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3卷第2期 宿州学院学报 Vo1.23,NO.2 2 0 0 8年4月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Apr.2 0 0 8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刘 鹏, 梁 燕 (宿州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测量不确定度如何正确评定与表示,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通过实例介绍了不确定度的有关概念,给出了标 准不确定度A类、B类评定的方法,以及标准不确定度的合成方法与展伸不确定度。 关键词:测量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展伸不确定度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08)02--0111一O2 1引言 进行。o一 ∑继+∑△暑+∑‰,其中‰为两类 分量中任意两个不确定度间的协方差叫。 在不确定度产生以前,物理实验结果的质量评 定都是用误差大小来表示,但是由于误差的定义及 3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计算方法不完善,世界各国对误差的具体应用和计 3.1 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 算规则并不相同,从而影响了国际间的交流和科研 由于偶然效应,被测量x的多次重复测量值 成果的推广。为此,国际计量局于1980年提出了实 x , ,…,x 将是分散的,从分散的测量值出发,用 验不确定度建议书INC一1,经过多年努力,1992年 统计的方法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就是标准不确定度 国际计量大会终于制定了协调的、具有国际指导性 的A类评定,设有A类标准不确定度为/IA(x),用 的《测量不确定度表达指南》。1993年,此《指南》由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 统计方法求出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x): 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计量局(BIPM),国 、// :(xi-x)。/In(n--1)]。A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际理论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和国际临床化 (又称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分量)就取为平均值的 学联合会(IFCC)等国际组织批准实施,供各国使 标准偏差,即卧(x)--S(x)按误差理论的高斯分布, 用,为实验不确定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如果不存在其它误差影响,则量值范围[X一 (x), 3不确定度的概念 x+ (x)]中包括其值的概率为68.3 ,如扩大量 值范围为[X一1.96・卧(x),x+1.96・/IA(x)],则 不确定度是说明测量结果的一个参数,表征合 其中包括其值的概率为95 口]。 理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它表示由于测量误差的 3.2 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 存在而对被测量不能确定的程度,不确定度的大小 当误差的影响,仅使测量值向某一方向有恒定 反映出测量结果的优劣,不确定度越小’贝Ⅱ表示测量 的偏离,这时不能用统计的方法评定不确定度,这一 结果越接近真实值,其使用价值越高。在物理实验 类的评定就是B类评定。 中,没有不确定度说明的实验结果是不完整的,甚至 B类评定,有的依据计量仪器说明方法或检定 可以说是没有意义的。 不确定度一般包含有多个分量,按其数值的评 书,有的依据机器的准确度等级,有的则粗略的依据 仪器分度值或经验。从这些信息中可以获得极限误 定方法可归并成两类:(1)A类分量,由测量列的统 计分析评定的不确定度分量,记作△A;(2)B类分 差△(或容许误差或示值误差),此类误差一般可视 量,由非统计分析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分量,记作 为均匀分布,而△/ 3为均匀分布的标准差,则B △B。A类分量和B类分量的合成应按方差合成原理 类评定不确定度CK称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分量) (x)为 (x)=A/ 3。严格讲,从△求 (x)的变换 收稿日期:2007—08-20 系数与实验分布有关,在此均近似按均匀分布处 基金支持:宿州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yzk04)。 理 。 作者简介:刘鹏(1979一),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物理 例如,使用数字毫秒计测一时间间隔t,按 实验。 JJG6O2--89,其示值误差在±(晶体频率准确度×时 11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间间隔t+1个时标)范围内,频率准确度为1× 10~。 当t=2.157s时,贝4△一(1×10 ×2.157+0. 001)s- ̄0.001s。则由数字毫秒计引入的标准不确定 度№(x)为 (x)一0.001s/ ̄/, =0.00058s。 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与展伸不确定度 4.1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若待测量量y=f(x1,x2,…,Xn),其中x1,x2,… 根据此表,可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e一 为相互独立的直接测量量,则合成标准与不确定度 、—_、 uz_ ̄/, =3.5。 (y)用下式可求; (y)=:: ( ) (xi)。 4.2展伸不确定度 u^ .展伸不确定度又称总不确定度,记为U。它是由 实验中偏离微商 是在估计值Xi处取值。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乘以包含因子k而得,即U= 对A类评定和B类评定的合成可按方差合成 k・u ,对于近似正态分布来说,包含因子k常用t 方法(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分布的置信因子tp(v)求得,即k=tp(v)。这里的v :[∑s +∑ u}+2Pl【l ai] 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 式中 或at可为Si 中的任何一个,Pl【-为相关系数 5结语 (一1≤Pkl≤1)。当各分量无关,各自独立时,pl【l=0, 得方和根合成法;当各分量完全正或负相关时,pl【-分 由上述结论可知,不确定度新概念及计算方法 别为1,一1,得线性合成法。其值在测得值±u。区间 是在原来误差理论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的。它弥补了 的置信概率约为0.68,其有效自由度为v=uA / 原误差理论在定义,分类方法及计算方法上的某些 (∑ S /v;+ 、_-、 u /vj),式中v 为si的自由度,如sj 不足,因此更科学合理。自1994年以来已逐渐在科 用贝塞尔法估计时 =n一1,n为等精度测量的次 技、工业、商业等领域广泛采用。作为高等学校更应 数;vj为uj的自由度,vj=(1/2)×[d(uj)/uj] ],式 在各种实验中推广采用不确定度新概念。 中d( j)/uj] 为估计的 j的相对误差,当a( j)/ 参考文献: uj] 例如时 , 。在一次测量中,各输入量xi… (i=1,2,3, , 昆 o3.~一 一 一‘ 。 一一一一 …‘譬 , ,…,N)之间相互无关,其A类不确定度Ui(=si)(i= [3IT慎训,张孔时・物理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1,2,3,4)与B类不确定度uj(j=5)如表1所示。 怔“ Evai u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 LIU Peng,LIANG Yan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Suzhou College,Suzhou 234000,China) Abstract:It is known to all that how to evaluate and present the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 properly i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The related concepts are to be introduced,two methods to evaluate standard uncertainty known as A type and B type are to be compared,and the combined standard uncertainty and the expanded un— certainty are to b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Combined Standard Uncertainty;Expanded Uncertainty (上接第l1 9页)tetraspis)was closer than other true crocodiles,which implied A frican slender—snouted crocodile should separate from genus Crocodylus form another single genus Mecistops.Thus,Crocodyfidae should be composed of Crocodylus,Osteolaemus,Mecistops,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ere(Crocodylus(Osteo- laemus,Mecistops)).In conclusion,further research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vialis andTomistoma. Alligator sinensis and Alligator missisippiensis,Crocodylus and Crocodylua cataphractu,need be taken in the furture.The proposed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looking for a molecular genetic marker of faster evolution rate,and this can be explaine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evolutionary differences relatively late species in Crocodili- formes・our molecular data conflict with orthodox morphological systematic studies,suggesting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be taken in the furture. Key words:DNA extract;12s rRNA gene;PCR;Clone DNA sequence;Phylogeney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