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动汽车项目设计方案

来源:知库网


***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项目

设计方案

院 长: 总工程师: 主任工程师:

***研究设计院 ***有限公司

20***年***月

目 录

1 总说明 .................................................................................................................. 2 工艺 ...................................................................................................................... 2.1 焊装车间 ............................................................................................................. 2.2 涂装车间 ............................................................................................................. 2.3 总装车间 ............................................................................................................. 3 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 ............................................................................................. 4 总图、物流及仓库 ................................................................................................ 5 建筑结构 ............................................................................................................... 6 给水排水工程 ....................................................................................................... 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8 动力工程 ............................................................................................................... 9 电气工程 ............................................................................................................... 10 自动控制

11 信息系统 ............................................................................................................. 12 环境保护工程 ..................................................................................................... 13 职业安全卫生 ..................................................................................................... 14 消防 .................................................................................................................... 15 总概算 ................................................................................................................

附表:1 总概算汇总表

2 焊装车间工艺设备明细表 3 涂装车间工艺设备明细表 4 总装车间工艺设备明细表 附图:

1 总平面布置图 图号:总图施方案01-01 2 焊装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 图号:焊装施方案01-01 3 涂装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 图号:涂装施方案01-01 4 总装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 图号:总装施方案01-01 5 给水泵房及污水处理站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 图号:水施方案02– 01 6 压缩空气站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 图号:动施方案02– 01 7 10kV配电所系统图 8 10kV配电所平面图 9 厂区供电线路平面图 10 厂区给排水管线平面图 11 厂区动力管线平面图 12 厂区通信线路平面图 13 联合厂房平面图 14 联合厂房二层及平台平面图 15 联合厂房剖面图 16 联合厂房立面图 17 联合站房平面图 18 联合站房剖、立面图 19 联合站房立面图 20 油化库平、剖、立面图 21 食堂/倒班宿舍一层平面图 22 食堂/倒班宿舍二层平面图 23食堂/倒班宿舍三、四层平面图 24食堂/倒班宿舍五层平面图 25食堂/倒班宿舍剖面图 26食堂/倒班宿舍立面图(一) 27食堂/倒班宿舍立面图(二)

图号:电施方案03– 01 图号:电施方案03– 02 图号:电施方案03– 03 图号:水施方案02– 02 图号:动施方案02– 02 图号:信施方案01– 01 图号:建施方案15– 01 图号:建施方案15– 02 图号:建施方案15– 03 图号:建施方案15– 04 图号:建施方案15– 05 图号:建施方案15– 06 图号:建施方案15– 07 图号:建施方案15– 08 15– 09 15–10 图号:建施方案15–11 图号:建施方案15–12 图号:建施方案15–13 图号:建施方案15–14 图号:建施方案15–15 图号:建施方案 图号:建施方案

1 总说明 1.1 概述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新组建的一家新注册的汽车公司,已经

取得国家工信部和交通部的资质和产品目录。

(公司简介略)

1.2 设计依据及主要原始资料

a. 前期项目洽谈纪要; b. 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c. 配合纪要;

d. 开发区工程建设要求; e. 厂区周边城市道路及管道图; f. 设计委托书及设计合同草稿; 1.3 厂址和自然条件 1.3.1 厂址概况

新厂址位址: 厂区原始地貌: 厂区周围环境:

1.3.2 自然气象条件和水文地质概况 1.3.2.1 自然气象条件

本区为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昼夜温差较大。 气象条件按国家规范执行。

抗震设防烈度 6 度 1.3.2.2 水文地质概况

目前地勘资料未完成,待勘察完成后,修改 该区域可不考虑地下水影响。 1.4 主要设计原则和技术决定 1.4.1 建设项目及设计内容

本次建设项目子项包括:联合厂房(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检测返修间、联合动力站房、油料化学品库、食堂、倒班宿舍及厂区工程。办公楼预留,位置见

总平面图。

设计内容包括:工艺及非标设备设计、土建公用设计、环保和劳动安全卫生设计、消防和节能设计、投资概算等。 1.4.2 主要技术决定

· 生产线不考虑通过性; · 整车最大轮廓尺寸:

