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临床护理・ 2.3病情观察 由于患儿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因此患儿常出现呼吸浅快而不 March 2013,Vo1.11,No.7 燥。密切观察患儿脐部及注射部位有无发红、分泌物及体温不稳定等 感染征兆。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因为医务人员的手是引起交叉感染的 规则的情况,因此患儿常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患儿肺部发育不成 熟,呼吸道的分泌物不容易排出,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吸人性肺炎,因 此应随时对患儿的呼吸分泌物进行清除,必要时应对患儿给予低浓度 或低流量的间歇吸氧,监测患儿的血液饱和度。早产儿由于胎龄较 小,因此其各种神经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导致患儿肌张无力,对各种 主要因素,因此,在接触新生低体质量儿前后均应正确洗手,暖箱每 日用1000mg/L有效氯擦拭,暖箱水槽内的蒸馏水每日更换,每周更换 暖箱一次。限制访客,保证病房的清洁、干净。病房内每天用紫外线 消毒2次,每次30min,定期做空气物表等项目的细菌监测,新生低体 质量儿使用的物品均应消毒灭菌,布类应高压灭菌。 3讨论 新生低体质量儿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均比正常婴儿差,对环境适 吸允、吞咽、觅食等反射功能不敏感,因此患儿容易出现呕吐、腹 泻、肝脏功能较差等情况的出现。患儿由于胆红素的排泄功能较差, 因此患儿持续性黄疸的时间较长,因此应注意与患者病理性黄疸进行 区分。当出现以下情况时,①患儿体温突然下降至35℃以下或骤生至 38 ̄C以上时,应对患儿采取相应的升温及降温措施。②患儿呼吸急促 及吐白沫者。③吃奶骤减、哭声很弱时。④突然发生腹胀时。⑤发生 抽搐、痉挛时。应及时反应给医师进行处理。 2.4预防感染 应能力差,尤其是消化、呼吸、体温调节,免疫功能差,因此在护理 上要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应措施。重点做好保暖,营养与喂养,呼 吸道管理,防止感染,颅内出血,硬肿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把住 体温、呼吸、消化、感染四关,勤巡视,勤观察。本文观察的49例新 生低体质量儿中除1例死亡,l例因胎龄小,体质量过低转院外,其余 均正常出院,出院时体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平均达2350g以上, 常温下体温维持在36.5 ̄37 ̄C之间,无呼吸暂停发生,反应好,吃奶耐 对早产儿做好预感感染工作耐忽略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其中对早 产儿做好保护性的消毒隔离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早产儿由于胎龄较 少,因此从母体中获得抗体相对较少,从而导致患儿抵抗力减少,因 此患儿容易受到外界致病因子的侵袭及影响而导致感染的发生。通过 采用维生素E檫患儿的皮肤可有效抵抗皮肤菌群的聚集。每次对患儿 更换尿布时,可采用温热的毛巾进行檫洗臀部,避免患儿出现红臀。 脐部每天用碘伏擦拭,口腔黏膜不易擦洗,可喂温开水清洁口腔。每 受良好,无腹胀发生,无胆红素脑病及感染中毒症状。出院一周后随 访均正常生长。众多研究表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新生低体质量儿 护理对婴儿的成长、发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辉.早产低体重婴儿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期刊杂 志,2005,10(2):95—98. 天更换衣被,如发现潮湿及时更换,以保持皮肤与脐部的清洁、干 [2]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68-69. 护理干预对提高结核病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 曹小乔 (永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郴州4233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结核病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科治疗的结核病患者192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96例,观察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指导,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治疗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经分别治疗,观察组优48例,良44例,中4例,差0例,优良率95.83%;对照组优16例,良40例, 中30例,差10例,优良率58.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异,P<0.O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结 核病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结核病;从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07—0354—02 结核病是一种因为结核杆菌感染而导致的消耗性、慢性传染疾 病。随着现代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临床 治疗已经趋于规范化、体系化,临床结核病治愈率有稳步的提高 ]。 年龄最大的66例,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为34.32岁;大专以上学历 3例,高中学历22例,初中学历36例,小学学历35例。对照组男性64 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的67例,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为33.98岁; 大专以上学历4例,高中学历28例,初中学历40例,小学学历24例。 所有进组患者全部被本科确诊为肺结核。将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 数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 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但是由于结核病的治疗时间比较长,需要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 物,所以结核病患者的从医行为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为探讨护理 干预对提高结核病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本文选取2011年1月至2011 年12fl在本科治疗的结核病患者1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96例,观 察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指导,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治 疗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 况。现报道如下。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指导,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治疗指导的 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 1.2.1对照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指导。 