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纲要视域下的《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教学思考

来源:知库网
大众文艺 ・文化教育・ 新纲要视域下的《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教学思考 陈珊珊 (遵义师范学院 贵州遵义 563002) 摘要:《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音乐、历史、文学等多学 《楚辞》)、民间艺人、器乐(八音分类法、曾侯乙墓编钟、古 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本文试将2006年底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 琴)、律学(三分损益法、十二律)、音乐教育制度、音乐美学 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里 六个方面进行介绍,让学生从目录对这一章节也有所了解。刘再 的一些内容,与实际教学实践相结合,从教材的选择、教学创新和背 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述》的阅读也 唱、分析乐曲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纲要》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 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是将原有的《中国音乐史》和《音乐欣 赏》(中国音乐部分)两门课程体系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的新课程。其特点是将中国音乐作品的欣赏置于中国音乐历史文 化的背景中进行,同时使中国音乐史的教学更直观形象,促进学 生的历史知识、感知能力与思辨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本课程不仅是关于音乐历史的学科,而且也是阐述中国音乐 发展脉络的文化类学科。可以说是音乐、历史、文学等多学科相 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具有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 音乐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树立辩正唯物史观, 适应基础音乐教育需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以往我们对《中国音乐史》或《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 的教学研究,多集中于课程本体的经验之谈,并未对2006年底教 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 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行解读,且与实际教学实践相结合。因 此,笔者试摘取纲要里的一些内容与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新 的想法: 一、教材的选择 据2006年底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 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 原则有:第一,选择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 人物、作品及音乐思想、理论等内容,介绍中国音乐历史及相关 的音乐体裁和音乐表现形式,认识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规律:采 用学术界有定评的材料与观点,客观地反映中国音乐的历史;第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能较全面地反映中国音乐的历史与作品, 通过精品的听赏与阅读、分析与阐释,在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的 基础上,认识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线索与艺术特征;第三,注意 中国音乐体裁的历史变迁和特殊性。选入的音乐名作要有利于反 映中国古代音乐体裁的历史传统,和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所产生 的发展变化;第四,注意结合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适当选 择相关的中国音乐历史知识和音乐作品。 目前,我国高校《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课程较为通行 的教师参考教材有: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 史》,刘东升、袁荃猷《中国音乐史图鉴》,居其宏《新中国音 乐史》等。结合以上要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使我们在使用 教材时,就应该采择各书所长,而不是一味的使用一本参考书 籍。如在古代音乐史部分,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 编》一书作为基础教学使用。该书概述了我国自原始社会直至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年来的音乐发展历史。书中附有130多幅图 片,85个谱例以及人名索引等较为丰富的内容,具有结构严谨、 史料翔实、条理清晰等特色。而该书最主要的优点就是简明扼 要、提纲挈领。每章的体例非常清楚:宋代音乐就分为市民音乐 的勃兴、宋代曲子与元代散曲、说唱音乐的高度繁荣、戏曲音乐 的成熟和发展、乐器与器乐的发展、乐律学的重要成果、音乐论 著举要八个小节来分别阐述宋代音乐,使学生能够按照此提纲对 该章内容进行掌握。并且,在每一章的第一节都是概述,这种概 述是具有总结性的概述,如第二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 乐。就从专业音乐文化(乐师分工教学)、民间诗集(《诗经》 己6口 可拓宽学生的视野,两本专著语言简炼生动,内容广博、观点新 颖,旁征博引、史料翔实,可读性强,让学生充满兴趣,也是立 足学术研究前沿的优秀音乐史著作。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 史》(第三版),全书共分为八章,较前两版不足之处,有所增 减,后附有音响光盘。刘东升、袁荃猷《中国音乐史图鉴》一 书,收录图片497帧,修订版又增至726帧,除了有乐器、乐俑、 乐谱之外,还有大量的与音乐有关的青铜器、漆器、瓷器上的装 饰图案、画像石。雕砖、石窟、寺庙的雕刻,壁画、画家及民间 的绘画作品,书籍插图等。此外,在中国当代史方面,居其宏 《新中国音乐史》,全书30多万字,选配了大量见证新中国音乐 历史进程的图片400多帧。全书共分为七章,历史记叙的时间从 1949年至2000年,书中最后一章记叙了近十年来的音乐创作、表 演、理论研究、音乐家、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生活。当然,还有 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每章后设有专门的复习参考 题,覆盖了137个知识点。