· 焊装-涂装-总装车间之间采用工艺小车进行生产线工位间的输送。

· 主焊线及涂装线工序间运输采用工艺小车。总装线采用推车器进行生产线工位间的输送;

· 焊装车间考虑二条主焊线,混线生产。

· 总装车间考虑二条装配线,分别适用于长、短车生产,方便零部件的配送,防止错装等;

· 车身前后围暂按金属材质前后围形式考虑; · 车身蒙皮采用机械张拉和CO2电铆焊工艺; · 采用三涂层涂装工艺;

· 型材采用构件前处理及浸漆处理;

· 采用简易的整车检测装置,对整车质量及性能进行检测;

· 充分利用原有设备进行搬迁改造;(业主提供可利用的设备清单) · 厂区道路及广场采用城市型立道牙、水泥混凝土路面;

1.5生产纲领

表1-1 生产纲领表

序 号 1 合 计 产品型号 及 名 称 年生产纲领 (台) 质量 每台(t) 全年(t) 备注

1.5动能供应

给水:DN300/ DN500,压力0.35Mp;

排水:雨水由东、北、西三个方向排出,DN1500、DN800~ DN1000、DN800~ DN1000

要求厂区污水一级排放。 电力:10kV,50Hz;

热水:厂区预留低区(低于50m)15万m2建筑面积,高区(高于50m)5万m2建筑面积,热水参数 70℃~50℃,压力0.7Mp;

天然气:管径DN150,热值33MJ/m3,压力0.4Mp; 厂区二次能源由厂区联合动力站房供应。

1.6 工厂组成、面积和设备

表1-4 工厂组成、任务和面积表

序 部门名称 号 承担车身冲压件的卷料剪切下料、钢板的剪切下料、成型。车身卷料存放、钢板存放、车身骨架的型材存放、型材下料、弯管、切口、整形、毛坯的存放等任务。 1 焊装车间 承担车身焊接总成及其分总成的焊装、修磨及调整任务,并承担车架总成及其分总成的装配、钻孔、焊接、调整、校正等任务。 承担构件涂装任务。 涂装车间主要承担车焊接总成的底漆、喷胶、2 涂装车间 发泡、刮腻子、中涂和面漆等涂装任务。 车内饰材料下料、分总成和总成装配、检测3 总装车间 及调整返修等工作 任 务 (m) 2建筑面积 备 注 4 检测返修间 5 门卫室 6 油化库 下线整车检测及返修 门卫(2处) 存放油料 变电所、给水泵房、污水处理站、10kV配变电所、 7 联合动力站房 空压站、锅炉房等 8 垃圾房 厂区废弃生产垃圾的分类储存运输 全部新建 9 食堂及倒班宿舍 员工就餐及倒班宿舍 合 计

1

1.7 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

本次设计生产部门按2班制组织生产,全年工作250天。

表1-6 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表

序车间名称 号 1 2 3 班次 日(d) 设备 工人 工作 全年工作年时基数(h) 备 注 2 工艺

基本原则

a. 依据拟定的产品和规模,采用适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b. 尽量采用柔性生产线,以适应多品种生产。

c. 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应有利于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并具有现代化企业特色。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2

原材料 三类底盘 焊装车间 出厂 外协外购件 整车 涂装车间 总装车间 整车检验 整车 改制后的底盘 整车 成品停放场 整修工位 整车 路试 整车 检测工位 整车

2.1 焊装车间

2.1.1 本车间由下料工段、焊装工段、构件涂装工段组成,承担车的型材及钢板下料、弯管,白车身总成及其分总成的焊装、修磨及调整、构件前处理浸漆等任务。

表2.1-1 生产纲领表

序 号 1 合 计 注:每辆车身质量为估算值。

产品型号及名称 (辆) 每辆(kg) 全年(t) 年纲领 质 量 备 注 2.1.2 车身焊接总成由底骨架总成(脱壳生产)、左/右侧骨架总成、前/后围骨架总成、顶骨架总成、左/右侧蒙皮、顶围蒙皮、前/后围蒙皮及车门等装焊而成,为非承载式车身结构,采用三类底盘上线方式。骨架主要由低碳钢矩形管焊接而成,蒙皮为低碳钢薄板,型钢及钢板的可焊性良好。 2.1.3 设计原则

