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终身体育 观点收集 全面

来源:知库网


浅谈终身体育

[摘要] 大学生仍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意识的形成阶段,培养体育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发展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应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陶冶学生的良好情操;应积极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和欣赏体育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使之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关键词]终身体育 大学体育 体育意识 方法措施

[正文]

一.终身体育概念

1.终身体育的意识概念

终身体育的意识是指人们对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认知、习惯和能力的总称。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内隐性、客观性、社会性和能动性。

2.终身体育的意识概念构成

终身体育的意识包括健康意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三个方面。

(1)健康意识。有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并能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确立适合自己锻炼身体的项目,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2)体育知识包括生理卫生常识、体育人文知识、体育锻炼常识三个方面。具体地说就是初步了解人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基本的生理常识;了解体育活动对人体生理、心理健康的作用;具备对体育赛事的欣赏能力和初步评价能力等。

(3)体育技能是指学生应在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两种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锻炼能力;掌握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的体育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二.如何树立正确的自我体育意识

首先,要在已经培养起来的对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提高对体育的理性认识。高中生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对体育的直接兴趣,而应当对体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功能等有全面的理解,进而积极自觉地、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变被动为主动,使自己成为体育学习和各种体育活动的主体。

其次,要了解自我,认识自己身心发展的具体状况和身体素质。

运动能力、运动技能的水平,特别是要了解自己与同龄人相比较的特殊性,善于分析、判断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层次和水平,以便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最后,自我体育意识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在反复不间断地实践中,加深对体育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体育的水平,使体育锻炼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

三.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其目标之一就是为了基本地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终身体育的意识,怎样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1.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

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终身体育思想是把人一生的身体锻炼问题看成一个系统,把学校体育看成人一生身体发展的子系统。它把学校体育的视角从关注学生的当前扩展到关注学生的未来,甚至终生。它也体现了体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2.当代大学生个体发展的新要求

(1)大学生个体主观需求

从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已基本形成,并日趋成熟、稳定,他们对在中学阶段所接受的体育教育的认知、目的和意义有了一定的水准。在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中,更热衷于追求个性化的体育需求。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从个性化的体育需求向终身体育方向发展。

(2)社会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个体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归纳为健壮的体魄、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健壮的体魄应当是体质良好、体能全面、自理健康、道德高尚。当代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只有顺应时代的要求,在进入社会后,终生从事体育锻炼才能维持机体健康。

五、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方法与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比如,组织校园体育节活动,在体育节期间,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开展体育文化宣传教育、体育比赛、体育专题讲座、体育图片资料展示等活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组织好课外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提高同学们的锻炼意识和积极性;上好体育课,充分利用体育课时间,加强体育技能的学习,介绍锻炼身体的方法及内容,从而增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充分利用校报、橱窗、广播、互联网等形式,形成宣传网络,优化体育宣传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运动会、各类运动比赛、体育知识竞赛、体育专题讲座等),使同学们置身于一个自然和谐的体育环境氛围中,让体育锻炼意识通过各种活动自然渗透到每个同学的心中,使同学们了解体育、认识体育的价值、自觉把体育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最终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

(3)培养大学生观赏体育比赛的能力。观赏体育比赛,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的重要手段。可组织专项运动讲座,让同学们了解专项运动的基本规则,学习技术、战术知识,变 “看热闹”为“看门道”。还可组织同学们观摩比赛,在观看比赛前,对所观看的运动项目的规则、技术、战术特点等作适当的介绍,使学生在观看时熟悉比赛的内容,激发学生观看的兴趣。

(4)加强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改变固定的、缺乏多样性的体育课程体系,建立以“终身教育”为主线的、内容丰富的、灵活的、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使同学们在情绪饱满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总之,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关注同学们在校学习期间

的阶段性效益,又要追求同学们走出校门后的长远效益。就其培养过程而言,激发运动兴趣是关键;关注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是根本;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使同学们对体育的目的和意义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为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是基础;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同学们热爱体育活动和欣赏体育的能力是条件!

参考文献:

[1]钟振新.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调研.

[2]唐鹏. 大学生终身体育计划

[3]周务农.体育与健康实践教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