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届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讲义:2.1函数及其表示(人教A版)

来源:知库网


第二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第一节 函数及其表示

一、函数及映射的概念 函数 映射

两集合 A、B

设A、B是两个非空数集 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

对应关系 f:A→B

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

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y与之对应

名称

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二、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相等函数 1.定义域:

在函数y=f(x),x∈A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数集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2.值域:

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3.相等函数:

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为相等函数. 三、函数的表示方法

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图象法和列表法. 四、分段函数

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因对应关系不同而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种函数称为分段函数.

分段函数三要点

(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切不可把它看成是几个函数.分段函数在书写时用大括号把各段

函数合并写成一个函数的形式,并且必须指明各段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一个函数只有一个定义域,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只能写成一个集合的形式.

(3)求分段函数的值域,应先求出各段函数在对应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的函数值的集合,再求出它们的并集.

1.给出四个命题:

①函数是其定义域到值域的映射;②f(x)=+是一个函数;

③函数y=2x(x∈N)的图象是一条直线;④f(x)=lg x2与g(x)=2lg x是同一函数.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 A

2.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x相同的是( ) A.y= B.y=()2C.y=lg 10x D.y=2log2x 【答案】 C

3.已知f=x2+5x,则f(x)=________. 【答案】 +(x≠0)

4.设函数f(x)=则f(f(3))=________. 【答案】

5.(2013·陕西高考)设全集为R,函数f(x)=的定义域为M,则?RM为( ) A.(-∞,1) B.(1,+∞) C.(-∞,1] D.[1,+∞) 【答案】 B

6.(2013·浙江高考)已知函数f(x)=.若f(a)=3,则实数a=________. 【答案】 10

考向一 [010] 求函数的定义域

(1)(2014·郑州模拟)函数y=+(x-1)0的定义域是( )

A.[-3,1)∪(1,2] B.(-3,2)C.(-3,1)∪(1,2) D.[-3,1)∪(1,2)

(2)(2013·大纲全国卷)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2x+1)的定义域为( ) A.(-1,1) B.C.(-1,0) D. 【答案】 (1)C (2)B

规律方法1 1.本例?1?在求解中,常因遗忘“00无意义”而错选B;本例?2?在求解中;常因不理解f?x?与f?2x+1?的关系而错选A或C.

2.?1?求函数的定义域往往归结为解不等式组的问题,取交集时可借助数轴,并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2?对抽象函数:①若函数f?x?的定义域为[a,b],则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求出.②若已知函数f?g?x??的定义域为[a,b],则f?x?的定义域为g?x?在x∈[a,b]时的值域.

对点训练 (1)函数f(x)=的定义域为( ) A.(-1,2) B.(-1,0)∪(0,2) C.(-1,0) D.(0,2)

(2)已知函数f(2x)的定义域是[-1,1],则f(x)的定义域为________. 【答案】 (1)C (2)

考向二 [011] 求函数的解析式

(1)已知f(x+1)=lg x,求f(x);

(2)已知f(x)是二次函数且f(0)=2,f(x+1)-f(x)=x-1,求f(x); (3)已知f(x)+2f=x(x≠0),求f(x).

规律方法2 求函数解析式常用以下解法:

?1?待定系数法:若已知函数的类型,可用待定系数法;

?2?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f?g?x??的解析式,可用换元法,此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 ?3?构造法:已知关于f?x?与f或f?-x?的表达式,可根据已知条件再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x?.

对点训练 (1)已知f(1-cos x)=sin2x,求f(x)的解析式;

(2)若函数F(x)=f(x)+g(x),其中f(x)是正比例函数,g(x)是反比例函数,且F=16,F(1)=8,求F(x)的解析式.

(3)已知2f(x)-f(-x)=lg(x+1),x∈(-1,1),求f(x)的解析式.

考向三 [012] 分段函数及其应用

(1)(2013·福建高考)已知函数f(x)=,则f=________. (2)设函数f(x)=若f(x)>4,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

【答案】 (1)-2 (2)(-∞,-2)∪(2,+∞). 规律方法3 1.本例(2)求解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其中方法一是常规方法,方法二采用图解,其结果更加直观,但画图时务必尽量准确.

2.应用分段函数时,首先要确定自变量的值属于哪个区间,其次选定相应关系代入计算求解,特别要注意分段区间端点的取舍,当自变量的值不确定时,要分类讨论. 对点训练 (1)根据统计,一名工人组装第x件某产品所用的时间(单位:分钟)为 f(x)=(A,c为常数).已知工人组装第4件产品用时30分钟,组装第A件产品用时15分钟,那么c和A的值分别是( )

A.75,25 B.75,16 C.60,25 D.60,16

(2)已知函数f(x)=则f(x)-f(-x)>-1的解集为( ) A.(-∞,-1)∪(1,+∞) B.∪(0,1] C.(-∞,0)∪(1,+∞) D.∪(0,1) 【答案】 (1)D (2)B

思想方法之二 分段函数求值妙招——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把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实质上,分类讨论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解题策略.

分段函数体现了数学的分类讨论思想,求解分段函数求值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明确分段函数的分段区间.

(2)依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好讨论的切入点,并建立等量或不等量关系.

(3)在通过上述方法求得结果后,应注意检验所求值(范围)是否落在相应分段区间内. ————[1个示范例]————[1个对点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