作对外报送漂亮的 维护到底,对违反会计法的财务造假行为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 数据,民间常常流传“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报得好,升得快” 进行处罚,绝不留情,绝不手软。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3.2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2.2会计法律制度不完善 驱使财务造假行为发生的一个原因便是利益的诱惑,这种 企业敢冒着风险进行财务造假,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法 诱惑无论是对造假方或审计方都是很难抵制的,既然同样是拿 律制度有漏洞可以钻。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于很多 钱,何不以奖励的方式发放给各方呢?一方面减少会计信息失 新出现的问题,传统的会计做法已不再适用并不起作用,新发 真的情况,另一方面又由市场运行各主体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 展和旧制度之间形成了财务造假的真空地带。并且这些年不断 序。对于企业方而言,建立合理的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机制,摆 变革的会计法的相关条款在实际操作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 脱传统的以数字定成败的规矩,使企业评价更客观更真实,企 业方也不用将对外报送的财务数据进行粉饰,一方面政府等评 作者简介:肖小华(1994一)女,江西吉安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财 估方得到的信息更真实,有利于做出更合理的经(下转121页) 务管理。 2015年8月 企业技术开发 121 误区,形成尴尬的局面,赔本赚吆喝。除此之外,生鲜品类的保 鲜成本较高,而且物流困难极大,尽管毛利较高,但是损耗也 7模式问题 高,无利可图,在这种尴尬局面下,想要挣脱出来,就必须要摆 随着电商的热潮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电商的发 脱传统思想观念束缚,通过品牌创新,从而实现生机注入,但 展,并且参与进来,但是通常仅仅是为电商投资做了宣传,所谓 是,品牌和名牌不同,仅仅作为标识作用,从而将品牌用户聚集 的电商投资主要看的就是模式,尽管目前京东并不盈利,但是 在一起,在当前的农产品品牌创新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 依然有许多投资者支持,就是因为京东的模式独特,唯品会自 阳澄湖大闸蟹、洛川苹果等,均面临着假冒伪劣的问题,尽管均 上市以来,股价疯狂上涨,究其原因所在也是因为模式的独特 能够发现问题,但是并没有一定的解决方式,品牌问题依然任 性,并且将代销予以改进创新,但是目前的农村电商并没有一 重而道远。 个清晰的思路去创新自己的模式,主要因为农村电商的设计层 次太多,相当于开阔电商生态链,那么这个难度毋庸置疑,农合 和城市不同,其产品也不是标准的工业品,当前成熟的城市电 农业与工业不同,其产品没有工业品一样具备标准化,而 商模式并不适用于农村,尽管如此,农村电商并不是没有丝毫 且农产品通常都是个体农户生产的,这样便导致更没有一个统 优势,城市电商通常是陌生人交易,但是农村电商有熟人能够 一的标准,即便是同一批次的农产品亦没有标准化,所以问题 托付,城市人生活节奏快,而农村生活节奏慢,以上均为能够利 便趋之若鹜的来了,与此同时,由于标准化的问题,也引发了农 用的发展机遇,只要勇于改变,农村电商的光明就在眼前。 产品的安全问题,客户将很难去相信没有标准化农产品的安全 性,毕竟是食用品,如果稍有差错,将会发生危害巨大的安全问 8结语 题,而且当前的“有机绿色”等认证管理没有统一标准,人们并 综上所述,农村电商尽管面I临着诸多困难,但是要针对性 不信任这些标准,难以分辨真假,所以说,将农产品进行标准化 的摒弃短处,发挥长处,农村电商势必会作为一匹“黑马”驰骋 是个“大工程”,其不仅涉及到农产品本身,更是涉及到市场的 于电商事业中。 利益,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以及外在品质标准均需要共同发展, 二者缺一不可,从田间劳作,到农产品上桌食用,整个过程均需 参考文献: 要严格控制,这个的漫长复杂的“改革”之路,没有一定耐力和 能力的企业及个体根本无法承担,此刻便凸显出政府干预的作 fl】中原.农村电商之争未见硝烟之【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5,(4). 用,通过对市场进行统一规划整治,逐步的将农产品标准化予 f2]姜奇平.农村电子商务改变中国【J】.互联网周刊,2011,(2o). 以解决,为个体农户谋福祉,从而确保农村电商的市场地位,促 【3】林洁.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研究fJ】.南方农机,2015,(1). 进农村电商的发展。 (上接119页)营决策,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本身而言也不必保守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在企业内部发生时就被发现并纠正。 职业道德的折磨。此外建立合适的奖励机制更多是针对审计方 3.3.3社会审计机构和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而言,根据无数前例分析,职业道德水平地的审计机构往往会 社会审计机构和人员应通过不断的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 被企业所提供的利益所心动,帮企业一起财务造假,如果相关 职业素质,拒绝与企业沆瀣一气,公平公正地为企业出具真实 单位能设立一笔奖金给那些诚实守信,坚守职业道德的审计机 的审计报告,以方面利益相关者做出真实正确的决策。注册会 构,那么毫无疑问会一举两得,既减少了审计机构和企业通力 计师作为“经济的警察”应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确保会计信息 合作粉饰报表的情况,又能提高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工作热 质量的真实性。 情,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源上杜绝财务造假。 在这个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会 3.3强化审计监督 计人员的诚信是非常重要的。 从审计监督的体系出发,加强审计监督的对策可从以下三 个方面考虑。 4 结语 3.3.1 国家各职能部门应尽快商议协调各自的审计标准 总之,要真正消除市场中的财务造假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 国家审计监督的各职能部门应尽快商议协调好各自的审 所能完成的,要依靠社会各界力量通力合作,共同实现。 计标准,尽可能使其在标准和目标上达到一致,在执行审计工 作时,各部门应通力配合而不是各干各的活。只有像工商,审 参考文献 计,税务等部门共同团结合作,才能使国家审计监督工作的效 用发挥到最大,避免更多的财务造假案例。 [1]裴苏.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其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丰土科版), 3.3.2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与管理层并行 2005,(3).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从传统的由管理层管理过渡为与管 [2】王仲兵.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一个深层次原因【J].四川会计,2002, 理层并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使其脱 (3). 离“摆设”的称号而发挥好“审计监督的第一把关人”的角色,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