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共关系理论视角下的衡水形象建设研究

来源:知库网
第l2卷第3期 衡水学院学报 VO1.12.NO.3 2010年6月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Jun.20l0 公共关系理论视角下的衡水形象建设研究 周 莉 (衡水学院招生就业处,河北衡水053000) 摘 要:当今时代,城市形象建设问题已逐渐成为政府部门所重视的项目之一,城市形象与城市的美誉度及知名度息息 相关。本文从公共关系的理论视角出发,吸收国内几大城市形象建设成功典范的精髓,结合对衡水本地风土人文的调查 分析,为衡水如何进行形象建设提出几占、建议。 关键词:衡水;城市形象;公共关系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10)03—0014.03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所认为: 自然及产业资源。人文方面,董仲舒、窦婴、高适足 “未来城市的发展将与高科技一道成为主导21世纪的 以让我们大做文章,近期结束的“纪念董仲舒诞辰 两件大事。”因而政府管理者和城市规划者对城市的形 2200周年国际研讨会”便为一个良好的开端,其后 象与发展越来越重视。关于一个城市除了发展自身经济 续工作仍需延续下去,使其成为影响力与城市共存 而提高竞争力外,如何从公关角度提升自身形象及知名 的、最终取得与“曲阜一孔子”类似的“衡水一董 度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子”之模式。此外,衡水湖这一珍贵湿地也可利用当 一、寻求特色,宣传个性 前“生态热”采取不开发而发展的模式,扩大其知名 当今社会处于追求与宣扬“个性”的时代,发型 度与影响力;在产业方面,历史古老、酒度高、质量 要个性,衣服要个性,设计要个性,甚至有些年轻人 纯、名扬海内外的老白干酒,占有近85%市场份额的 鞋带也要一红一绿。道理很简单,因为在这个拥挤与 安平丝网,称号“中国工程橡胶产业制造基地”的桃 繁杂的时代,只有“个性”才能彰显自己,突出自 城区橡胶,及出口近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营皮 己,以便更好地识别自己,这样的理论同样适用于一 草,发源于衡水的“冀派”内画等,均已经形成产 个城市的形象建设。一个城市要有自己的“形象标 业,若进行强有力地组织宣传,均可成为衡水强大的 , 识”,是它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身份证明。从历史、 特色品牌来开发与利用;衡水的土特产方面,深州蜜 任务、文化、经济、环境等方面,只要找到特色并将 桃、故城龙风面、故城三豆、饶阳杂面等以口味佳、 其进行扩大化、品牌化宣传,就像商标一样与城市发 营养丰富、老幼皆宜深受当地人们喜爱,常被作为礼 展密切联系起来,就会跨入由品牌到名牌并最终走向 品相赠。通过大力发扬光大和政府资金的投入,在凝 国际知名商标的行列。要做到这一点,城市本身特色 聚品牌特色的同时,吸引高频度的媒体报道和宣传, 的寻找是一方面,宣传则为另一重点。在国内城市 吸引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关注,城市的知名度便会在不 中,做得较为成功的如: “大连一东北亚重要的国际 断渗透中提升了。 城市、长沙一富有湖湘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城市、拉 二、提升市民素质,提高民众品位 萨一富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乌鲁木 正如一个人的形象包括外在相貌和内在涵养一 齐一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和中国清真素食之都、延 样,城市形象也涉及到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通常内 安一红色革命之城”等一系列的定位都着眼于当地特 在形象也被称为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其作为城市的无 色并通过举办相关的大型活动来吸引媒体和民众的关 形资产,是历史积淀、人文内涵、经济结构及人文活 注,知名度自然随之提升,这方面以“大连国际服装 动的总称。因而若想根本性地提升城市形象的建设, 节”“哈尔滨冰雕展”“潍坊风筝节”最为成功。 必须着眼于市民素质的提升与形象的构建。由于一个 衡水虽无地理或宗教优势,却有着丰富的人文和 城市的市民文化是长期的历史文化累积出来的,政府 收稿13期:2009.11—30 基金项目: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09011 作者简介:周 莉(1971一),女,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招生就业处高级政工师,公共管理硕士 第3期 周莉公共关系理论视角下的衡水形象建设研究 15 只有通过引导来逐步提升层次,最终形成一个“衡水 是最为有效的宣传方式,可利用其动态、吸引力强、 人”的整体印象。只有城市的居民为自己的城市感到 生动形象及普及广泛的特点来使观众了解与加深对所 自豪,并且愿意由内而外,自发地对他所属的城市进 宣传城市的印象。比如常在CCTV-4中看到的“大 行宣传时,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人。 连”宣传片,歌手刘欢深沉动人的嗓音配以荧屏上颇 经调查,发现外地人对衡水人的总体评价与印象 有魅力的城市风景,使人有一种立刻从沙发里飞往魅 可用一个词概括——“老实”。