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系馆体验性--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馆为例

来源:知库网
建筑系馆体验性--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馆为例

杨皞

【摘 要】建筑教育重视对学生体验及认知能力的培养。建筑系馆是建筑学子专属的体验学习场所,具有体验性。建筑系馆体验性会激发学生对系馆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建筑体验提升自身专业认知和设计能力。本文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馆为例,从工业改造、功能空间、生活场所、设计进程四方面分析建筑系馆体验性对系馆内学生建筑体验及学习的作用。体验性在今后建筑系馆的营造中应得到充分显现。%The teaching of architecture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cultivation of the experience and cognition ability. The architectural department hal is the place where the architecture students have

experiential learning, which is experienced. The experiencing architectural department hal can motivate students to have experiential learning with the hal, leading students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cognition and

designed capacity. This thesis takes the architectural department hal of the Inner Mongo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MUT) for instance, analyze the experiencing architectural department hal’s efect on students’ architectural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from four aspects, which is the industrial reform, the function space, the living places, the design process. In conclude, the experience should be fuly showed up in the cre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partment hal.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6(000)004

【总页数】2页(P216-217)

【关键词】建筑系馆;体验性;建筑体验;认知 【作 者】杨皞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1.引言

关于建筑体验,瑞典建筑师彼得·卒姆托曾这样阐述:“我们都体验过建筑,甚至在还没听过‘建筑’这个词之前。理解它的出发点在于我们的建筑体验。” “学生们必须学会有意识地运用自己平生的建筑体验来设计。他们所分配的设计任务是用来开动体验进程的。”[1] 从中不难理解,建筑体验是体验者认知建筑的一种自然方式,亦是建筑学生认知建筑环境、学习建筑设计的纽带。 2.建筑系馆体验与建筑系馆体验性

对于建筑学子来说,专业的建筑体验大多起始于校园中的建筑系馆。建筑系馆是学生专属的学习生活场所,是开启建筑梦想的地方。学生在建筑系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伴随着自身对系馆的建筑体验。一方面,学生通过建筑体验认知建筑系馆,掌握建筑体验方法,逐步建立对建筑环境的专业认知;另一方面,在建筑体验过程中,建筑系馆也在影响、转变学生的心理及行为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晰建筑环境对于体验者的作用与意义,了解建筑设计的目的。

建筑系馆体验性是建筑系馆有益于学生在其中开展建筑体验和学习的因素集合,主要包含:延续性的建筑更新、人文性的教学传承、多样性的功能空间、多义性的生活场所、自主性的专业交往等等。

下文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馆(以下简称内工大建筑系馆)为例,分析体验性在建筑系馆营造中如何显现,并探讨建筑系馆体验性对学生的建筑体验及学习有怎样的影响与意义。

3.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馆体验性

建筑系馆体验性在内工大建筑系馆中得到了充分显现,其体验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呈现给学生:(1)工业建筑改造体验; (2)建筑功能空间体验;(3)生活场所体验;(4)设计进程体验。 3.1 延续性的工业建筑改造体验

内工大建筑系馆改造项目是将工业厂房延续并更新为教学场所的一次实践。改造中设计师采用适应性改造策略将厂房建筑环境重置,使厂房建筑生命得以延续[2]。改造一新的内工大建筑系馆正在给一批批学生带来延续性的工业建筑改造体验。 系馆空间及结构清晰可见(图1),将系馆建构逻辑和改造方式直白地展现给学生。加建加固的楼层和结构显现出系馆空间与厂房结构相适应的改造过程;功能布局展现出建筑功能与厂房空间相适应的建构逻辑;节能系统展现出绿色技术与厂房设备、装置相结合的改造方式;建筑细部、围护结构展现出建筑材料同厂房废料相适应;家具、景观展现出系馆陈设与厂房机械相结合。

系馆的建筑语汇及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厂房建筑生命的延续,品味到工业建筑涅槃重生后的魅力。建筑系馆延续了厂房的功能及氛围,保证了厂房建筑生命在物质和意识上的双重延续。

3.2 多样性的建筑功能空间体验

内工大建筑系馆采用开敞式空间组织,形成活跃、互动、非确定性的建筑空间,并与教学、交往、展览等功能相契合。灵活的空间形态和丰富的建筑功能相结合,筑就了系馆功能空间的多样性。系馆细部设计使空间形态复合化。内工大建筑系馆从功能空间、建筑细部两方面带给学生多样性的空间体验。

系馆功能空间采用开敞和半开敞的界面围合方式,使空间领域性模糊化,为师生交往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契机。系馆展览、交往空间在设计师的组织下构成漫游空间,具备通透的视野,创造了师生在空间体验中相遇的机会(图2)。开敞式布局使空间具有适应性,满足了师生不同的行为需求。师生在自主使用功能空间时会产生不同的建筑行为,赋予同一空间不同的行为属性,这制造了使用者空间行为关系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凸显在系馆的空间节点上,大幅增加了师生交往行为在空间节点发生的可能。多样的空间及行为体验使学生对空间的认知、解读存在差异,这同样为师生、生生间交往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契机。

