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五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诵读《声律启蒙“五微”》,达到熟读成诵。同时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感受为民着想,为民谋利的高尚品德。
教学准备:收集历史故事《汉武帝刘邦》、《武王伐纣》、《出使西域冯奉世》、《政绩斐然的西汉尹翁归》配乐。
教学模式:故事导入、情境激趣——配乐诵读、品读解意——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这节课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汉武帝刘邦》。
这个故事出自我们今天所学——五微
(二)配乐诵读、品读解意
1、师配乐范读、领读
出示《声律启蒙“五微”》原文: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宽对猛,是对非,服美对乘肥。
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
桃灼灼,柳依依。绿暗对红稀。
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声对色,饱对饥,虎节对龙旗。
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
尨也吠,燕于飞,荡荡对巍巍。
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
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
2、多种形式朗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
3、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出前句,对后句,练习背诵。
4、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
【注释】
客路:外乡的路。矶: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
欹:斜,倾侧。
边衣:汉唐以来,四边多事,故从征者众。每当秋寒,妇念其夫,则寄征衣。故亦称征衣为边衣。
【注释】
玳瑁:热带海中一种像龟的爬行动物,背甲可作装饰品。
灼灼:《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灼灼,形容花开得茂盛。
依依:《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汉致太平三尺剑:指刘邦提三尺剑打天下的事。三尺剑,古剑长约三尺,故称三尺剑。
戎衣:军服。戎,兵也。衣,服也。《尚书·武成》:(武王伐纣)“一戎衣,天下大定。”讲解武王伐纣的故事。
【注释】
虎节:雕刻成虎头形的符节。符节是古时使臣执以示信之物。《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龙旗:画交龙图纹之旗。《诗经·商颂·玄鸟》:“龙旗十乘,大禧是乘。”
白简:古代御史有所奏劾,使用白简。简本为竹或木片,自纸行用后,书笺也通称简。《晋书·傅玄传》:傅玄性急,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坐以待旦。
朱衣:红色的官服。宋代欧阳修诗:“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一点头。”昔时欧阳修知贡举,每阅卷,觉旁有朱衣人点头,然后入格。
尨吠:《诗经·召南·野有死麋》:“无使尨也吠。”尨,多毛狗。
资:凭借。
燕飞:燕子双双,比翼而飞。《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冯奉世:《汉书·冯奉世传》:冯奉世持节使西域,拔破莎车,要功万里之外,赐关内侯。以故事插入。
尹翁归:《汉书·尹翁归传》:尹翁归守东海,后迁扶风守,其治民,凡赏善,刑奸,除盗,息课,各异其等。以故事插入。燕:通“宴”,设宴,宴请。
棠棣:《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常棣同棠棣,花木名,后以棠棣代指兄弟情谊。
韡韡:形容东西鲜亮有光泽。
杨柳:见前“依依”注。
4、在出前句,对后句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篇,进行背诵比赛。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觉得冯奉世是个怎样的人?尹翁归又是个怎样的人?
2、你还知道哪些居官不与民争利,为民着想,为民谋利的人?
3、一边拍手,一边对对子。
4、学习了今天《声律启蒙“五微”》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