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QiqiharJuniorTeachers’College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No.5,2019Genera.No.170
陇南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问题及对策研究何惠丽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甘肃成县742500)
摘
访谈等方式对该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流动问题进行要:本研究以陇南市为例,采用问卷、
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工资低下、社会认同不高、工作压力大是导致教师流动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待遇与地位、健全职称评聘和培训制度、加强幼儿园人文关怀等相应的对策建议,以稳定陇南市普惠性民办园教师队伍,逐步提高当地普惠性民办园的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关键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958(2019)05-0016-03
Researchon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theTeacher
MobilityinGeneralPreferentialPrivateKindergartensinLongnanCity
HEHui-li
(DepartmentofPreschoolEducation,LongnanTeachersCollege,Chengcounty,Gansu742500,China)
Abstract:Takinglongnancityasanexample,thisstudyinvestigatedandstudiedtheteachermobilityingeneralpreferentialprivatekindergarteninlongnancitybymeansofquestionnaireandinterview,andfoundthatthemaincausesofteacherturnoverwerelowsalary,lowsocialidentityandhighworkpressure.Therefore,thispaperputsforwardto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toguaranteethetreatmentandstatusofpreschoolteachersinaccordancewiththelaw,improvetheprofessionaltitleevaluationandtrainingsystem,andstrengthenthehumanisticcareofkindergartens,soastostabilizetheteachersofgeneralpreferentialprivatekindergartensinlongnancityandgraduallyimprovetheeducationqualityoflocalgeneralpreferentialprivatekindergartens.Keywords:generalpreferentialprivatekindergarten;teachermobility;constructionofteacherteam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腾“百年教育,始于幼学”。近年来,社会对学前教飞及人们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日益深入,
入园贵”仍是我国学前教育发育的需求不断增长,“入园难、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为缓解此状况,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继续强调,
。自此,普惠性民办园引导社会力量更多举办普惠性幼儿园”
地方迅速从一个抽象概念变成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与行动,制定了促进和发展普惠各级政府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条件,
性民办幼儿园的各种政策,并采取了不同方式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财政支持。[1]收稿日期:2019-07-11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高等与职业教育课题———生态学视角下陇南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问题
及对策研究(课题号:GS〔2018〕GHBGZ086)阶段性研究成果。
(1982——硕士,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作者简介:何惠丽—),女,甘肃会宁人,学前教育基
本理论。
《学前甘肃省也根据国家近年来的政策陆续出台了三期和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甘肃省民办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大《甘肃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奖补办法》
并将民办幼儿园普惠等力鼓励引导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级、在园幼儿数量、收费标准和办园规模等因素作为奖补的主要参数,积极鼓励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低收费、高质量的普惠性服务。这些办法的实施对当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但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普惠性民办园的长足发展。幼儿园办园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师资水平的高低,而良莠不齐、流动性较强的师资从很大程度上制约普惠围绕普性民办园的持续发展。本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以期对该市普惠性惠性民办园教师流动情况展开实地调查,
并探析原因提出相应民办园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做一介绍,
的对策建议,为该市的普惠性民办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16-
二、陇南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的现状调查(一)基本情况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地处秦巴山区,下辖8县1区,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5.76万人。该市共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90所,在园幼儿33348人,1031个教学班。依据国家、省政府、省教育厅相继出台的建设普惠性民办园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文件,陇南市政府、市教育局紧跟上级政策导向,实施三期《陇南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扩资源、建机制、调结构、提质量并重的原则,重点推进农村和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多元化需求。
(二)师资队伍现状调查
2019年6月,课题组对陇南市八县一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师资现状进行了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自编调查工具(陇南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资现状调查问卷、陇南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资现状访谈提纲),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了解陇南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等基本信息,以及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情况、工资与福利待遇、参与培训、教师流动情况等。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发放,
