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报纸常见语言文字错误指正(二)

来源:知库网
。 “ “ l_ 图 ■■田固 ..  .“体裁”≠“题材” “蝉”是一种能发 悦耳声音的昆虫,意指貂蝉唱 歌很动听。 某报《(柳堡的故事)幕后故事多》开篇叙述 说: “新中国军事体裁的影片中很少有涉及爱情 是 “有期徒刑”不是“监禁” 故事的, Ⅱ堡的故事》显然是一个例外 ”这里 某报一稿中主标题是“辞职员工‘潜伏’老 的“体裁”一词明显是“题材”的误用。 东家”,副标题为“窃得器材数万元被判12年监 “体裁”和“题材”虽然都与文章有关,但它 禁”,这里“被判12年监禁”中的“监禁”是错 们的区别很大。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的。我国《刑法》中只有拘禁、有期徒刑(最长 “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用各种 为20年)、无期徒刑、死刑(包含死缓)等刑种, 标准来分类,如根据有韵无韵可分为韵文和散文; 根本就没有“监禁”。该稿正文中讲“被告人付某 根据结构可分为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等”。而 被判有期徒刑12年”,很显然作者将有期徒刑与 “题材”则是指“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 监禁等同起来了。 我们可以说“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但是不能 说“这篇文章的题材是小说”!我们可以说“文学 是 “皇祜 不是“皇佑” 作品的体裁要多样化”,也可以说“文学作品的题 某报在《梁思成一 保全京都和奈良》一文 材要多样化”,但是这两个句子的含义是不一样 中有句说: “梁先生当时的判断与其后大修时发 的。我们可以说历史题材、军事题材、工业题材、 现的多处墨书题记相吻合——摩尼殿始建于北宋 爱情题材,但是不能说“军事体裁”、“丁业体 仁宗皇佑四年,即公元1052年。”一J:述引文中 裁”、“爱情体裁”等。 “皇佑”的“佑”字是明显的错别字,应是“祜” 是 貂蝉”不是“貂蝉” 字:其根据是:《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 第1851页《我国历代纪元年表》上,明确记载北 某报文娱版头条《新版(三国演义)敲定 宋 宗帝在位期间共有9个年号, “皇桔”是其 “锋芝”分饰吕布貂婵》,其中的“貂婵”应该是 中之一。 “貂蝉”。貂蝉是《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家的歌 妓,为除掉董卓而献身。貂蝉也是我国古代四大 是“精神可嘉”不是“精神可佳” 美女之一,早已家喻户晓。“蝉”和“婵”虽然 某报《南京律师新解(论语)尚未 版先抓 读音相同,但意思迥异。 “婵”,形容姿态美好; 日 习上悬红12万“寻错”》一文中讲道: “…… ・毒・@ 图尊 Y 。: 。 通观先生著作,不乏精彩之见,但其新解也存在 不少臆测肤浅之误,然探究精神实属可佳!” “探 究精神实属可佳”一句的关键词是“精神可佳”。 首先, “精神可佳”是个生造词。查了几本 T_具书,既没有找到“精神可佳”也没有见到 “可佳”。其次,从词义上分析, “精神可佳”、 “可佳”是说不通的。“可”有一义项是“值得”, “佳”的本意是“美”、 “好”,组合起来就变成了 “精神值得美(好)”,这是讲不通的。如果换成 “精神可嘉”就说得通了,因为“嘉”有“嘉奖”、 “嘉勉”、 “嘉许”之意。之所以经常有人写作 “精神可佳”可能是因为“佳”与“嘉”读音相似 而误用了。 “三甲”并非指“前三名” 某报对一幅照片作了这样的说明: “华姐三 甲季军邱叶,冠军黄橙子,亚军刘梓娇” (从左 到右)。该照片左边还有这样一段文字: “XXXX 凤凰卫视还将对三甲选手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 ……”用“_二甲”来称“前三名” (冠、亚、季 军)是不对的,凶为“三甲”并非指“前三名”。 据《辞海》 (1984年版)等工具书的解释, 用“三甲”排名次源于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自 宋代起,凡参加进十殿试(中央级考试)的各省 举人考中进士后被列为“甲榜”,未考中的举人被 列为“乙榜”。 此引 “甲第”、“甲科”等概 念 “甲”为等级之意, “三甲”即三等,也即 一甲、二 甲、j甲i个等级。明、清时期把考中 进 }:的前i名(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一甲或 第一-.甲,从第四名到100名左右称为二甲或第二 甲,余者统称 甲或第三甲,约200人左右。由 此可 , “ 甲”的总人数有300多名,而非仅 是前面的3人。所以把冠、亚、季军(前三名) 称为“三甲”是错误的。 “怀疑・…・・是否…… 用法不正确 某报((_一的哥四个月被开百张罚单》一义有 “张先生说,去年8月份省公安部门就已实施了违 法告知的服务制度,他怀疑交管部门是否存故意 ‘以罚代管’搞创收”一句。我在看报的时候,有 时也会看到这种“怀疑……是否……”的句式。 @・0・ 应该说,这是不正确的、令人糊涂的句式:张先 生到底怀疑交管部门(是)在“以罚代管”搞创 收呢,还是怀疑交管部门不是(否) “以罚代管” 搞创收呢?正确的表述是去掉“是否”二字。 “紊自’,是蛇足之笔 某报在《“谋男郎”是个高中生》一文中写 道: “……导演上阵亲自试验催泪棒帮助秦俊 杰。”其中的“亲自”是蛇足之笔。如果把“亲 自”二字删去,不是既简洁又明了吗?值得一提 的是,这不仅仅是个语言文字问题,往往还有 “吹捧”之嫌。阏为“亲自”时下都与“领导者” 搭配使用,如“某某局长亲自如何如何”、“某某 主任亲自怎样怎样”等等。足见这是颇为“流行” 的蛇足之笔,应该“砍”之。因为这都是他们 (领导者)分内的事,应该做的,何必加上“亲 自”呢? “报刊杂志’’是重复 某报在 与某某晚报日日同行》一文中写 道: “……又到了各种报刊杂志征订的时节……” 其中的“报刊杂志”之说是重复。因为“报”指 报纸, “刊”指杂志,用“报刊”即可。如果用 “报刊杂志”显然是蛇足。可写为“报纸杂志”、 “报章杂志”或“报纸刊物”,或者干脆写成“报 刊” 不要错用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约定俗成的定型词 组或短句。但笔者在阅读一些报纸时,偶尔也发 现有些成语被用错了。举例如下: 某报《三问“红楼选秀”》: “……但也存在 莨莠不齐、水平不均的问题。”句中的“莨莠不 齐”系“良莠不齐”之误。“莠”,一种多年生的 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莨”,也是一种多年 生的草本植物。 “莨莠”放在一块刚好“一般 齐”,不存在“不齐”的问题。成语“良莠不分”, 是指好人、坏人交叉在一块,一时分不清楚。此 外,用“良莠不齐”来比喻“红楼选秀”也不太 妥当,因为参加选秀的女孩中不可能有坏人。如 果用“参差不齐”就比较妥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