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

来源:知库网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建筑行业也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很多新的建筑类型不断出现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目前建筑行业中主要的建筑类型之一,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因此为了进一步保障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降低工程中的安全风险,相关的技术人员应更加重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进一步提升设计的质量,使其可以为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加精准信息,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标签: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问题

城市不断进步,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大型建筑工程对生态工程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结合生态保护的设计形式和注意事项等,在后续实施中需要做好环境保护和设计等工作,提升优势。建筑行业对生态环境建筑设计有更高的要求,装配式建筑设计不仅符合实际要求,而且也符合绿色建筑发展要求。

1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1.1平面设计要点

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而言,在平面设计时,应遵循模数协调性原则。实施平面设计工作时,应及时优化与完善套型模块的种类与尺寸,强调住宅内部的预制构件和内装元素,达到标准化、通用化与系列化的目的,强化应用型技术的不断完善,在控制工程成本的基础上来提高施工效率。实施布局设计时,应将大空间布局作为首选,科学安排与布置承重墙、管井的位置,对住宅内部的空间布局进行灵活性的设计,科学划分功能分区与功能布局,根据结构选型来控制套内承重墙的量。

1.2立面设计要点

系列化、标准化和模块化是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时主要使用的设计方式。在进行预制外墙板设计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装饰材料,参照具体的情况对材料的颜色以纹理进行调整。预制装配式建筑在空间的使用上更加多变,可以与不同的外墙组件进行灵活的搭配并可以使效果达到最初的设计要求。门窗、混凝土预制组件、外装饰组件与空调板等是组成外墙构件的主要元素,并且可以充分的发挥出剪力墙的装饰效果使建筑的外立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在对门窗进行设计时传统的建筑形式只考虑到通风和采光效果,装配式建筑设计则可以对窗框的类型、窗口的尺寸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填灰使其可以符合建筑比例。

1.3施工图设计

将上述的相关设计要点设计完成后就需根据以上要点来完成施工图的设计,

施工图是建筑施工的参照,因此其设计极为关键。首先在上述设计中设计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该建筑中涉及到哪些专业,需要哪些构件,运用哪些施工设备等问题,以这些问题的先期设计为参照进行施工设计图设计,在将上述问题设计到施工图中后还需将管线位置的预留、该新型建筑中的连接节点的隔声,以及所有建筑设计中必需的防火、防水设计都要细致地设计到施工设计图中,并请施工人员辅助对设计图进行优化,使其在施工中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作用。

1.4构造节点设计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构造节点设计必须结合建筑的装饰、耐久等特性。因此,设计各类节点时应当满足热工、防水、防火、保温、隔热、隔声及建筑造型设计等相关要求。同时,建筑必须符合所在地区的气候及项目实际情况,如地震、台风、暴雪等。

2装配式结构设计存在的相关问题与解决措施

2.1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时,一些问题会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发生安全隐患。(1)接缝和节点问题。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是要考虑接缝和节点问题,这两个因素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最后建筑的使用性能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如果接缝和节点的设计不合理,可能就会出现防水、耐久性与抗震不足的现象,从而引起安全隐患。因此,增强对接缝和节点的设计与检测水平,降低节点与接缝带来的安全隐患。(2)运输问题。构件在运输过程中有些时候会由于外界因素而受到干扰,从而引起构件损伤的现象,从而会使得装配式建筑出现设计质量不能达标的情况。另外,由于吊装设备的设计不合理,也会出现梁柱倾倒的现象,从而致使装配构件被损坏。(3)平面不规则情况。具体设计时,受到建筑使用者的要求,建筑的平面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根据平面的不同设计来选择适合的磨具进行制造,则会使成本增加,这就使得装配式结构的构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这个原因,可以和非装配式建筑的相关特点结合起来,进行现场的浇筑施工。

2.2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造价过高。目前,由于装配式构件市场占有额小,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工厂化生产,企业生产投入成本过高,所以预制构件价格会偏高,再加上运输安装费以及人工设备等费用偏高,导致建造整体成本较高。(2)缺乏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来说,对这一行业的设计人员以及施工技术人员和标准化生产的产业工人的培训渠道是缺乏的,企业之间的高技术人员缺乏沟通与交流学习;普通的施工队伍缺乏相應的施工经验,达不到对预制构件的安装运输以及吊装设备的要求,阻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3应对措施

(1)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装配式建筑施工包含前期的设计与开发、中期构件预制及后期运输、安装等一系列施工流程,都需要大量接受过专业培训学习并通过了各项技能考核的人员来进行施工操作,这就对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根据装配式建筑特性,逐步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以应对不断进步的建造技术。(2)对装配式建筑成本进行控制。与传统现场浇筑施工相比,装配式住宅建筑成本偏高的原因主要在于预制构件的价格偏高,因此,降低预制构件的成本可以有效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将生产规模大、建筑质量要求较高但是对于建筑住宅的自身特点要求不高的保障性住房与预制装配式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预制构件的成本,又能满足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市场需求,形成规模经济,达到双赢的效果。这一举措在我国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较好的龙头城市中已经实施。

3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设计是个重要的过程,根据现有设计形式和实际内容等,后续管控阶段明确要点和重点,合理实施,提升稳定性。此外在后续管控过程中明确装配式施工形式要求,后续设计和指导后,进行一体化管理,提升稳定性。工作人员需要掌握重点和关键,合理实施,促进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荣峰.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之研究[J].建筑知识,2017,37(10):48~49.

[2]范桂清.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6(20):136~1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