3

下料后型材及钢板经构件前处理和浸漆后运送到焊装工段。设置两条主焊线:可以混线生产,以满足根据市场需求带来的长短车型产量严重不均衡时的生产需要。焊装工段设置三类底盘改制工位。

蒙皮钢板的卷料采用开卷剪切线开卷校平、下料。

采用机械张拉机张拉左右侧蒙皮,然后采用CO2电铆焊工艺进行焊接。 顶围蒙皮采用线下操作。

骨架分总成焊接采用焊接夹具,以保证精度。

焊接夹具采用气动为主,手动为辅的气动、手动相结合方式。

车身骨架总成合装采用全自动组装夹具,设有液压驱动侧围框架平移合拢装置,气动自动定位夹紧装置,定位夹紧装置三维可调。

主焊线采用轨道工艺车进行输送,工艺小车采用前、后两组式,以方便返回。 采用人工手推平板车进行跨间的大型工件过跨转运;采用地面遥控式10t/3t单梁起重机、完成大型工件的吊运。

车身总成和主要分总成采用检验样架和量具进行检测。 在生活间布置CO2汇流间输送至各工位CO2气体。

※ 构件涂装

构件涂装工段主要承担客车车身管件的涂装任务,主要包括除油、表调、磷化、水洗、浸漆及油漆烘干等工序。

涂装工段生产性质属于小批量生产。1辆车身的管件折合挂数为划 挂。 涂装线通过工件最大外形尺寸(每挂的尺寸): 涂装线通过工件最大质量: (含吊具与工件) 除油、磷化材料采用低温材料,可节省能源。 为满足环保要求,浸漆采用水性漆。

前处理及浸漆槽全部为半敞开式结构,加热热源为高温热水。前处理废水排至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油漆烘干室采用直通式结构,两端设门,热风循环的加热方式。烘干热源采用天然气。 2.2 涂装车间

2.2.1 涂装车间主要承担客车车身焊接总成的涂装任务。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手工预处

4

理、涂焊缝密封胶、车底喷涂抗石击涂料、发泡、刮腻子、打磨腻子、喷涂底漆、中涂、面漆、彩漆等工作。

表2.2-1 生产纲领表

每套产品 序号 产品名称 及型号 单种位 数 1 台 数 (kg) (m2) 件质量 表面积 数量 (t) (m2) 质量 表面积 备注 年生产纲领 2.2.2 产品

涂装线通过工件最大外形尺寸:

涂装线通过工件最大质量: (带底盘漆后车身质量) 涂装线通过工件最大表面积: 涂装线通过工件最大喷涂面积: 生产节拍 /台。 2.2.3 设计原则

a 车身采用三涂层涂装工艺,采用低温烘烤涂装工艺,其涂层的耐腐蚀性、装饰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b 工艺设备布置采用抽屉式布置方式。

c 涂装车间工序间运输采用轨道工艺车人工输送+电动横向平移车的运输方式。 d白车身自焊装车间用轨道工艺车送至涂装车间横向平移车。

e 漆后车身从涂装车间用轨道工艺车运至总装车间进入装配线,轨道工艺车回收再送至焊装。

f 底漆、中涂、面涂、彩条喷涂均采用手工喷涂,发泡、涂阻尼胶、刮磨腻子,遮蔽、检查、修饰均采用手工操作。

g 喷漆室采用上送风、下排风的文丘里式喷漆室,采用空调送风机组送风,冬季送热风,含漆渣废水经漆泥处理装置进行初级处理后排至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

h 烘干室采用热风循环的死端式烘干室,一端设置电动对开门,间歇式操作。烘干热源采用天然气,油漆烘干室配置直接燃烧废气处理装置。

j 供漆采用集中调漆,就地供漆方式。

5

l 设备电控采用分散控制方式,电控柜布置在设备附近。 m 喷漆室、调漆间采用七氟丙烷自动消防系统。

n 手工预清理室、发泡室、清理室、打磨室,由室体、照明系统、操作格栅、送风系统、排风系统、水沟、平台等部份组成,上述设备底部设环形水沟,刮腻子操作区底部也设环形水沟。

