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化教学心得
听了翁乾明校长的《漫谈简约化教学》后,我深受启发。
现行教材的课文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可讲可学的知识相当多:从学习字、词、句、篇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从训练阅读理解到指导写作方法;从语言文字的揣摩到情感、品德的熏陶……如此繁杂的教学内容,假如都能像翁乾明校长所说的那样来理解和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学就简约了。
最简约的往往就是最为基本的,就语文学科而言,它指的是语文本身应该承载的东西,诸如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作文等等;最简约的往往又是最为有效的,教师的教应力求用最简单的手段拉动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应该力求用最短的时间读出“简单”背后的深刻;最简约的往往也是最为和谐的,课堂上不是教师的一相情愿,而是更加追求教学的情趣和灵动,课堂上不是刻意的精雕细琢,而是更加追求教学的自然和朴实。
简约是走捷径,是直达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做到简约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学理念要简约。教学中,要牢记苏格拉底的“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陶行知的“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等至理名言,以及诸如翁乾明校长的《漫谈简约化教学》中所讲的。
2、教学目标要简约。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目前在教学目标设定和表述上存在着内容复杂化的倾向,一些教师惟恐顾此失彼,结果一堂课结束哪个目标也没有很好落实。正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堂课要彻底解决一两个教学中切实
需要解决的问题,教材值得探究的问题,这比面面俱到的蜻蜓点水式的教学要有效得多。在宏观上,要加强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要把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核心的目标实现,看成是其他两个目标得以实现的依托;在微观上,要使教学目标落实在每个教学环节及每个学生身上。
简约的教学目标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大目标要精简,认识常用字,写好常用字,学会阅读文章,学会用口头和书面语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只要将这四件事情做好了,语文也就学好了;其二是学习一篇课文的目标要精简,面对一篇课文,我们常常是不知道要教点什么,看这也应教,看那也应教,于是教学目标就多而杂。要做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简约,教者心中就要有明确的语文教学的大目标和赖以支撑的应该落实在每节课中的小目标,在每篇文章以及各个学段的教学中都不忘循序渐进地紧扣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这四大块,紧紧围绕“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等核心要素,根据文本的表达形式和人文意蕴来确立相对集中的,切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要简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简约不是简单、机械地减少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的知识容量,而是要求教师认真地钻研、解读教材,对文章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把握,在深入解读教材上下工夫,在浅出教学内容上做文章。教师要大胆地处理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等选择能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克服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做到该教的就教,不该教的就不教。
4、教学过程要简约。语文是最宜于自学的学科,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应该是简约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心灵发酵”的过程。教师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搞得那么复杂;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问题障碍和陷阱让学生去钻,
搞得那么玄、那么深奥。简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对话中产生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要学生能说出鲜明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就不必要再去“探究”,若一味的追根究底,只能给学生造成“深不可测”的恐惧,使之渐渐丧失本应具有的探究热情。
简化教学过程,要注意教学的预设的流程不能是“线性”的,因为线性程序难以包容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的种种状况。一问只有一答,一项任务只有一种努力的方向,且哪个问题先问,哪个问题后问,都做了“精确”的设计,和流水线操作没有两样。这样的设计,从客观上抑制了课堂“生成”的可能。非“线性” 预设应该是教师心中首先要有个简约的教学目标,然后则是精心设计如何围绕目标去组织学生读、写、练,并善于在学生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这种简约的“大环节、大板块” 式的教学流程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敦厚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基础,从而做到“左右逢源”。
5、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简约。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需求以及教学的内容、目标选择恰当、简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为学生提供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条件,同时要把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主体整合起来,以最简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
6、作业要简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从简约作业设计,简约作业布置开始。要力争使课外预习及练习走进课堂,要下决心压缩课外作业量,要力求初中语文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20分钟,高中语文每天不超过30分钟。力求断绝“课内损失课外补”的侥幸心理,彻底拆除“课内平庸偷懒,课外用功补习”的平台,让课堂成为既演又练的场所,逼迫师生在课堂上下功夫。
简约教语文, 不是简陋肤浅教语文,而是从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到环节,从方法到语言都删繁就简、不蔓不枝、干干净净的以约驭博;是经过复杂的工作而提炼形成的精约简省,是要尽量排除一切形式化的、不必要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简约教语文,是一种课堂感受,一种精湛设计,一种教学境界。
简约教语文,看似简单的教学程序、手段、方法、语言……却蕴含着无限的智慧和复杂的工作——那是一种漫长的奔波,一种厚积薄发!“大道至简”,语文课必须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促发展”,把深奥的道理说浅显,把复杂的问题做简单,抓住语文教学的关键和本质,让语文教学真实、扎实、有效,这是“简约语文”的核心理念。
最后我只想说“简约,语文课堂的内在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