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上册生物综合测试试题附部分答案

来源:知库网
七年级上册生物综合测试试题附部分答案

一、单选题

1.首次提出“生物学”名词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A.氧气

C.氧气和二氧化碳 A.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能适应环境

B.拉马克

C.林奈 B.二氧化碳 D.氮气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D.哈维

2.在“检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的实验中,使带火星的木条猛烈燃烧的是( )

3.2008年贺州市遭受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植物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

4.在欧美流行一种生态球,其中有绿藻、2~3条小鱼、泥沙等,在这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小鱼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 A.氧气 A.细胞分裂

B.二氧化碳 B.细胞生长

C.太阳能 C.细胞分裂和生长

D.足够的有机物 D.细胞癌变

5.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下列哪一过程的结果( )

6.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

⑴营养物质 ⑵空气 ⑶阳光 ⑷适宜的温度 ⑸一定的生存空间 ⑹水 A.⑴⑶⑵⑸⑹⑷ C.⑷⑸⑶⑹⑴⑵ A.用手擦 A.生物圈

B.用毛巾擦 B.岩石圈

B.⑹⑴⑵⑶⑷⑸ D.⑶⑹⑷⑸⑵⑴ C.用擦镜纸擦 C.大气圈

D.用水洗 D.水圈

7.当发现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 8.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生物都生活在( )

9.小波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D.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10.下列有关生物圈和栖息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存在于栖息地内,都是生物生存的唯一环境 B.栖息地是所有生物生存的环境

C.栖息地属于生物圈,是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D.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相同的生物

11.在杂草丛生的农田中,农作物的产量较低,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生物因素 A.海带 A.细胞膜 A.迅速地切割 C.迅速地来回切拉

B.非生物因素 B.紫菜 B.细胞核

C.阳光 C.水绵 C.细胞壁 B.缓慢地切下 D.缓慢地来回切拉

D.水分 D.衣藻 D.细胞质

12.下列属于单细胞藻类的是( )

13.下列不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

14.在制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割方法是刀片蘸水后( )

15.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银杏、苏铁、油松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面均有果皮包被 B.海带和紫菜都是藻类植物,它们依靠其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C.油菜和石花菜都是利用种子进行繁殖,这是它们更适于陆地生活的原因 D.卷柏的根、茎、叶内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 16.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B.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的环境 C.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17.一块完整的骨属于哪个层次的结构( ) A.细胞

A.蚯蚓能疏松土壤 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A.3个 A.花瓣 C.花柱

所必需的是( ) A.阳光 A.细胞液

B.氧气 B.导管的运输物

C.营养物质 C.细胞质

D.水分 D.筛管的运输物

22.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后,靠近于叶的断面上的汁液来自( ) 2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分裂范围的是( ) A.细胞质平均的分成两份

B.细胞核平均的分成两份

C.液泡渐渐长大,几个液泡并成为一个液泡 D.细胞内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B.6个 B.组织

C.器官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C.8个 B.花药 D.子房

D.无数个 D.系统

18.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19.一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后,可形成多少个细胞?( ) 20.桃花凋谢后不久,结出了桃子。发育成桃子的是桃花的

21.翟志刚等人乘坐的“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遨游,下列不是他们在太空飞船上正常生活

24.下列器官中,不属于消化系统的是( ) A.胃 A.只在有光时 A.筛管和导管 A.细胞壁的输导作用 C.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学的一种是( )

A.在纸盒的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B.在纸盒的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C.在纸盒的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将2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D.在纸盒的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再用纸板盖在潮湿土壤的一侧,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2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光 A.细胞分裂 B.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体积增大

D.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

B.水

C.湿度

D.温度

30.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主要原因是( )

B.肠 B.只在白天 B.导管和筛管

C.肝 C.只在晚上 C.都是导管

B.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D.细胞膜的支持作用

D.肺

D.在白天和黑夜 D.都是筛管

25.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 )

26.在茎的结构中,运输水和无机盐与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分别是( ) 27.各种植物的细胞通常具有一定的形态,这主要是因为( )

28.某学习小组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最科

二、综合题

31.甲乙两位同学,甲同学完成的是“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另一位同学完成的是“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根据他们所做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的是一滴生理盐水,他制作的是____细胞临时装片。

(2)乙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他所制作的临时装片时,看到的细胞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该细胞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他应该向___方向移动装片。

(3)两位同学在绘细胞结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应该用铅笔_________来表示。 (4)根据显微镜结构图回答: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⑦]____________;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的结构是[⑨]_____________;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 [④]__________;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⑫]_________。

(5)当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有时就会暗,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图实验装置一中,甲、乙两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运用加水排气法,将瓶中气体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现甲中石灰水变浑浊,乙中石灰水没有变化。

实验装置二中,1、2两支试管分别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比较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注:土壤浸出液是由肥沃的土壤加蒸馏水搅拌,过滤后所得到的液体。)

(1)实验装置一中甲和乙形成了一组__________实验,所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 (2)实验装置二中试管_______是实验组,这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3)根据装置二的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A 3.B 4.C 5.C 6.B 7.C 8.A 9.A 10.C 11.A 12.D 13.C 14.A 15.D 16.D 17.C 18.A 19.C 20.D 21.A 22.B 23.C 24.D 25.D 26.B 27.B 28.A 29.D 30.D 二、综合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