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四种意识 李子涛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湖北・武汉430079) 要 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生 态忧患意识、生态消费意识、校园文化意识、现代环境新意识来培育大学生生态意识。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 落实在具体日常行为上,即教育他们严格要求自己,珍惜点滴 巨大,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经济发展 资源,绿色生态消费,从自身做起,持之以恒,把生态消费观念 产生的生态问题却日益突出。2011年,环境保护部等6部委 深入到脑海里,养成合理、绿色、生态的文明生活方式和生活 首次联合下发了指导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习惯。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 1-2015年)》,强调要增 3培育大学生爱校护校的校园文化意识 培育学生具有爱校护校的校园文化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 强全民环保意识,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和提高生态 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 文明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 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 内容,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 地位。”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理念必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指出: 义产生重大影响。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和接班人,他们生态素质提高与否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 为此,培育学生具有爱校护校的校园文化意识,必须发挥校园 顺利进行。对此,我们可从以下主要内容培育大学生生态意 文化的作用,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将生态文明教育融 识,提高他们的生态素质。 l培育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 入校园文化,构建“绿色校园”、“和谐校园”、“生态校园”。一 是营造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校园文化 生态忧患意识是指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萌生 氛围,使学生置身于清新洁净的自然环境中,受到生态文化的 的对自己前途命运的忧虑意识。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不合 熏陶,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文明理念,身体力行地保护校园生 理的活动,导致基本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破坏 态环境。二是开展各种科技、艺术、体育等校园生态文化活动, 以及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类生存发展的现象,它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态文化,建立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 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人类目前面临全球变暖、生 道德情操,促使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改 物多样性减少、臭氧层破坏、土壤荒漠化、大气污染等生态环 变。三是落实生态文明规范。如要求学生爱护校园生态环境, 境问题。我国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然而 争取做到人人心中有生态,人人心中有校园;鼓励学生逐步形 目前许多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较为淡薄,没有意识到生态危机 成绿色消费;反对浮华奢侈,杜绝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和浪费 带来的严重后果。对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大学生的 资源的行为。 生态忧患意识。一是用生动活泼的多种形式(如校园广播、报 纸报刊、课堂、网络等)推广播放环境污染、生态灾难问题,普 4培育大学生的现代环境新意识 培育学生具有现代环境新观念,需要建立一门高度综合、 及环境知识,强化大学生对环境的忧患意识。二是举办各种 能够囊括各种生态知识的学科,使学生通过学习,系统地了解 与环境有关的活动,如世界环境日等,调动学生了解认识生态 生态文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方法,掌握对自然环境的保 环境。三是广泛组织学生开展环境问题研讨会,使学生融入到 护和利用的有关知识,促使大学生的现代环境新观念建立起 了解、学习、言论、服务生态的活动中去,树立保护环境的忧患 来。培育学生具有环境科学意识、环境法律意识、环境道德意 意识。 识等现代环境新观念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实实在在 地去落实,不能空喊口号,热衷形式。向学生普及环境科学、 2培育大学生正确的生态消费意识 生态消费意识是一种科学的消费观和生活观。实施生态 环境法律、环境道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现代环境新意 消费意识培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们形成一种与自然环境和 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问题产生危机的原因以及如 平相处、共同发展的持续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既满足于 何避免危机发生的有关知识,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技能,从而 消费者的健康需要,又不损害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与环 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形成具有保护环境的新观念。 境的和谐发展。换言之,它既满足于经济发展水平与消费水 平之间的平衡,经济建设与环境相协调发展,又满足人们在生 参考文献 活中构筑健康、合理、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厉行节约, 抑制奢华贪欲,公平理性消费。而大学生也是社会消费群体 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经济、提高生 活水平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消费意识,就必须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j B京:人民 出版社,2012:39. [2]李华林.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叭.素质教育(机械职业教育), 2009(14). 10 一科教导刊r电子版J・2014年第2期r上J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