建筑细部丰富了空间的形态和构成,使系馆空间成为学生体验学习的课堂。建筑系馆在改造中变建筑废料为原料,着重设计了空间细部。空间细部从理念、技术、构造等方面给予学生全面而深刻的空间教学体验。在系馆里,裸露的结构、多样的材料、直白的构造都成了学生的体验教具。系馆空间是学生学习建筑结构、构造、物理等相关课程的综合体验课堂,让学生在体验中达到无师自通的效果。 3.3 多义性的生活场所体验

1|建筑系馆结构、细部清晰可见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建筑系馆评图空间视野通透(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建筑系馆水景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系馆功能空间是学生的建筑体验课堂,生活场所则是他们的生活体验园地。内工大建筑系馆室内外环境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园地,凝聚了学生无法估量的时间与记忆。系馆环境与学生逐步建立羁绊,使其产生归属感,成为学生的生活场所。生活场所承载了学生持续、多样的场所行为。学生场所行为的持续与多样使生活场所具有人物、时间和事件上的多义性,即一种故事性。系馆艺术沙龙、中心院落、“喷泉”水景(图3)都是师生们日常驻足的生活场所。

系馆生活场所对学生的五感产生刺激,使其建立场所认知,了解场所与行为间的关

联。以艺术沙龙为例:学生从系馆门厅向东进入艺术沙龙时,阳光、音乐、面包香,立刻给予他们视觉、听觉、嗅觉的感官冲击;学生在沙龙中小憩一下,喝杯咖啡,桌椅、咖啡又带给他们触觉和味觉上的感官体验。感官刺激使学生对场所建立感性认知(图4)。学生在系馆进行长期生活场所体验后,主观感受和客观经验得到凝练,生成对场所的理性认知,即场所的环境行为关系。

场所精神使学生融入校园,专心学业、热衷生活,为自身设计生涯建立根基。生活场所使学生对校园产生认同感,迸发出学习的热情,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培养自身设计创作的基本素养。透过校园场所精神,建筑教育得以传承,在学生身上刻下烙印,并伴随他们,成为其日后设计生涯的源动力。 3.4 自主性的设计进程体验

内工大建筑系馆给予学生自主性设计进程体验,让学生在与建筑、设计师的互动中学习建筑设计。学生在设计进程体验中,将建筑和设计策略进行对比,逆向学习系馆的设计步骤,领悟设计主旨。学生通过与设计师交流,直观了解建筑创作的初衷,达到学习系馆设计进程的目的。

4|建筑系馆艺术沙龙(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学生通过建筑体验认知系馆,交替性地同系馆设计策略进行对比,逆向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系馆建筑空间、构造、细部等都直观地展现出系馆的设计脉络。系馆展区的展板上详细描述了系馆的改造设计要点①。通过阅读设计策略,再与自身建筑体验进行对比,学生可以自发性地逆向探寻建筑设计进程②,递进式地加深自己对建筑设计理解。自主性设计进程体验使学生获得将自身体验转化为设计作品的能力,为学生的建筑认识与实践构筑了桥梁。

藉由建筑体验,学生发掘系馆的设计逻辑并通过与设计师交流来学习建筑的设计进程。内工大建筑系馆由本校的张鹏举老师设计,这让学生在建筑体验后有直面设计师来交流系馆设计进程的机会。作为设计者兼使用者,张老师在设计进程中对系馆

的体验性有充分考量。学生在建筑体验后聆听设计者的创作逻辑与设计进程,这对其的专业学习将大有裨益。 4.结语

内工大建筑系馆作为工业建筑改造成的建筑教学场所,延续了工业建筑的生命,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内涵,这是其体验性生成的内因。建筑师通过改造策略和设计进程,使内工大建筑系馆具备多样的建筑空间和多义的生活场所,这是其体验性生成的外因。内外因共同作用,使得内工大建筑系馆显现出体验性,并透过建筑体验转译给学生。

建筑系馆体验性影响着学生的建筑学习及认知,对未来建筑师、建筑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体验性在建筑系馆的营造中应充分表达。从某种角度来说,建筑系馆的营造即是将建筑系馆体验性建筑化的过程。

必须指出的是,建筑系馆体验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需要不断地容纳、更新,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建筑体验。通过体验性引导学生的建筑体验学习,从而达到教化于无形——这才是建筑系馆体验性的真正意义! 注释:

① 参见:参考文献[3],设计者在内工大建筑系馆改造中有以下四个设计要点:①塑造具有人文记忆品质的建筑品质,②营造开放交流的空间氛围,③采用适宜的生态策略,④突出空间优先的设计进程。这四条设计要点在内工大建筑系馆展示区前区展板上有详细的描述与展示。

② 学生通过建筑空间、建筑细节结合设计者对建筑设计要点的说明,可以反推出建筑的设计进程。这个过程并非真正的建筑设计进程,而是一个逆向体验的过程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彼得·卒姆托.思考建筑[M].张宇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5 [2].张鹏举,薛剑,范桂芳.空间引导功能[J].建筑学报,2010(4):83-84 [3].张鹏举,苍雁飞.从旧厂房到建筑馆[J].新建筑,2011(5):52-57 [4].赵辰,张欣等.旧工业建筑,保护还是利用[J].新建筑,2011(5):58-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