p 涂装车间采用非密闭的微正压厂房,全室通风换气。 车间温度:≥10℃。 喷漆室送风:湿度 65~80% 温度 冬季 ≥18℃

岗位送风: 湿度 40~80% 冬季 ≥18℃ 2.3 总装车间

2.3.1 本车间主要承担8.4-12米系列车分装及总装配等工作。

表2.3-1 生产纲领表

序 产品型号及名称 号 1

2.3.2 设计原则

整车装配采用固定装配,分段运行的生产方式。车辆运行采用电动推车器。 为了车辆的配料方便及防止错装漏装的发生,按 长车身及 长车身分类;布置两条生产装配线。

前后风档玻璃、侧窗玻璃的装配, 采用可移动的升降工作台。

柴油采用管道输送,车间外建简易库房,存储量为10t. 。其他需加注品种采用桶送车间的方式。

柴油、冷却液、制冷剂的加注采用定量加注机进行加注。

风档玻璃的搬运采用人工移动;玻璃涂胶采用气动装置进行涂胶。

合 计 (辆) 每辆(kg) 全年(t) 年纲领 质 量 备 注 6

空调的安装采用厂房天车进行吊运安装。 检测返修设单独的检测返修间。

外购的三类底盘经焊装车间改制后,用叉车拖入本车间。 车身与底盘合装采用电动单梁起重机上件。

整车总装采用地面网架线,分段式运行。装配线有效线长 m,有效装配工位 个,工位间距最大 m。底盘手推上线,车身用起重机吊装。

工具吊架:长 m、高 m、宽 m。用于吊挂小型工具、照明灯具、压缩空气管、电缆、电源插座、滑轨等。

3 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 3.1 任务

表3-1 工作任务表

序号 1 项目名称 压力表周期检定、修理 计量部分 长、热、电计量仪器(器具)送检 自制件抽检,如对车门进行几何尺寸的测量 2 检测部分 外购件抽检,如包括外观质量、长度测量 AUDIT评审,包括整车外观、漆膜质量、淋雨试验、路试 配合生产车间改进生产工艺,并对工艺过程进行检验分析、 质量控制 3 理化试验部分 配合生产车间分析废品、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和措施 任务名称 备注

4 总图和物流 4.1 总图

根据诸次配合内容,依据《会议纪要》进行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

4.1.1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物流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为了节约用地,组建联合厂房和动力站房,满足安全、卫生、规划部门要求。

7

4.1.2竖向布置方式

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的布置方式,雨水采用有组织暗管排出,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根据周围城市道路及厂区自然地面标高确定。

为满足运输和消防要求,厂区道路呈环形布置,道路为城市型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道路8~12米宽,道路转弯半径9~12m。 4.1.5坐标网和高程系统

坐标系为城市坐标系,高程系统为城市统一高程。 4.1.6绿化美化布置

在道路两侧及建筑物周围结合不同的分区进行重点绿化,在厂房周围主要布置供观赏的花草树木,在油品仓库等周围主要布置有利于净化环境的绿化树木。

5 土建工程

5.1 设计依据及主要原始资料

a国家及地方颁布的有效的有关设计规范、标准和规定。

b工艺专业提供的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工艺平面图,公用专业提供的联合站房工艺图。

c 工程所在地的气象资料和主要设计数据。 5.2 主要建筑物技术方案的确定 5.2.1 焊装车间

车间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暂定),现浇混凝土基础梁,钢柱、钢梁、钢吊车梁,楼面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屋面及墙面檩条采用冷弯薄壁型钢。 5.5.2 涂装车间

车间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混凝土基础梁,钢柱、钢梁,楼面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屋面及墙面檩条采用冷弯薄壁型钢。 5.2.3 总装车间及检测返修间

车间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混凝土基础梁,钢柱、钢梁、钢吊车梁,楼面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屋面及墙面檩条采用冷弯薄壁型钢。 5.2.4 办公楼、食堂及倒班宿舍

