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的“中国导弹之父”,他的技术让我们敬重,但他的情操更让佩服我们佩服。
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回到了让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钱学森1934年底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当时,钱学森感受着优厚的待遇,一天可是他一刻也不能忘记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以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钱学森不因为自己的优厚的待遇所动,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看出钱伟长的爱国热情。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秋节。他们边赏月,边倾诉思乡情怀。他们谈论着祖国的图景,格外兴奋。此刻,他向小学生袒露心迹:早日回到祖国,为祖国建设服务。留学生中均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没有钱,现在回去,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说,我们日夜盼望着,就是祖国能热忱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创造。我们应当回去。
钱学森说的两句话让我深受感动,钱学森危急关头想念祖国,立志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让我感动,使我深切感受到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
【第2篇】
科学家欧美国家钱学森是我国的导弹之父,他发明制造了很多导弹,而且为中国的两弹一星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你大概不知道,钱学森3岁朗读的时候以可背诵百首唐诗宋词了,邻居都说钱家出了神童,5岁时 他以可以读水浒传了,还有一次他在测试中得了100分,但是他却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错误,他立刻举手,向老师分析指出自己的错误,并要求扣分,老师感动了,主动收藏了他的卷子,这份卷子在老师那里一放就是40年。他这种认真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想回到祖国来,但是美国设置了重重障碍,回国的时间长达5年,他是靠着自信和聪明才智回来的。 回到祖国后,他投放到武器制造中,领导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否搞便成导弹,钱学森回答;为什么不能搞,难道中国人比外地人外国人矮一头吗,陈赓说;太好了,郭沫若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海外发射至少向前扎实推进了20年。
他的严谨的思维能力,爱国的思想,克服困难的信心是楷模我讲课的榜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