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中国历史大综合
一、选择题
◆(2013·山东威海)13.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
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2013·山东烟台)10.纽约《世界日报》曾为《毛泽东诗词全集》的出版刊发广告,评价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至数件中国近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豆。下列诗词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钟山风雷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②①④ D.①②④③
◆(2013·浙江宁波)6.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D
①七月的艳阳照遍香港,回归的骄傲永刻我心上 ②五四五四,爱国的血和泪,洒遍亚东大陆地 ③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④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
◆(2013·福建莆田)7.下列是四部反映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按照历史发展进程来观看,其先后顺序是
①《雍正王朝》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鸦片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③②
二、非选择题 ◆(2013·江苏无锡)三、填空题(请将答案按序号填入答题卡的指定位置。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8.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 和 ▲ .
2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 30.文艺复兴起源于 ▲ (国家);工业革命起源于 ▲ (国家)、
31. ▲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32.“状元实业家”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主张“ ▲ ”。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是今天的 ▲ 的前身。 28.民主科学
29.五四运动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30.意大利 英国 31.《共产党宣言》 (俄国)十月革命 32.实业救国;北京大学
1
◆(2013·黑龙江龙东)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6分)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请回答.
(l)材料一中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谁?请将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各举一例。(13分)
(2)材料二的歌词和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中国军队司令员是谁?中国军人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3分) 25.(l)奕䜣
军事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答出其一即可) (1分)
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开平矿务局等。 (答出其一即可) (1分)
(2)抗美援朝;彭德怀;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分) ◆(2013·黑龙江龙东)29.梳理历史,提升能力。(10分)
(1)某历史活动小组在探究中国近代社会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总结列出如下简表,不过有些信息还没填上,相信你一定能给予帮助。(4分)
战争名称 A 甲午中日战争 条约 《南京条约》 C 影 响 B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B C D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小明非常喜欢吃米饭,他想知道我国古代哪一原始居民最先种植水稻的,请你告诉他: (1分)
(3)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从未缺乏面对外国的侵略而赴汤蹈火、英勇抗争的仁人志士,某同学阅读了以下两则材料,希望你与其合作,写出材料中表述的历史人物。(2分)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他的追求。16世纪中期,接受明政府委派到浙东抗倭,在台州附近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
材料二:在1894年的黄海大战中,他率领致远号全舰官兵英勇杀敌。舰身中弹过多,
2
弹药也将用尽。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后人评价他说:“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一中的人物: 材料二中的人物:
(4)为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某校编排了历史剧《抗日风云》。小刚和小强同学应邀扮演了剧中两个人物。
情景一:小刚奋笔疾书,谱就了《义勇军进行曲》。
情景二:小强面对黄河,谱写了时代最强音----《黄河大合唱》 请分别写出小刚同学和小强同学扮演的剧中人物。(2分) 小刚: 小强:
(5)近年来中日关系总起波澜,日本居然将本属于中国的钓鱼岛纳入日本版图,对此你怎 么看?(1分)
29.(1)A.鸦片战争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分)
(2)河姆渡人。(1分) (3)戚继光:邓世昌。(2分) (4)聂耳;冼星海。(2分)
(5)坚决捍卫钓鱼岛主权;通过战争或谈判的方式解决。(言之有理即可)(1分)
◆(2013·湖北三市一企)36.【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究】(8分) 一位初中历史教师组织中国近现代史复习,以下是课堂的部分实录:
(1)教师进行知识梳理时出示了一张幻灯片,请你把空出的部分补全。(2分) 时间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1956年 事件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标志 中国近代史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78年 (2)分组活动结束后某同学代表本小组展示讨论成果:“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倾听同学的发言,你发现了他的一个错误吗?请指出并帮他改正。(2分)
(3)在活动中教师提供了1959年某部门制定的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表(见下表) 年份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 请回答教师的问题:1953~1957年我国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接着指出1958年的数据是虚假的,请分析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4分) 36.(共8分)
(1)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标志: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或是改革开放的开端)(1分) (2)错误:建立了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1分)
改正:将“中央革命根据地”改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 (3)主要原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2分)
3
依据:“大跃进”运动;浮夸风盛行。(任答一点即可得2分)(2分)
◆(2013·山东威海)3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主义、实现国家独
立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图表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签订《南京条约》 辛亥革命博物馆 材料三: 材料四:
项目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年份 1978 1992 2002 2012 3624 26638 102398 519322 343 2027 7703 24565 开国大典 1978~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该条约签订的时间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辛亥革命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你认为该博物馆建在这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该宣告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分析材料四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 32.(1)1842。(1分)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2分) (2)因为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在这里爆发。(1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1分)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
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1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1分)
(4)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分)(意思对即可)改革
开放。(1分)
◆(2013·四川成都)29.(10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某校初三5班的同学开展了“在旅游中学习历史的活动”,请你来参与。 方案一:“特区”旅游