办公楼、食堂及倒班宿舍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

8

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梁,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 5.2.5 联合动力站房

站房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混凝土基础梁,钢柱,钢梁,屋面及墙面檩条采用冷弯薄壁型钢。 5.2.6 油化库

油化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梁,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墙面檩条采用冷弯薄壁型钢。

5.2.7 主要建筑

a 厂区内办公楼外墙采用砌体墙,屋面采用卷材防水,油化库屋面采用卷材防水。涂装车间采用卷材防水、轻质混凝土屋面板。

b 其余建筑外墙1.0米以下采用砌体墙,1.0米以上均采用双层金属板内夹超细玻璃棉毡保温墙体,屋面采用双层金属板内夹超细玻璃棉毡保温屋面。

c 厂房屋面除涂装车间一面采用有组织内排水以外,其余均采用有组织外排水。 5.2.8 工业建筑外饰面除办公楼、食堂及倒班宿舍外墙饰面以涂料为主外,其余外饰面均为金属压型钢板,颜色为浅灰白色。

5.2.9厂房围护结构除涂装厂房采用空心砖墙外,其余均采用双层金属板内夹超细玻璃棉毡保温结构。

5.2.10 建筑物的通风采用可开启侧窗和可开启天窗等两种办法解决。 6 给水排水 6.1 给水

给水系统设计 序 给水系统类别 技术方案 水池(水管网系统 9

号 箱) 厂区管网 干管管径 管材及连接方式 1 市政给水系统 由市政给水干管上引1条进户管 — 枝状 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热熔链接。 2 消防给水系统 环状布置,设地下室消火栓,间距120m 环状 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热熔链接。 3 生产给水系统 由市政管道直接供给 — — — — 4 生活给水系统 采用叠压供水设备 枝状 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热熔链接。 5 给水泵房

6.2 厂区排水

排水系统设计 序号 1 系统类别 厂区雨水系统 主要技术措施 管材及连接方式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承插胶圈连接。 PVC-U双壁波纹管,2 厂区排水系统 (1)暗管排水;(2)排水去向为市政污水管网。 承插胶圈链接。

6.3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

污水处理值进行生产废水的处理。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 序号 1 项目 执行标准 主要技术措施 污水处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0

备注 中第二类污染物表4中二级标准。 2 3 处理班次 处理能力 两班制。 考虑到企业发展按5m3/h 6.4 室内给排水

室内给排水设计 序号 1 系统类别 室内雨水系统 主要技术措施 涂装车间与焊装车间、总装车间之间屋面管材及连接方式 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承插压雨水采用内天沟排水(1)设计重现期 年;兰连接 (2)采用重力悬吊管排水 2 2.1 室内排水系统 重力排水管 二层及以上卫生间排水悬吊管在吊顶内敷设,一层排水管直埋敷设。 2.2 3 卫生洁具选型 自动消防系统 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承插压兰连接 简述: 台喷漆室 处调漆间共 个防护区,热浸冷轧镀锌无缝钢管,螺纹采用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 连接。 热浸镀锌钢管,螺纹连接。 4 室内消火栓系统 联合厂房、食堂及倒班宿舍设室内消火栓。 5 室内生活系统 由联合站房加压设施提供,进户管上设阀门组和水表计量。 6 室内生产系统 由市政给水管道直接提供,进户管上设阀门组和水表计量。

6.5 问题说明

本项目尚无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意见,若本项目技术决策与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意见有矛盾之处再做相应调整。 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7.1 采暖设计

11

各建筑物的采暖热媒采用二种,天然气和参数为70/50℃的热水(开发区供热站提

供);

※ 结合生产用热锅炉房,设计院比较自建采暖锅炉房提供热源与开发区提供热源

的投资及运行费用后确定采用何种供热来源,暂定按开发区供热站提供采暖热源设计。由业主在施工图设计之前确定是否自建采暖锅炉。

热水经厂区热力管网埋地送至各建筑物的热力入口,经入口装置后进入室内采暖系

统循环。 室内设计温度

生产车间及辅助间 10~16 ℃ 车间办公室、食堂和倒班宿舍 18~20 ℃

焊装车间、总装车间及检测返修间:采用光管散热器和暖风机联合采暖。※此方案由业主在施工图设计之前确认。

涂装车间:厂房采用热风采暖,加热热源采用天然气。 车间厂房对外经常开启的大门设计大门热风幕;

