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校管理中的“人”何以困顿——以校园文化的视角分析

来源:知库网
学校管理中的“人"何以困顿 以校园文化的视角分析 巩日光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目前基于-&-4J']对教育本质理解的褊狭、对校 功能。物质建设固然重要,但它们只是学校和教育发展的 园文化认识的不足等原因.校园文化处于被异化的困境。 工具性、附属性的条件,不是学校和教育的灵魂性、主体 这将直接制约教育管理的效用,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 性的条件。校园文化的建设更重要地在于通过学校精神 和学校的发展。 的营造,实现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领。 关键词:校园丈化异化 学生教师 管理者 (二)重制度建设与科层管理.轻文化氛围营建。 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演进,校园文化越来越成为人 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成长。校园文化在这方面对 们关注的对象。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本真教育目的 学生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有时甚至超过对学生知识传 实现的必备条件。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将 授的影响。但是,在近些年的校园文化发展中,更多地关 会促进教育的进行和学校发展。萨乔万尼就曾经指出: 注把学校作为一个管理机构而进行的行政管理和制度建 “最成功的学校领导会告诉你,形成正确的文化以及关注 设,科层制的模式体现明显。而学校文化环境的创建却被 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所共同认同的意义,是人们普遍认为 当作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这使得学校在成为一个有效的 创造成功学校的两条基本规律。”所以,学校一旦形成具 管理系统的同时,背离了学校的文化和教育本性,导致了 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将会统率和规范学校每一 学校功能的异化。 位成员行事的态度与方式。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 (三)重自上而下的权威推进,轻多方参与、共同建构。 体现在全体师生的方方面面。 皮特逊fI(entD.Peterson)教授曾指出:“学校文化是一 一、被异化的校园文化 组规范、价值和信念、典礼和仪式.象征和事迹,这些因素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教育实现的重要保障。但是, 构成了一所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个性。”…在目前的校 目前我国校园文化的发展进入到“单向度”的误区和泥 园文化的营建中,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的推 淖,使得校园文化背离了其原初的样态和作用。这主要表 进。权威文化强劲,构建主体单一化,非权威文化被排挤, 现在: 非权威文化只是作为客体被物化的存在。这样的校园文 (一)重物质建设,轻精神引领与教化功能。 化呈现为权威文化的单质性。因为真正的校园文化只有 物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来物 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下,多主体各尽其力,才能营 质建设在校园文化中的比重不断加大,甚至有主宰校园 造饱满、充盈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之势。这在高校发展中尤为明显。在巨资投入下,学 二、校园文化何以被异化 校面积快速扩大,校内高楼林立.极尽豪华。人们慢慢忽 (一)对教育本质、学校本质理解的褊狭。 视了学校更为重要的在精神引领和灵魂教化等方面的 正确理解教育本质与学校本质是营建校园文化的重 服务等类信息。 环境。 (5)生活性服务。比如教职工医疗保健、住房和师生 娱乐生活等诸方面。师生们如有疑难.校园媒体应该提供 参考文献: 有关服务,帮助师生排忧解难。 『1]王玲玲,任少波.校园主导媒体的地位、作用与建 高校新闻媒体必须明白,高校师生不仅是新闻媒体 设对策.中国高教研究,2002,(12). 宣传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服务的对象。我们只有增强服务 [2]金菊爱.高校校园媒体作用探析.浙江传媒学院学 意识,强化受众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学会在引导中服务, 报,2005.(3). 服务中引导,才能更好地密切与广大师生的联系.不断争 『3]谢宁生.高校媒体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舆论引导 取师生、团结师生,才能凝聚师生的力量,共同为学校的 作用.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发展贡献力量 『4]潘红霞.高校校园媒体——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 此外,在做好服务校内的同时,大学校园媒体还要 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02). 注重扩大新闻宣传与新闻辐射的功能,要向全国如《中 『5]张锐,覃好君.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视角下的校园 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及时提供学校发展改 媒体建设.现代企业教育,2007,(14). 革新动向、新成就,在宣传本学校的同时,让社会更多 [6]石立玉.浅谈校园文化建设.河北教育(综合版), 地了解学校.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软 2008.(09). 158 要前提。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是促进人的“整全发展”的 活动,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 积”。 而学校正是这样一个有组织、有计划地以促进人 的“整全发展”为目的的重要场所。相应地,校园文化的建 设必然是围绕着人的发展而展开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意 义就在于通过其独特的、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引领和促进 学生的发展。 (二)对校园文化认识的不足。 近几年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呼声愈加高涨。更有甚 者,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的规章制度规定下来以 彰显重视。但事实上,很多学校所谓的校园文化更多地 只是停留在口号层面和装饰层面上。而对到底什么是 校园文化,其作用究竟何在,一知半解.其结果便是校 园文化成了追求分数和管理绩效的外包装。当真正遭 遇与分数、管理绩效的冲突时.所谓校园文化往往无条 件让步。 (三)权威文化的强势。 从外部来看.在我国目前的学校建设模式中更多地 是自上而下地以行政命令为表现的权威文化的推进,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校园文化更好地与主流文化同轨 前进.有利于学校发展方向、教育发展目标在国家的统 筹安排下有序发展。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 校自身文化个性的培养。从学校内部来看,诸如校长负 责制等单线管理模式.使得行政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占主宰地位,直接决定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和目的 定位。 三、被异化的校园文化中“人”的困顿 (一)在“麻木”中走向“畸形”的学生。 校园文化渗透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单向度”的校园 文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当前我国的中小学 教育虽然在理念定位上“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 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依然是牢固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升学 率与及格率的盲目追求、对知识学习的单一强调、对素质 教育的虚假应付、对“应试精神”的暗度陈仓地执着等,都 使得学生被胁迫在单向度的教育模式中。 (二)尴尬而又无奈的教师。 教师在校园文化营建中是一个既复杂又尴尬的角 色。一般看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是一个自主性较高的角 色。也正是基于此种认识,很多的教育问题最终被追溯在 教师身上。但其实,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教师 更多的是作为权威文化的传递者、行政命令的实现工具而 存在。因此,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不仅学生是被规训与控 制的客体,教师也是被控制与规训的对象。因此,面对单 向度发展的校园文化,教师更多的是无奈地执行.自身 的创造性和自主性被压制,成为单向度的群体之一。 (三)“高处不胜寒”的管理者。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管理者是外界权威文化的代表, 同时又是学校内部权威文化的主体。校园文化的建设更 多由管理者主导。但是,因为长期以来学校自上而下的管 理模式、制度模式,管理者更多地被限制在科层的顶端。 一般人看来,这是一种“最大的自由”。但实际上,往往因 为科层制的严谨和等级的明确,使得管理者与非管理者 之间存在着一种距离感与隔阂感。而这恰恰是校园文化 营建中的一个较大的制度性、构成性障碍。因为校园文化 是在多方参与,在共契、磨合与博弈的过程中不断营建而 成的。而上述的管理模式恰恰是割裂了这样的一种有机 的模式与过程。 综上所述,目前的校园文化发展由于人们对教育管 理本质、教育本质与学校本质的理解褊狭、对校园文化认 识的扭曲、权威文化的强劲和受功利主义的影响,陷入了 被异化的泥沼。而这也直接导致校园文化中的人的困顿。 因此,了解校园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困境,分析背后的原因 及其导致的后果.是校园文化实现改观和新发展的重要 基础 参考文献: [1]KentD.Peterson.PositiveorNegative[J].Journalof- StaffDevelopment,vo1.23no3summer,2002:5—15. [2]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1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