另外,该书还附有教学光盘,从古代 到近现代的音响资料共112首,谱例104首,图片204帧,为我们 的阅读和理解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参照,有些图片是首次在教材中 被公布,如《今虞》琴刊封面(图8—4)、工部局乐队(图8— 5)、赫德乐队(图8—6)等。 二、教学创新 纲要在课程教学方面要求:对音乐历史问题的教学,要有机 地结合相关的音乐历史事实、社会文化背景等进行分析,培养学 生客观地认识音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独立搜集和处理音乐资 料,写作分析音乐作品的短文或撰写音乐欣赏课的教案,把音乐 史的教学与相关文化的分析有机结合在一起。 在中国音乐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摒弃以往初、高中填 鸭式的历史教学方式,不停地讲解这段史实,但学生却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我们要让学生读古文,但在这之前有一 些平时未常见的生僻字:“饕餮”“鼍”“漫”“蕤”等,还有 一些文字的读音问题,如“无射”中的“射”,“龟兹”等是首 先要解决的。在讲授历史内容,如在讲到唐代坐、立二部伎时, 就可以引用白居易的《立部伎一刺雅乐之替也》,诗中写到“立 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太常部伎有 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呜。笙 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 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雅 音替坏一至此,长令尔辈调宫征。圆丘后土郊祀时,言将此乐感 神祗。欲望风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工师愚贱安足云,太 常三卿尔何人。” 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安史之乱后,白居易看到的 二部伎所写此诗,通过阅读这段文献,可以得出二部伎的衰落, 在衰落之后的表演内容,所用伴奏乐器,太常部伎的等级等。学 生不仅知道课本告诉的知识,而且也找到文献出处,知道了二部 伎衰落的原因。 三、背唱、分析乐曲 纲要在教学目标方面,也包含了两点:1.了解中国音乐发展 的各个历史时期,各阶段音乐文化的主要艺术成就和文化背景; 了解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流派、重要作曲家及其代表性音乐作 品。2.了解中国音乐的美学特征,音乐的材料、形象、形态、意 蕴、价值与功能;熟悉音乐的表现手段,对旋律、节奏、调式、 织体、结构等能作出恰当的分析。 背唱、分析乐曲不仅是我们得到音乐审美和音乐形态特征 (下转第274页) 大众文艺 ・文化综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依靠职业道德建设的指 作为图书馆员应该怎样面对现这样的挑战呢?高校图书馆员必须 努力钻研相关业务,高效科学的管理和服务读者,在提高自身的 导,马克思说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让人自由而又全面的发 业务水平同时多参加各项专业知识的培训和道德学习,用理论武 展,换句话说,人应该成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的 装自己的头脑,充分发挥岗位上的主观能动性,全方位的体现图 自由人。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因此其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 书馆人的健全的人格和精神风貌。 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培养高素质高科研的人才。图书馆是高 5.合作,共享;协作,共建; 高校图书馆员在工作中践行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实图 书馆职业道德的内涵建设。每一位图书馆员在忠实的履行岗位职 责的同时,还要精诚团结合作,团结互助,充分发挥集体主义精 神,推进图书馆资源共享,拓展社会协作,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 能和作用,共同建设读者最喜欢最完美的高校图书馆。 三、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1.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历史需要 人类社会已经迈进了2l世纪,高校图书馆已经进入了数字 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为了适应飞速变化的节拍,图书馆员职业道 德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升华。职业道德是高校图书馆事业的 软实力,是高校图书馆事业的生力军和生命线。图书馆员职业道 德建设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提高馆员的服务质量和图书馆的整体 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图书服务。同时它又可 校的图书信息情报中心。在提供信息查询,图书馆借阅,资源检 索等服务的同时还要为高校教学单位和其他兄弟单位部门服务。 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时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图书馆员 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发挥图书馆员的正能量。图书馆员在他律前 提下更要自律,自律是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具体体现,在不断完 善和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图书 馆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让图书馆真正的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 二阵地。 4,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图书馆队伍建设的需要 图书馆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图书馆多元 化的服务来自于工作在岗位上的图书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建设 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协调职工之间,馆员与领导之间的等诸多 关系,在维护图书馆安定团结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这一切的 根源都要以“会做人”和“会做事”的道德规范为准则。高校图 促进图书技术及其它相关学科专业的进步和发展。反而言之,社 书馆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可以让图书馆员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角色 会进步和发展也必然会带动图书事业的发展。