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琴演奏中的心理调节问题研究
李佳
(白城师范学院音乐系,吉林白城137000)
喃要]钢琴如何调整好师生演奏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是搞好教学的一向重要环节。教师既要给学生做出榜样,又要帮助和指导他们在学习
过程克隗不正常的演知心理。
臼翱]钢琴演奏;心理调节;研究
一、良好的演奏,厶理是钢琴教师必备的健康心理
㈠教师做为演奏者要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
教师在演奏时要做到既能投入音乐,充分表现内心的美感体验,
又能客观地倾听自己的演奏,指挥自己的演奏。这就需要演奏者在演奏
前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以保证在演奏时能全面地、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倾听旋律的逐渐展开,眼睛注意到双手在键盘上行云流水般的挥舞,把音乐想像成以极其自然的方式滚动出来的整体,要知道只有演奏者将自己的感情注^音响中,由衷地表现音乐,才可能吸引观
众,其音乐才真正有意义。
演奏者在上台表演前必须注意对表演,b理的保养。一般在表演前
的半小时,不要再做练习,也不要与别人进行紧张的交谈或争吵,避免感情的;中动,不要顾虑表演成败的得失,尽量抑制令人烦恼之事对大脑
的刺激,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及自制力去取消紧张的,C}理,保持
心平气和,顺其自然。这样,到上台时,整个,汹里便易于进的表演状态,使大脑能有数捌渐及控制表演活动的各个环节。
^良好自然
㈡演奏中必须克服产生怯场现象的几个心理因素
1)从动机对表演怯场的影响方面看由于练习时刻意避免差错,看起来没有多大问题,表演时环境变化,可能产生注意力的转换,平时回避的差错就可能表现出来,失败的机率就大。另外,动机对注意、技能有重要影响,因而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成
就动机,使学生能自觉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表演时的怯场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2)从意志、注意对表演怯场的影响方面看。表演者在表演时的有意注意,当然是“表演”。但由于环境、气氛与平时练习有较大的差异,表演者可能出现注意力的转换,产生对新异环境的无意注
意,影响表演效果,而产生怯场。要减:!邀种现象,表演者应努力提高
注意的稳定性,使表演时的有意注意不受干扰。培养注意的机动性,主
动、迅速将表演环境引起的无意注意转化为对“表演”的有意注意。通
常意志力强、果断、自制力强的人受环境影响小,即使受到影响,也易于自我调节,对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棚动性有积极作用。因而在平时学习
与练习中加强意志力的培养,提高注意力的稳定性:㈣性有助于减少
表演怯场。3)从技能对表演怯场的影响方面看。表演者在日常练习时,由于环境熟悉、心情放松,尽管尚未形成技能,由于有意注意强,动作虽未自动化,但也自觉化了,因而不易发现问题。表演时,由于环境变
化,产生的无意注意影响了有意注意,未形成技能,就会表现出来形成
表演怯场。因而表演者应有效促进技能的形成。但练习不同于机械的重
复,形成技能的条件是明确练习的目的,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与基本知
识。实践中,技能的形成往往受到动机、意志、注意的影响。成就动机高、意志力强、注意力稳定的人更容易形成技能,在表演时,表演者受条件变化的影响小,表演怯场现象自然减少。4)从情绪对表演怯场的影响方面看。当表演环境与平常练习不同时,就可能对强行完成任务的意志监督失控,影响表演效果。因此在日常学习、练习时,应对所学、
所练内容深刻理解,产生强烈的兴趣,认同与共鸣。有良好情绪的表演
者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敞出适当强度的反
映;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这样当环境改变时,表演者能很快地适
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在平时练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情绪的感染,使学生产生愉快、振奋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
验:能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并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
绪状态,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㈡演奏时的心理调节过程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演奏中排除杂念,投入音乐。演奏者在手指奏响音乐之前,首先要让思维进^音乐。其次演奏时要保持全神贯注,情感投入,演奏时
果演奏时再去想我哪里还要克服什么技术难关,哪里要避免什么错误等
等,应该在训练过程中解决的问题的话,那就势必影响音乐表演的质
演过程中不要把自己的表演作为一种外在技巧的显示和夸
耀,而是要使音乐从自己心里自然地流淌出来,并且使观众受到感动。
这是作为—个演奏者所具有的更高的精神境界和音乐修养,要求演奏者
为每—个意欲攀登艺术高峰的音乐表演者所竭诚追求的目标。21创造
热情的激发与控制。当演奏者作好了演奏前的心理准备,正式投^表滴
的时候,必须能随时激发、调动创造热情,富有激情的演奏才能引发听
众的情感交流,使演奏者与欣赏者在音乐声中融为—体,同时,演奏者
又必须具有控制感情强度与变化幅度的能力,要使激情永远保持在美的
规范之中。3)应变能力。演出场上的意外是难以预料的,但有一条宗
旨,那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一定要全神贯注地投^到音乐的情感中去,
。
直到音乐终止。
二、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正常演奏心理时的作用
教师在帮助学生如何面对演奏焦虑情绪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要把钢琴教学的过程看作是学生学习演奏的过程,不要错过每次上课的机会,把上课视为演奏锻炼的机会。即使曲子弹得还很不成熟,但
只要能完整弹下来,就要求学生完整的弹奏,不要任意打断学生的演奏,以至破坏他完整演奏的习惯。
笔者认为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演奏心理时应当注意以下一
些问题:
选择技巧难度适宜的曲目,对学生既具有挑战性,又在其实
际能力之内,排除—切不必要的,漉负担。要在正式演奏之前留有充足
的时间去掌握和熟悉曲目,帮助学生在演奏中克服一个个技术难关,使
演奏技术尽量完美,通过充分的准备使学生得到鼓励和信心,这也是演
奏成败的重要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和演奏的欲望,只有
对自己有把握,才能在演奏时顺利通过。要给学生创造各种演出机会,使学生逐步积累积有益的演出经验。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表现上,迅速忘掉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恰当的掌握演奏速
度。上台前的紧张,0情会使,油叻口快,致使演奏速度无形中加快了,而
即使是轻微的加快,也会使原有的技术困难暴露出来,使演奏失去控
制。速鹰E过慢,音乐表现受到抑制,不能真正的表达音乐,演奏效果也
会大大的降低。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演奏场地和演奏使用的乐器,由于学生习惯在小琴房、小课室的弹奏,对新的演奏环境和三角钢琴都很陌生。熟悉演奏环境,给出忠告是十分必要的。提醒学生锻炼身体,保持腱康的体魄。演出前注意休息,储备精力,确保演奏的顺利进行。强调表演的乐趣——使人快乐。
综上所述,
“演出“这一词,无论人们怎样赋予它各种不同的含
义,宗旨只有—个——令人愉快,而非恐惧。如果音乐表演者能够从以
上几
面作出努力,我们的教师在实施钢琴教学的同时,也能加强对学
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那么,音乐表演的紧张和胆怯是可以得到克服的,至少会把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演奏者必须要做到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目是把自己全部的智慧、热情
和才能倾注于正在进行的音乐表演之中,完整地去完成表演量宽疆。如
量,甚至导致失败的后果。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舞台上,要求音乐
表演者在表把自己的生命和音乐融为—体。这显然不是轻而易举的,因此它也就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