4
图6 中国经济特区示意图
(1)为“特区”旅游做准备,看看你是否能准确地说出图6中字母所代表的经济特区的名称,请将字母所对应的地名填写出来。(3分)通过“特区”旅游,你知道“经济特区”特殊在哪里吗?(2分)
A: ;B: ;C: 。 方案二:家乡旅游
图7 都江堰 图8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2)请为上面两幅图片所示的旅游景点配上相应的解说词。(5分) 29.(10分)(1)A厦门;(1分)B深圳;(1分)C海南岛。(1分)特殊之处:在不损害主权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如答出“国家在特区实行市场经济,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为外商提供优惠的支持待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亦可)。(2分)
(2)图7是战国时期水利专家李冰主持开凿的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岷江上游(今成都地区都江堰市);具有选址合理、自流灌溉、无坝引水和就地取材等特点;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每点1分,共3分,任答三点即可) 图8是成都人民为纪念在保路运动中牺牲的烈士,(1分)于1913年在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内修建的纪念碑。(1分)
◆(2013·四川达州)39.看图回答问题
5
(1)依据图一回答:
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割占的领土是什么?何年回归祖国? (3分) (2)依据图一、图二回答: 图一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图二中将其设置为经济特区的D城市名称是____。(2分) (3)图二中首先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窗口城市的名称是______ 。(1分)
(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9.(1)《南京条约》(1分) 香港岛(答案是香港不给分)(1分) 1997年 (1分) (2)厦门(“厦”字写错不给分)(2分) (3)深圳(1分) (4)经济特区——沿海开
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内陆省会城市和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的15个边境城市)(2分)
◆(2013·浙江丽水)22.(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先生代表皮诺家族表示,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材料二
图一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政府人员合影 图二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材料一中两件文物的流失与19世纪中期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据材料二图片所反映的史实,分别简述中国人民为此所作的努力。(4分)
6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3分) 22.(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2)图一:1911年10月,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图二:1937年,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英勇抗日,1945年8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探索史,抗争史。
◆(2013·浙江台州)22.(10分) 【品读《茶馆》】
(第一幕:1898年初秋)
常四爷:咱们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艺儿啊!老刘,就看你身上吧:洋鼻烟,洋表,洋鞋大
衫,洋布裤褂„„
泰仲义:把本钱拢一块,开工厂! 王利发:开工厂?
泰仲义:嗯,顶大项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1)“常四爷”反映的社会现象与《马关条约》的哪些条款直接相关?(2分) (2)“开工厂抵制外货”是当时哪一政治派别的思想主张?(2分)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
泰仲义:拆了!我四十年的心血啊,拆了!„„抢去我的工厂,好,我的势力小,干不过他
们!可倒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吗?我问你!
(3)“这样的政府”指哪一政府?其统治区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4分) 【续编《茶馆》】
(第四幕:2013年)
记者:秦先生,了不起啊!民营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佩服! 秦建国:多亏了 ,我终于圆了父亲一生的梦想! (4)运用所有制经济的相关知识,将对话补充完整。(2分) 22.(10分)(1)增开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2分)(2)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3)国民党政府。(2分)少数官僚掌握了大量财富;掠夺财富,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答出一点即可,2分)(4)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答出一点即可,2分) ◆(2013·云南曲靖)26.(12分)发展经济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 地区之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1)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培育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哪两种?(2分) 材料二
7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历史信息,说出战国时期得到迅速推广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分)
材料三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纺织业造纸业中心
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3)材料三说明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指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什么时候?(2分) 材料五
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 产量 年份 1952 1957 粮食(百万吨) 163.42 195.05 棉花(百万吨) 1.30 1.64 煤(亿吨) 0.66 1.31 钢(百万吨) 1.35 5.35 (5)根据材料五的数据分析,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主要发展哪一行业?(2分) (6)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的背景下,我们应如何发展本国经济?(2分) (1)水稻,粟。(各1分,共2分) (2)铁制农具,牛耕。(各1分,共2分) (3)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2分)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2分。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也可) (5)重工业。(2分)
8
(6)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制度创新,大力提高本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等。(2分。答出一点得1分,最多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013·山东日照)26.(12分)不同的经济政策,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与后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做奴隶。
——华师版七上教材
材料二
宋朝政府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地“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机构。
——北师版七下教材
材料三
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人教版七下教材
材料四
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等。
——岳麓版八上教材
(1)材料一出自商鞅变法。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它所产生的历史影响。(3分)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政府怎样的政策取向?其直接效果怎样?(2分) (3)材料三表明清代将奉行什么政策?与材料二相比,有什么不同?说明其造成的历史后果。(4分)
(4)材料四的法令出自哪一派别?他们的意图何在?结果如何?(3分) 26.(1)重农抑商。(1分)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强了国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2分)
(2)重视海外贸易。(1分)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1分) (3)闭关锁国政策。(1分)限制对外贸易。(1分)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2分) (4)维新派。(1分)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或促进和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遭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最终失败。(1分)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