车间办公室、食堂倒班宿舍、联合动力站房、门卫、油化库等采用钢制柱型散热器采暖。

7.2 通风设计

7.2.1 焊装车间:设计通风换气系统,夏季、春秋季通风方式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冬季考虑间歇式机械排风或采用天窗自然排风。工作岗位考虑工业壁挂式电风扇,夏季进行防暑降温。

7.2.2 涂装车间:涂装厂房全室通风,换气次数达到2次/h;送风采用空调机,排风采用屋顶风机;调漆间和漆泥间设计机械送排风系统,换气次数达到15~20次/h,调漆间和漆泥间的排风机选用防爆离心风机将有害气体排至室外高空排放;

7.2.3 总装车间:设计通风换气系统,工作岗位设计工业壁挂式电风扇,夏季进行防暑降温。

7.2.4 油化库、联合动力站房设计机械排风系统。 7.3 空调设计

12

办公室区域及食堂设计舒适性空调系统,室内控制温度26~28℃,选用分体柜式空调机。本次设计预留空调插座。 8. 动力工程

8.1 空压站:在联合动力站房设全厂性压缩空气站。

采用风冷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风冷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 8.2 天然气系统

天然气由燃气公司供应,在厂区设天然气计量调压箱,燃气公司将天然气调压到30kPa后,供各车间使用。 8.3 生产生活供热

采暖供热有城市供热站热网供应。(待定)

生产用热(构件涂装前处理加热)考虑厂区自建燃气锅炉房。 9 电

9.1 电源和电压

厂区电源引自工业园区10kV开闭所。 10kV配电所设在联合站房内。

根据负荷计算,考虑在联合厂房和联合站房内设车间变电所,变压器为干式变压器。 9.2 厂区高、低压线路采用电缆直埋敷设方式。

厂区道路照明采用高压钠灯,路灯的控制采用光控及时控。

9.3 车间照明光源采用高效节能型金属卤化物灯具,设置警卫照明和应急照明。工位照明采用荧光灯带。

9.4 食堂倒班宿舍及生活间照明采用节能型荧光灯。 10 自动控制 10.1 热工计量系统

联合动力站房入口设置计量检测仪表,对各类动能用量行计量,计量仪表箱就近设置。

能源计量按国家有效标准执行,设备采用国产中档产品。 10.2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在涂装车间设置可燃气体检测传感器,进行预报警。

13

燃气报警按国家有效标准执行,设备采用国产中档产品。 10.3 公用系统自动控制

公用设备非标控制系统设备采用国产中档产品,关键设备采用进口产品。 11 信息系统

包含网络、电话、安全防范系统、厂房内广播系统 11.1 计算机网络系统 11.1.1网络功能

a 实现企业生产计划管理、 b 销售订货管理、 c 财务管理、 d 固定资产管理、 e 人员工资控制管理

f 实现公共信息管理、电子邮件收发、公文报表处理等功能。 11.1.2 软件:用户根据需求自行配置,本次不考虑。 11.2 电话系统

厂内通讯、网络设备由电信部门提供。

电话主要安装在办公楼、车间办公区及重要生产工位、门卫室、各种站房等地。 11.3 安全防范系统

建立厂区电视监控系统。

监控范围:车间内主要作业区(总装车间安装大屏幕显示系统)、工厂周边、门卫、出入口主要道路、办公楼一层入口(预留)、停车场;

主要门卫、领导办公室设分控监视器。 监控系统的中心设备安装在信息机房。 11.4 广播系统

联合厂房安装广播,设备安装在生产管理部门。 11.5 信息中心机房

信息中心机房设在车间二层生活间(靠近门卫)。 12 环境保护、节能、职业安全卫生、消防

14

按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设计。

13 按深度格式要求,图签按侯总给定图签,图号按本要则规定的图纸目录及图号编写,进度按进度表进行,如有变化及时通知。

15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