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饮食管理及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影响研究

来源:知库网
2019年第4卷第18期Vol.4, No.18, 2019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177

饮食管理及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影响研究

严立芹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江苏 镇江 212000)【摘要】目的 探讨饮食管理及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影响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标准,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相关科室接受治疗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中选出10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n=50)实施简单护理,而观察组患儿(n=50)结合简单护理,实施饮食管理及护理干预,两组患儿在实验时间后,根据研究要求,观察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长、疾病复发率与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将两组患儿的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长(6.93±2.53)d、症状消失时间(6.14±2.52)d、疾病复发率(12%)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长(8.05±3.42)d、症状消失时间(8.03±2.52)d、疾病复发率(26%),两组患儿的统计数据资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加强对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饮食管理与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的复发风险,减少在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将上述护理模式运用于我院治疗的患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饮食管理;护理干预;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18.177.01

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儿童,其临床特点为患儿出现关节疼痛、皮肤紫癜与肾脏损害等,好发于春秋季节,常见的过敏源为药物、花粉等,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改变,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不降反增,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患儿在接受临床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儿的饮食管理与护理干预十分重要[1]。本次研究中,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相关科室接受治疗的患儿中选出100名,对照组患儿实施简单护理,而观察组患儿结合简单护理,实施饮食管理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采用SPSS20.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算,将研究中的数据分为组间计量资料与组间计数资料,对比差异后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若最后算出的结果P值小于0.05,则视为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将两组患儿的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长(6.93±2.53)d、症状消失时间(6.14±2.52)d、疾病复发率(12%)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长(8.05±3.42)d、症状消失时间(8.03±2.52)d、疾病复发率(26%),两组患儿的统计数据资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1.1 根据研究标准,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相关科室接受治疗的患儿中选出100名,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50):男患儿人数21例,女患儿人数29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为(9.02±2.42)岁;对照组(n=50):男患儿人数20例,女患儿人数30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为(9.43±2.61)岁。

1.1.2 100名患儿中,均为临床上诊断的小儿过敏性紫癜疾病;研究人员让患儿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将重大疾病、精神障碍的患儿排除;我院科室与医学伦理会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取得医院与医学伦理会的支持。将所收集的临床一般资料使用软件分析处理,以上收集的年龄、性别等资料(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过敏性紫癜疾病[4]临床症状为患儿的皮肤出现瘀斑、斑点等症状,主要是患儿的毛细血管严重导致的肠壁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患儿出现广泛性水肿、出血、充血等,诱发过敏性紫癜的原因尚未明确,多数研究表明,过敏性紫癜与患儿接触花粉、昆虫、病毒等有关,而饮食不当也是导致患儿发病的原因之一,在患儿接受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加强对患儿的饮食管理与护理干预十分重要[5]。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根据加强对患儿的基础护理,保持患儿的病房清洁,将病房的温度与湿度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每日消毒一次,定期更换床单,让患儿家属每日更换患儿衣物,不可让患儿抓绕皮肤;加强对患儿的饮食管理,根据患儿的疾病进展,给予相应的饮食护理;研究结束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护理效果较为满意。

综上所述,加强对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饮食管理与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的复发风险,减少在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将上述护理模式运用于我院治疗的患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2 方法对照组的患儿,仅给予其简单护理,而观察组,在结合简单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饮食管理及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饮食管理: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给予饮食护理,带患儿的紫癜消退后,其他临床症状消失一周左右后,方可让患儿进食新鲜的水果与蔬菜,1-2周后可让患儿进食动物蛋白,但必须控制摄入量;确定患儿对某种事物无异常反应后,可逐渐增加另一种事物,应遵守少量多餐的原则,患儿在进食过程中,若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饮食[2]。(2)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嘱咐患儿家属不可让患儿抓绕皮肤,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同时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患儿家属注意患儿皮肤的清洁,定期更换衣服;护理人员应保证患儿病房的卫生,及时更换床单,每日开窗通风,使用消毒机消毒一次[3]。

参考文献

[1] 刘英.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疗法的治疗和

护理体会[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3(2):168.

[2] 陈恕青.系统饮食管理及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效

果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9):1080-1082.

[3] 吕云.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价值及

护理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4):110-111.

[4] 王梅芳.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腹症发生率

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1271-1272.[5] 骆媚芬.PDCA模式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饮食护理中的应用价

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657-4658.

1.3 观察指标 对于患儿在住院期间疾病的复发率、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总时长进行统计;将两组患儿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将所收集的数据使用相关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将研究中出现的疾病复发率、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总时长数据

本文编辑 :雷巧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