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知易行难 稿+问

来源:知库网
这场比赛下来,到底什么是知,相信大家还是听得不太明白。对方辩友不断拉大知的范围,而我方则尽力把对付扩大的压缩回去。当然,定义总要有利于己方嘛。求知的过程,既有行又有知,双方各占一半大家都不贪心多好。我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知行观是个哲学的思辨问题。知易行难可以找到他有利的地方,知难行易也可以找到他有理的范围,关键在于我们应该怎么利用这个问题规划我们的生活,追求人生真理。

第一,必须承认人是不够完美的,人性是有缺陷的。生活在红尘之中,感受人的七情六欲,我们受到困扰,人不仅是有知识,有意志,人还有冲动有欲望,有的时候人的意志控制了欲望,有的时候欲望战胜了理性,但始终,意志与知识始终存于心中,难就难在行的过程中的控制权。也许在有些人眼里文

章做错了,但是也许在他自己眼里他一直认为我活得很洒脱;当舆论给他巨大压力的时候,他可能知道了他从前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是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作为一个人类社会从小抚养到大的人,他难道没有基本的公平概念吗,没有基本的婚姻概念吗?这些没有吗,有,但是,行难啊。

第二,理论与实践是不断循环的过程。都是得出理论难,把理论运用实践更难,但这个更难的过程,得出理论的过程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更好的的实践。为什么理论会不停的发展,那是因为实践会不停的出各种问题,不仅正确的实践难,正确的联系实际更难,最终,还是实践难才会要求理论的不停发展,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践啊!你要知道并正确地理解一个理论是难,但是,你要把这

个理论运用于实践更难。我们都说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根据各种背景的不同来修正认知,以及实现理论。对方辩友今天最大的问题就是把知和行的那个行的问题全部纳入到知的范围里边去,在知跟行之间没有办法准确的划分。对方辩友还想要告诉大家追求知的过程,那是“知”,那不是“行动”,纵使你拼命去做,那是“知”,那不叫“行动”。

最后,我们不否定知的难,确实知不易,但行更难。我们不知道该迈左腿还是右腿,我们不知道饭后是应该百步走还是饭后需要静坐。这么多的道理都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该怎么 行?在选择的时候就是我们面临难题的时候,所以知道的时候未必意味着你会选择,真正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人生,

知易行难啊!当然,知易行难不是说要畏难不行,而是认识到知容易,行才是我们必须要去做的。而且,用“知易行难”的方法较能够解释世界,用知难行易的方法就能够给人类较多启示。从春秋战国延续到清末王夫之再到今日,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因此我们要告诉大家,这样的观念延续是理所当然且势在必行的。谢谢在座各位!

知法犯法如果不是知,按照您这种逻辑,那罪犯大可以在法庭上大喊:我只是不知道法律,不知者无罪。是这样么对方辩友?

如果只能坐而知,不能起而行的人,那只会是亡国而不可救国的。革命完全在实行,决不是在桌子上,书面上做功夫

知与悟

我们说知与悟有着本质的差别,两者在程度上的深浅不同。

知,对事物的一般性了解.。悟,是对事物很深层次的理解。

也就是说,知了,未必就会悟了。 真知

按照您的说法,只要犯错就是不知,那么我们有两个问题请您正面回答。 第一,如果只要会犯错就是不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世界上有谁知道道理? 第二,如果按照您所说,一直保持正确的观念才是知的话,那么真知,您的知,是不是人类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知与行对象相同 知其然行其然 而不是行其所以然

我读书少希望对方辩友不要骗我。托马斯·莫尔16世纪初就提出乌托邦,书中写的是要多详细有多详细,这么多年了仍被认为是空想,是无法实现的梦。是不是行难? 圆的形状都知道,但是谁又能画出圆呢,闭合曲线可不是能人为画出来的。

是不是当我在丢垃圾的时候,我那个时候已经忘记道德,我不知道道德了,而等到丢完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我做错了,这时我的道德又重新出现了。

看破红尘 佛家和修仙小说中所说的红尘劫是不是到红尘中修行才是至关重要的 修行是不是行(顿悟叫做觉不是知)

我看了这么多辩论视频和资料,知道各种辩论技巧,我还是不能像大神们一样能打爆对手,我特别想让这场比赛过程变得特别精彩、特别犀利,可是我实在是做不到。

假设你叫一个孩子辩论的时候,他说的头头是道,你说的什么东西他都懂,他什么都能回答你,但当他上场时却做不到随机应变。 你觉得这个孩子最难教的地方在什么地方? 不确定性。

这个不确定性是不是在行的时候体现出来?

我普通话不好,我知道这个念zhi道,但老是把zhi说成zi,为何我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呢。

哲学家(伟人),伟大的地方到底是告诉我们一套理论还是活出了一套真正精彩的人生

每一套的正义理论她都能够自圆其说,他都有大量的论据呀、 逻辑呀告诉你我一定是对的,所以你看任何一个人,康德也好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每个人都是对的。所以最难的问题不在于你去知道他为什么是对的,他都讲 得很清楚了,最难的是这么多都是对的,我要选一个最对的去行,那个行才是最难的。

建筑长江三峡大坝的设想和详细方案早在毛主席时代就已经被提出,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花上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把它建成?谁不知道只要植树造林就能防止土地沙漠化,可是我们的土地还是以惊人的速度被沙化。

倘若行毫无困难,只需持续无知之行,还有知存在的必要么?正因为行的难,我们才要不断认知,把知应用于行,使行不那么困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