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研教案

来源:知库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研教案

教材解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总结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有的指向语句的理解,有的指向故事内容的理解,有的指向人物形象的感知,意在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三项内容。第一题给出了八个古典名著中较为常见的事物名称,让学生猜测其意思,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用现今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解释这些词语,在落实理解词语的基本方法的同时,为学生阅读古典名著扫除一些最基本的障碍。第二题通过出自《景阳冈》《猴王出世》等课文的例句,引导学生回顾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运用了哪些猜测语句意思的方法。第三题让学生根据阅读中形成的印象,猜测题中的三项外貌描写分别对应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并说出理由。第一项出自《西游记》,描写的是头戴金冠、手举金箍棒、威风凛凛的孙悟空;第二项出自《三国演义》,描写的是儒雅飘逸、气度非凡的诸葛亮;第

1

三项出自《水浒传》,描写的是充满英雄气概的武松。意在通过“猜人物,说理由”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古典名著中经典人物的认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日积月累”安排了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诗的大意是:春天的夜晚十分静谧,山中一片空寂,甚至听得到桂花落下的声音。月亮升起,惊动了山中栖息的鸟儿,山间溪畔响起了鸟儿鸣叫的声音。全诗紧扣一个“静”字,通过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态的景物,衬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山中春夜图,营造了动静相间、静而不寂的意境,表现出诗人闲适、恬淡而又愉悦的心境。

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交流平台

(一)能交流、总结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 1.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举例说说自己运用了哪些方法读懂了古典名著中难懂的语句。教师也可以出示本单元一些难懂的语句,引导学生说说语句的意思。学生说出语句意思后,教师要追问学生是怎么猜出来的,以此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2

2.交流阅读方法后,让学生读读教材中学习伙伴的话,看看他们谈到了哪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伙伴提到的方法,哪些是你没用过的?教师还可出示相关例子,加深学生的体会。比如,“借助资料”方面,可以告诉学生:通过了解曹雪芹的身世,能更好地理解《红楼梦》的故事。又如,教师可将《西游记》等影视作品引入课堂,与课文进行比较,让学生结合影视作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收获更多阅读的乐趣。

词句段运用

(1)能说出古典名著中常用事物名称的大致意思。 1.让学生先自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大胆猜测这些词语的意思。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比如,结合影视作品,就能大致了解“郎中”“店家”的意思。又如,联系《景阳冈》中的内容,能知道“榜文”大概就是贴在墙上、类似于告示一样的东西。再如,通过拆分词语、逐字理解的方法,只要知道“货”“郎”分别是什么,就能连起来

3

猜出“货郎”一词的意思。

(2)能回顾、总结猜测古典名著中语句意思的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是怎样猜测加点部分的意思的?可让学生简单交流对加点部分的理解,然后重点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并尝试概括方法。要注意提示学生,除了回顾课文的学习,还可以结合“交流平台”的内容进行交流。

2.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炼出理解难懂语句的方法,即可以根据字面意思、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借助影视作品等,猜出语句的大概意思。还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灵活运用一种或多种方法猜测语句的大意,不要只用某一种方法。

(3)能根据古典名著中的外貌描写猜测所写的人物,并能说出理由。

1.让学生自由朗读句子,边读边想想这三项外貌描写分别写的是课文中的哪个人物。

2.引导学生根据阅读中形成的印象,说说自己的猜测,并说明自己的理由。第一项比较简单,学生根据“手举金箍棒一根”,就可以猜出这个人物是孙悟空。

4

第二项中的“头戴纶巾,身披鹤氅”,学生可能较难理解,但如果对《三国演义》有一点儿了解,就可以从装束联想到诸葛亮的形象。第三项稍难一些,如果学生无法得出结论,教师可以引导其思考:本项描写的人物应该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再让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想想谁具有这样的特点,进而猜出这一项写的是武松。

3.教师可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往往也与人物性格相关联,两者可以相互参照。比如,诸葛亮十分儒雅,所以用“面如冠玉”“头戴纶巾”来描写他的外貌;号称“齐天大圣”的美猴王孙悟空则是威风凛凛的,“身穿金甲”“头戴金冠”;而武松豪爽、威武,描写他时就用了“身躯凛凛”“胸脯横阔”“语话轩昂”等。

日积月累

(1)朗读、背诵古诗《鸟鸣涧》。 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尝试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试着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如桂花、春山、月亮、飞鸟。

3.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4.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并熟读成诵。

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