1.2.2观察组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YJ在本科治疗的结核病患者192例,随 机分成对照组96例,观察组96例。其中观察组男性60例,女性36例; 在常规临床治疗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 虱眶|国—盈同1.2.2.1健康教育 201 3年3月第1 1卷第7期 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护理・355 每个患者先根据其实际情况配备经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健康 教育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服药方案、文化水平制定个性化学 习方案 ,主要对患者讲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需要注意改变的生活 习惯,服药方案和服药注意,El常身体锻炼方法和强度,日常自我护 理方法等内容对患者。并且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对患者的 家属也要进行适当的指导,指导患者家属如何更好的监督患者服药治 疗,如何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患者的哪些行为是应该改 善的,充分利用患者家属的作用帮助患者提高从医行为。 1.2.2.2心理护理 2结果 经分别治疗,观察组优48例,良44例,中4例,差0例,优良率 95.83%;对照组优16例,良40例,中30例,差10例,优良率58.33%。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异,P<O.05, 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从医行为比较 望型 j(2 P 垡 垦 生 墨 0例(0%) 垡垦皇 95.83% 观察组(96例)48例(50%)44例(45.83%)4例(4.17%) 对照组(96例)16例(16.67%)40例(41.67%)30例(31.25%)lO例(10.41%)58.33% 15.43 <0.05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患者在得知自己病情后会出现恐 惧、悲观的情绪,并很容易因为社会歧视而出现消极、绝望的不良 心理,这些负面情绪都会使患者不愿意配合治疗,会直接影响到治 3讨论 受到结核病本身病情漫长、不容易治愈的特点影响,结核病患 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患者在得知患病后心理压力会比较大,不 愿意和别人进行接触,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 1,大多数的结核病患 者都会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并且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了解都比 较片面,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康复。所 疗效果 。所以护理人员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给予结核病患者更多的安慰以 及鼓励,让患者感觉自己是被重视的,不是孤立的。特别在日常护理 治疗时,避免一些歧视性动作对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同时也要叮嘱患 者的家属配合进行心理护理,在生活中给结核病患者更多的照顾和关 心,使其树立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2.2-3舒适护理 以,针对这种情况,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治疗就显得 尤为重要。经分别治疗,观察组优48例,良44例,中4例,差0例, 优良率95.83%;对照组优16例,良40例,中30例,差10例,优良 率58.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优良率有显著性差 给结核病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使患者心情愉快,能以一个 放松的状态配合治疗。 1.3观察项目 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给予结核病患者进行系统 的护理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佩竹,谭守勇,刘建雄,等.引入循证方法对社区流动人口结核 病患者的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1,17(20):120—121. [2]徐进珍.青少年结核病患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外妇儿健 康,201 1,19(6):472—473.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分别治疗后的依从性情况。治疗依从 性评价使用由本科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后的从医行为进 行评价,从医行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的服用、El常饮食、适量运 动、禁烟禁酒等方面 ,让患者按照其从医行为进行选择,最后将调 查问卷的各项得分进行相加得到总分,总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治疗依从 性就越高。优:总分在80分以上;良:70分 ̄80分;中:5O分 ̄70分; 差是50分以下。治疗依从优良率=(优病例数+良病例数)/总病例数 ×100%。 [3]盛捐专.结核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新方法研究[J].健康必读杂 志,2012,1(1):102. [4]陈荣鑫,李英娥,王玉虎.护理干预对不同阶段肺外结核患者从 医行为的影n ̄E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9):861-862. [5]朱莉贞.加强对肺外结核病的协作研究[J].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8,31(2):155-157.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 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得计数资料用 (%)表示,两组间比较用 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间具有显著 老年慢性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曹 虹 (河南省胸科医院门诊部,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在2007年l1月至2011年12月间到我院诊治的77例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将77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护理有效率 为89.7%,对照组38例惠者中,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1O例,护理有效率为73.7%。结论临床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肺 炎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盏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肺炎;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07—0355—02 肺炎主要是指肺部的肺泡出现发炎症状,而病程持续在3个月以 且呈现多样化发展,尤其是老年患者,其临床表现更为复杂,难以有 效处理。因此,对于老年患者的疾病治疗,医护人员应当给予其有效 上的则被称为慢性肺炎,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变化较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