而高校图书馆员的 作用。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的实效与否,只有图书馆员在为读 职业道德建设又可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推波助澜。二者之间相互制 者服务中与读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检验其职业道德修养的高 低,查找不足,不断完善,最终实现职业目标。 约、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 2.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的需要 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以法治馆, 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是当今全球图书馆正在研究和追求的一 以德治馆是高校图书馆求生存,求发展的主旋律。图书馆员职业 个主要课题,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正励志于这项研究,重新召回 道德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在不断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养成 沉睡已久甚至走出人们视野的图书馆核心价值。这样才能使边缘 的,高校图书馆员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 化的图书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被其它行业所代替。真正的 自我激励。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历练,将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与 发挥图书馆功效。高校图书馆员是高校图书事业的主力,高校图书 职业行为进行有机统一,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一 馆职业道德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员的内燃动力。图书事业的发展依赖 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共同建设一和谐,安静的文化校园。最终弘 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它是以显性的方式为手段,以理性的效 扬图书精神,壮大图书馆事业。 果为目的。它有助于图书馆员敬业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图书馆员为 广大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图书馆事业需要敬业爱岗、业务熟练 参考文献: 的一只专业化的队伍,良好职业道德观念的馆员,能把它转换成个 【1]范慰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指南《职业道德》.2005 2】黄永华.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浅析2005. 人追求理念,信念和义务,将这种精神境界融入到工作实践中。更 [好地从事高校图书工作和进行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工作。 【3】刘建民.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实训教程》.2006. 3.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充分体现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 [4】国家职业标准《图书资料馆员(试行)》2005 职能 (上接第260页) [5】王瑛.试论加强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2010 的感受,而且也能从理论的高度对传统音乐进行认知。如《扬州 慢》是姜夔自度曲中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于淳熙三年(1176)到 达扬州时,见扬州被金兵劫掠后满目苍凉,姜夔百感交集,写下 此曲。这首歌曲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作者面对乱世昔怀伤今的情 怀,而且也使得我们现今的音乐创作有所启示,如流行音乐中对 歌词的不重视,歌词与音乐分离,缺少交流,歌曲写作存在着重 曲不重词的现象。《扬州慢》词曲的高度配合,给我们的启示, 就是要协律:词是用来歌唱的文学,按谱填词,提高文学修养, 善用“代字”等 。 如李叔同三声部合唱曲《春游》,以轻盈的曲调、规整的和 声,勾勒出一幅恬淡怡情的学生春游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合唱 曲,也是李叔同创作乐歌的代表。在创作中,李叔同大胆借鉴运 用大量的欧洲化曲调和西洋歌曲的基本要素进行编配,有意识地 尝试使用合唱这一多声手段,为乐歌的配写旨在强调乐歌的表现 力。其难能可贵在于:现代西方声乐艺术多声部合唱的形式,曲 调的旋律富于西洋抒情歌曲的调式特征,歌词充分展现了民族诗 歌质朴典雅的语言艺术风格,饱含独具个性的清真恬淡,简约空 明的声乐艺术意境。。在旋律方面,主要是歌曲与词调的节奏结合 解随后萧友梅、黄自运用西洋创作技法创作的艺术歌曲,乃至后 期蓬勃发展的全国歌咏运动 。 四、结语 笔者不揣愚陋,将指导纲要与《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这 门课程结合起来,并从新的视角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提出一些 不同于以往的看法,主要是想让学生全面掌握漫漫历史长河中的 主要音乐历史事件,运用文献读懂历史来源,了解那一段历史, 并能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当然,这也是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 的。 注释: 1.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M】人民音 乐出版社.2003:181. 2.黄绍渠从《扬州慢》词曲的结合看流行歌曲创作的弊端 音乐探 索,2005,(2):71—73. 3罗鸣.新时代的第一声鸟鸣——歌曲《春游》的音乐美学分析U].宜 宾学院学报,2011,(71:111—113. 4.刘绮,张程刚.李叔同三部和声《春游》音乐分析U】.河北科技学院 2,(11)178. 自然贴切;旋法以平稳级进为主结合偶尔跳进;和声功能进行规 学报,201整简洁明朗;作品整体曲式结构对称清晰。这首带有早期实践创  新性的多声部歌曲编创,不仅是一部首先将西洋创作手法引进并 作者简介:陈珊珊,女(1981一),硕士研究生,四川南充人。遵义师范学 实践于中国风格作品的具有较高水准的艺术作品,是李叔同的乐  歌水平明显高出同时代的学堂乐歌,而且也能使学生更进一步理 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己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