从文学角度,这是褒 力海边的冲动;再比如“乌镇”那委婉浪漫的画面, 义词,是对衡水人民质朴本质的最佳概括,但对于一 灰色的小镇,弯拱的小桥,流淌的小溪及小船上坐着 个城市的发展和形象的建设却丝毫不起作用。例如, 的少女,这些均体现出乌镇唯美静谧的独特气质,笔 “北京人”给人的感觉是“首都名片”,上海人给人 者认为这是最成功也是留下最深印记的城市宣传片。 以“小资”的印象,四川1人则有一种“火辣直爽安 逸”的味道在里面,但衡水人的“老实”只是个通用 词,并不具任何特色和个性。此外,调查分析结果表 明衡水人在其日常生活中除上班回家外并无很多其他 娱乐活动,生活品位有待提升。为此,政府可通过建 立博物馆、游乐城,举行全民参与互动的大型活动等 措施来丰富其日常生活,提升文化品位,进而提高全 民素质,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三、强化官民“鱼水关系”,提高沟通效率 有人形容政府与人民之间隔着一座围城,城内的 人不了解城外的生活,城外的人不清晰城内的政策。 尽管说法有些片面,但调查结果表明,55%普通民众 对政府政策与规划不了解。而这种不了解累积的后果 是民众对政策的漠不关心,最终可能导致民众个体与 城市整体脱节,甚至会形成对政策的阻碍和不支持。 这种例子的典型无疑体现在“拆迁”问题上, “钉子户”的应运而生便是这个循环恶效应的最透彻 体现, “史上最牛钉子户”的评选也风靡大江南北。 影响因素固然有很多,但从政策执行者因素分析,是 否与其进行过良好的沟通?若通过先前铺垫,宣传政 策与规划,告知民众拆迁对其切身利益有何回报,选 取好适当的方法,并做好善后工作,无疑对政府与民 众良好关系的建立有所推动。 现如今各个城市和地区都以“上访中心”作为连 接官民的桥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地区民众的上访 自由,促进了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此外,有些政府机 关在每颁布新的政策法规时,采取“听证会”的模式 来听取和采纳民众的建议与态度,一方面增强了政府 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得到民众与媒体的关注,宣 传效果也随之提升。 四、与媒体为盟,加大宣传力度 21世纪的媒体技术是先进的,21世纪的媒体力 量是强大的,21世纪的媒体速度是惊人的,因而21 世纪的政府管理者必须选择与媒体进行合作联盟,只 有这样才能借其巨大的影响力和覆盖率向世人告知这 个城市的存在和活动。在广告平台中,电视广告无疑 衡水同样可以走出这一步,其作为燕赵文化与齐鲁 文化的交汇地,衡水人杰地灵,自古至今人才辈出。笔 者脑海中有这样一种闪念,利用当今“棋圣”聂卫平为 宣传片做代言,讲述衡水人自己的故事。画面中,百姓 心中距离遥远的棋圣突然变成朴素真诚的衡水市民,潇 洒的自如的由围棋讲到鼻烟壶,谈到六子争头年画,再 到宫廷金鱼……这一切是那么温暖那么令人自豪。此 外,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必然不可忽视,其作为成本 较低、传递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新兴媒体”必然在 当今媒体世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五、有容乃大,共享合作 俗话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979年中 国确立了一个伟大的政策,从此走向了开放富强的道 路,人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观,这一点同样适用 于城市的发展。只有以真诚、宽容的心态吸引外来资 源,解答外来人员,接受外来求援,才能使城市处于 有利的发展空间。北京是一个典型的以外来人员支撑 半边天的城市,只有在外来人员群体中树立良好的口 碑,增强外地人问的竞争,继而提高进入城市人口的 质量,才能为城市发展提供力量。 衡水处于河北山东交界之地,在交通上拥有极大 的优势与外合作,诸如资源共享,企业合作,文化交 流等等。我国最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是地 区间交流合作的成功典范。“纪念董仲舒诞辰2200 周年国际研讨会”便是山东省与衡水市合办的国际性 盛会,既提升了活动的品位质量,又增强了山东省社 会与传媒的关注,扩大宣传范围,一举几得。另外借 助具有很强吸引力的福利政策对外来人才对症下药, 为高技术人才提供住房、户口、配偶工作等优厚条 件,来吸引留住他们为衡水建设出谋出力。 六、城市环境与绿化的改善 无人喜欢在漫天黄沙满城失色的地带生活,因 为这不是一个适于人类生活甚至生存的空间,当然 会导致只要有能力有资历“逃走”的人会不顾一切 寻找其他城市来栖息与生存,而无奈剩留下来的, 是那些只能在井沿看看天空的人, (下转第119页) 第3期 王秀影,等 依托文科优势强化播音主持人文化素质培养 1 19 文类学科的图书资料资源优势,促使播音主持艺术专 具体的实施程序、方法还有待深入探讨。例如,某些 业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修 深入学习某学科的学生可否申请随同相关专业的专业 养。播音主持学科的边缘性特征要求进行有广度的学 考试? 习,除了配合课程的哲学、新闻、传播、语言、文学、 播音员主持人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天然使命,文化 史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的学习外,还可以拓展诸 素质是主持人立身的根本、成功的基 。