共收回692份问卷,对问卷进行筛选后,有效问卷659份,回收率为95.2%。调查结果如下:
1.教师基本信息
(1)性别:参与调查的659人中,女教师644人,占总数的97.72%,男教师15人,占总数的2.28%。男女教师比为1:49,男教师严重缺乏。在女性“一统天下”的幼儿园中,幼儿易缺乏探索、主动、冒险精神,会变得被动、安静、服从、乖巧、胆小、缺乏自信,不利于幼儿良好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形成与发展。
(2)年龄及教龄:年龄结构比例呈现出年轻化态势,21—30周岁教师占64.5%,31—40周岁占25.95%,20周岁以下及40周岁以上占9.55%。教龄1—3年占34.75%,3—5年20.03%。由此可见,该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以3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主,
教龄多为1—5年。(3)学历及专业:90.74%的教师学历为大专及以下,本科仅占9.26%。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占55.54%,其余为师范类其他专业及非师范专业毕业。
(4)编制、职称、获取教师资格证:参与调查教师中,仅有2.43%有事业编制,76.18%是与幼儿园签订的劳动合同;相应的,有职称的教师很少,仅有1.8%;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占58.72%,其中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占40.97%,持有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占17.75%,还有41.28%的教师没有获得教师资格证,这部分教师的专业情感、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还需大幅度提升。
2.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
从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喜爱程度看,72.69%的老师表示“非常喜欢”,25.19%的老师表示“比较喜欢”,反映出幼儿教师对职业的喜爱程度较高;并且,87.56%的老师认为幼儿教师是专业人员,不是谁都可以胜任”,这说明老师们有科学的教育观和儿童观,职业认同较强;75.27%的老师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按照计划执行;89.07%的老师想
“争取参加更多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
。3.工资与福利待遇
调查结果显示,陇南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每月工资总收入(税后并已扣除“五险一金”)2000元以下的占48.25%,2000—2500元的占30.35%。可以看出,月收入2500元以下的教师占78.6%,这在当地属于中等偏下收入水平。除了工资,福利待遇很少,58.27%的教师所在园有“节假日礼品发放”,28.53%的教师所在园有“进修培训机会”,仅有3.95%的教师所在园替教师购买“五险一金”,还有23.82%的教师所在园“无任何福利待遇”。
4.参与培训情况
调查中,60.55%的教师参加过外出进修、培训,并且园方提供有关的培训费用,39.45%的教师未参加过外出进修与培训,园方也不提供费用补助。就培训内容而言,近一年来,60.39%的教师参加过本园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及培训0—5次,49.32%的教师参加过省、市、县等各级专业培训1—4次,而还有44.61%的教师一学年中从未参加过任何各级专业培训。
5.教师流动情况
调查显示,大多数老师对目前所任职幼儿园的管理制度、工作环境都比较满意,也认为自己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得到发挥。但是,仍然有31.56%的教师想离开现任职幼儿园,17%准备参加编制考试进入公办园或小学,5%的教师准备去从事其他收入更高的工作。其中开办10年以上的幼儿园占调查园所总数的35.51%,但在同一所幼儿园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仅占6.53%,并且有58.73%的教师在2所及以上幼儿园工作过。可见,普惠性民办园教师流动性比较强,这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办园质量与水平,也不利于园内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陇南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问题原因分析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该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以年轻女性居多,教龄短,大多数无编制、无职称,工资及福利待遇低下,而工作压力较大,这些原因导致师资力量较低,教师流动性强,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园经费有限,教师薪资水平较低,难以满足青年教师各种生活消费支出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办园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幼儿园收取的保教费用、举办者个人投资、企业(团体)投资、借贷以及政府的财政补助。其中,举办者个人投资、企业(团体)投资还有借贷主要用于办园的硬件设施投入。[2]政府的财政补助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定额补助,每个学生每学期获得一定数目的补助,按照学生数量拨款给幼儿园,另一部分是项目奖补,主要对幼儿园改善基础设施进行奖励。2013年发布的《中央财政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奖补资金应全额用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重点用于支付园舍租金,补充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设施设备,校舍维修改造,弥补公用经费不足等”。2016年甘肃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下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资金的通知》(甘财教﹝2016〕25号),省级财政支付3192.44万元,专项奖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17-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有各级政府的财政补助,
但主要用于幼儿园的硬件建设,教师的薪资以幼儿园自筹为主,普惠民办园收费较低,对教师的薪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调查中显
示,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了教师总数的将70%,近80%的教师月收入在2500元以下,而青年人面临成家立业的种种消费支出,在生活及经济的重大压力之下,导致部分教师向外谋求出路,离开现任职幼儿园。
(二)大多数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学历较低、
无编制、无职称,教师资格证持证人数少,
社会对其认可度低普惠性民办园教师的月工资水平低“,
五险一金”保障不能得到完全落实,教师渴望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
