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虚词“乎”的用法

来源:知库网


一、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

②技盖(通“盍”)至此乎?(《庖丁解牛》) .

③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

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

3.表推测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4.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

5.用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于是乎书(《狱中杂记》) .

②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

6.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

②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疱丁解牛》) .

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 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后一个“乎”: 表示比较,比,跟……相比。)

④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乎:对。) .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对,向。) .

⑥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乎:比。)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