依托文科优 如社会学、伦理学,姊妹艺术如音乐、美术、艺术表 势进行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既是对既往人才 演以及自然科学等有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或者根据 培养实践的反思,同时更着力于探寻适应时代语境的 自身特点和需要对某一门或某几门学科展开深入的学 播音主持人才的新途径,具有总结和开创的双重积极 习,形成某一方面的专长,构建起自己独特的知识结 意义。 构和能力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设立相应的 参考文献: 学分奖励,所得学分计入学生总的课业学分,可以顶 [1]张颂冲国播音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替某些选修课程学分。只是如何来考察评定学习结果, 2003 Rely on the Advantage of Arts and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the Radiobroadcaster and Compere — WANG Xiu—-ying:LIANG Xiao--hui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Hengshui University,Hengshui,Hebei 053000,China) Abstract:It’S a widespread existence that the IadiObrOadcaster and compere’S cultural quality is low which cause the communication to be ineffective.And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them is deficient.This kind of phenomenon urges US to introspect the deviation of the goal and mode of specialyt training in the college.A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to rely on the advantage of a ̄s and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qualiyt. Key words:Ia.diobroadcaster:compere;cultural qualiyt;the advantage of a ̄s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 (上接第l5页) 他们别无选择地继续留在这里繁衍生息,如此恶性循 80%的群众表示愿意为衡水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己之 环会导致这个地域民众素质越来越低,城市吸引力越 力,这就表达了民众的心声:对城市的繁荣强烈渴望 来越低,城市发展越来越缓慢的连锁效应。改善城市 并期待为家乡的发展出力。这对政府工作的展开能起 环境,加强绿化,美化街道,扩建休闲广场娱乐设施 到推动作用,设想若政府倡导“一人一棵树,美化大 便显得甚为关键。人类喜欢甚至乐于在舒适清新的环 家园”的活动,即使只有50%人响应,其效果与效应 境中生存、生活与发展,这彰显了城市的品位与良好 也是可观的,既节省美化环境成本,又增强民众环保 的印象名片,对内的忠实感与对外的名誉度的提升都 意识,同时拉近民众与政府规划,城市建设的纽带, 是其最直接的效果。 何乐而不为呢? 笔者近期就衡水城市形象问题对群众做了大量 参考文献: 问卷调查,涉及到各行业员工、外来打工者、农民工 [1】闫丽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衡水经济发展[J].衡水 及学生,问卷方式包括网上调查及撒网式搜罗,尽可 学院学报,2009(2):31-32. 能涉及到各行业各层级群众的意见。在此次调查中, The Analysis of the City Image Construction of Hengshui in the Theory of Pubic Relations ZH0Uli (Ofifce of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Hengshui Universiyt,Hengshui,Hebei 053000,China) Abstract:In modem time,ciyt image construction gradually becomes one project of development which government emphasize for its close connection with city reputation and popularity.In theory of public relations,this article us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domestic metropolis in city image construction and combines with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in Hengshui to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 for how to build city image in Hengshui. Key words:Hengshui;ciyt image;public relations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