同时,也渴望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工作付出能够得到社会认可。但由于当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大多数学历较低,没有事业编制,也无职称评定的要求,所以社会上很多人认为民办教师就是“临时工”,不可与公办园教师同日而语。这种强大的社
会舆论压力导致部分年轻教师以民办园工作为
“跳板”,奋力拼搏参加各种考试,“考中”之后实现
“华丽转身”,进入当地各事业单位工作,以期提高社会对自己的认可。
(三)工作繁重、压力大,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致使教师另谋出路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有些是新办园,各项工作还没形成规
范,教师们需做好招生宣传、制定计划、环境创设、日常保教、观察幼儿、家园协作、安全教育、
观摩教研、外出培训等各项繁杂的工作。特别是新手教师,
毫无工作经验,面临繁重的工作压力,需要身心双重的调整和适应,
尽快实现角色转变,独立地处理与幼儿、家长、同事的复杂关系。面对责任,
面对挑战,要留心学习、反思不足、总结经验,
以便顺利渡过入职初期,尽快适应幼儿园工作。但过重的工作任务与压力可能导
致年轻新手教师产生过度的疲劳感与无助感,
进而对工作产生厌烦心理,谋求新的发展方向。
2017年初,教育部发布《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
行)》,《标准》规定新设立的全日制幼儿园,
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需达到1:5—1:7,已设的全日制幼儿园,
在3年内逐步达到《标准》要求。而调查数据显示,该市普惠性民办园师生比达到1:11,远远达不到国家的标准要求。过大的班额和师
资不足的矛盾导致现任职教师工作繁重,
工作压力过大。当薪资报酬与工作付出不成正比时,
教师也会考虑辞职去寻找新的工作。
四、陇南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问题应对策略教师流动、师资紧缺是制约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的核心问题,然而稳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
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级政府、
社会力量、高等学校和幼儿园通力合作,使各普惠性民办园不断提升办园质量与办园
水平,真正实现面向大众、低收费、
高质量普惠服务的价值。(一)加大政府监管、支持力度,
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待遇与地位,提高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支持与监管力度,如甘肃省先后出台《甘肃省民办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和甘肃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奖补办法》,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建立长效机制,大力鼓励引导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并积极发挥“以奖代补”这一财政杠杆作用,
引导民办幼儿园合理调整收费和办园规模,
提高办园质量。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性较大,
政府应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切实维护其工资、
社会保障等权益,防止-其18因各-
种权力得不到满足导致教师的流失,
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3]为了使普惠性民办园教师获得心理上的满
足,应落实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并将工龄、教龄等纳入工资体系。并且,幼儿园为教师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
逐步完善民办幼儿教师福利体系,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实现同工同酬,提高职业吸引力,增教师强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二)健全职称评聘和培训制度,促进普惠性民办园教师专业不断成长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
号,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
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业绩,同时也是对自身专业素质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的评价。《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
见》中指出,民办幼儿园在教师培训、
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办园有同等地位。[4]
目前,该市普惠性民办园在职称评聘方面机会很少,1.8%有职称的教师也是从中小学转岗从事幼教工作,因此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
师评聘制度,在职称评聘方面,
公办园和民办园应享受同样的评聘条件,并适度向农村倾斜。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
普惠性民办园的规模与招生人数,
每年给安排一定的事业编制,用于招聘优秀教师或奖励骨干教师,以使民办园教师队伍保持相对稳定。
在培训方面,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参加高规格、
高质量的培训机会和次数较少,因此在
“国培”、“省培”等培训项目中应给予普惠性民办园均等的机会。
并且,为提升培训质量,可以为普惠性民办园提供相关经费支持,
以使更多教师参与培训,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促使教师专业持续成长。(三)幼儿园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体现人本关怀激励教师
普惠性民办园的管理应体现“以人为本”
的价值取向,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关心教师,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尽可能满足教师的各种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平衡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帮助教师学习、成长,
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增强教师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如,面对教师以青年人居多
的情况,幼儿园可尽力为教师提供一些物质上的帮助,
解决一日三餐并提供集体宿舍,这可以为教师节省很大一部分开
支;对家庭有特殊困难的教师,
可适当给予经济补偿;节庆、教师生日等特殊日子大家一起庆祝;
与此同时,还应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及心理健康问题,经常性开展一些娱乐活动,
为教师减压,营造轻松、愉悦的物质和心理环境,
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宣兴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问题、原因及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6):134.
[2]徐文帅.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5):36.
[3]秦旭芳,
王默.普惠性幼儿园的内涵、衡量标准及其政策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2(7):26.
[4]林娜.教育均衡视野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调查[J].大理大学学报,2018(11):114.
□编辑/侯健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